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2012-01-24娄增新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败酱草泪管人民卫生出版社

娄增新 韩 伟

慢性泪囊炎是泪囊病变中的常见类型,多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后,因泪液滞留于泪囊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肺炎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1〕。临床症状以溢泪、溢脓为主,对眼球有潜在的危险性,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患者十分痛苦。我们在临床上采用重用败酱草的中药组方联合磷酸钛氧钾(potassium titanyl phosphate,KTP)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该病,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其疗效好于单纯KTP激光治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邯郸眼科医院门诊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共276例(276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138例,男 41例,女 97例;平均年龄(46.3±0.53)岁;病程 6个月~8年。对照组138例,男43例,女95例;平均年龄(48.6±0.61)岁;病程6个月~6年。所有患者经检查均存在鼻泪管狭窄或阻塞,且已排除泪点、泪小管、泪总管阻塞,排除鼻腔疾患。

1.2 治疗分组

治疗组采用中药组方配合KTP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术后服用中药;对照组予单纯KTP激光治疗。

1.3 激光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0.25%丁卡因局部表面麻醉。用泪点扩张器扩张泪点后,将9号泪道激光套针探入至鼻泪管阻塞(或狭窄)处,拔出针芯插入导光纤维(0.4 mm),发射激光,待阻力消除有落空感后,抽出导光纤维,再放入针芯,使套针前行至鼻泪管开口处,拔出针芯。注入生理盐水,患者自述有液体流入口腔后,保留套针5~10 min。然后用1 ml注射器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注入整个泪道,纱布包眼2~6 h。术后,术眼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每日3~6次,点眼5~7 d。隔日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的混合溶液冲洗泪道,通畅者根据病情逐渐改为隔2 d、3 d、5 d 1次,一般冲洗5~10次,个别患者根据病情增加冲洗次数。

1.4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分为肝胆火炽、心火上炎、脾胃积热和正虚邪恋4个证型。

1.4.1 肝胆火炽型:眼角溢脓、溢泪,伴头痛、目赤、口苦、胁痛、舌红、苔黄厚、脉弦数。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 20 g、栀子 10 g、黄芩 6 g、柴胡 10 g、生地黄 10 g、泽泻 10 g、车前子 10 g、木通 10 g、当归 15 g、败酱草 30 g、决明子 10 g、甘草 6 g。

1.4.2 心火上炎型:眼角溢脓、溢泪,伴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脉弦数。导赤散加减。生地黄 20 g、木通 10 g、甘草梢 10 g、竹叶 10 g、败酱草30 g、栀子 10 g。

1.4.3 脾胃积热型:眼角溢脓、溢泪,伴口臭、口干、牙痛、喜冷饮冷食、恶热饮热食、舌红、苔黄、脉滑数。清胃散加减。生地黄20 g、当归20 g、牡丹皮10 g、黄连 5 g、升麻 6 g、败酱草 30 g、甘草 6 g。

1.4.4 正虚邪恋型:眼角溢脓、溢泪,伴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气喘、舌淡红、苔薄白。托里消毒散加减。红参 5 g、黄芪 20 g、当归 20 g、川芎 20 g、白芍 20 g、白术20 g、陈皮20 g、茯苓20 g、金银花 20 g、连翘20 g、白芷 20 g、甘草 20 g、败酱草 30 g。

以上各方中视患者病情情况,败酱草用量为20~60 g。上药以冷水1 000 ml浸泡30 min以上,水煎2次混合得药汁300 ml,每次口服150 ml,每日2次。2周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2个疗程,共4周。

1.5 疗效评价

1.5.1 随访时间:一般随访1年。

1.5.2 疗效标准:治愈:溢泪、溢脓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好转:溢泪、溢脓症状缓解,泪道冲洗通而不畅。无效:溢泪、溢脓症状1年内复发3次以上,泪道冲洗不通畅、偶有分泌物溢出。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术后均未见不良反应。治疗组治愈126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80%;对照组治愈93例,好转11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75.3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99,P<0.05)。

3 讨论

慢性泪囊炎类似于中医的漏睛,见于《证治准绳·七窍门》,为邪热久积所引起的一种顽固的慢性眼病,以目大眦常有涎水或脓血自泪窍而出为主要表现〔2〕。患者由于长期脏气郁结,久而化火,阴虚内热,火热上攻于泪窍,而出现大眦头流出涎水或脓汁等症状。

慢性泪囊炎对眼球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当角膜外伤,如角膜擦伤、角膜异物等,可引起匐形性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造成失明。如作内眼手术,则可引起眼内炎,全眼球炎而失明〔3〕。因此,慢性泪囊炎被称为眼睛的定时炸弹,需要引起眼科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葛坚等认为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原则为药物控制炎症后,施行手术使堵塞的泪道重新通畅〔4〕。但是传统手术创伤大,面部常常遗留疤痕,患者难于接受。临床医生尝试使用各种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其中激光是代替传统手术的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面部不留疤痕等优点,患者容易接受。杨华等报道激光对泪小管单点阻塞的有效率为86.8%,对鼻泪管阻塞的有效率64.2%,对泪道多处阻塞的有效率为70.6%〔5〕。另文献报道,KTP激光联合复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的成功率为76.19%,联合可吸收泪栓治疗的成功率为80.00%,而联合一次性硬膜外导管,或联合泪道引流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72.2%和62.50%〔6〕。

应用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能够使狭窄、阻塞的泪道疏通,虽然可同时通过应用抗菌药物消除炎症,但是患者体质不能改善,如果溢脓发生,泪道容易再次发生阻塞。我们尝试治疗该病的方法是首先采取KTP激光疏通泪道,然后配合中药口服,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辨证施治。本病中医辨证多为肝胆火炽、心火上炎、脾胃积热、正虚邪恋等,采用龙胆泻肝汤、导赤散、清胃汤、托里消毒散方加减治疗,以清利脏腑实热,但是临床上发现上述方药在消除溢脓症状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我们在以上各方中均加入较大剂量的败酱草以提高疗效。《本草纲目》:“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名医别录》:“除痈肿,浮肿。”本课题选用败酱草就是取其“排脓破血、除痈肿”的功效,消除溢脓症状,并辅助改善患者体质,使疏通的泪道不再因为溢脓而再次阻塞。结果中药配合激光治疗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单纯激光治疗的患者,说明该方法在消除溢脓症状,防止泪道再次发生阻塞方面有一定优势,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7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2.

[2]李传课.《中医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7-435.

[3]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7.

[4]葛坚,赵家良,黎晓新,等.《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7.

[5]杨华,肖湘华,邵燕,等.激光治疗泪道阻塞1028例临床分析[J].安徽:临床眼科杂志,2010,18(4):371.

[6]李冀,段志娟,杜旭果,等.泪小管阻塞四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11):873.

猜你喜欢

败酱草泪管人民卫生出版社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中药水提物抗菌作用研究
一例柴犬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CT诊断报告
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基于数据挖掘含败酱草中成药组方规律研究
治疗热毒疮痈的良药——败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