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后心电图P-R间期变化的观察及分析
2012-01-24王晓屹
王晓屹
(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 215006)
妇女由妊娠至分娩期机体正处于生理、内分泌变化的特殊时期,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在胎盘产生的激素参与下,孕妇体内各系统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大而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性变化,因此妊娠期的心电图表现也会随之产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妊娠期中晚期妇女常规心电图检查短P-R间期发生率较非妊娠妇女明显增高[1]。本文对58例妊娠期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短P-R间期的妇女,在分娩后或终止妊娠后2~3个月内复查心电图,比较结果,探讨其变化发生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电图检查的妊娠期妇女1357例,其中发现短P-R间期者58例,年龄19~34岁。
1.2 检查方法
使用仪器:日本光电cardiofaxECG-9020P全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在静息状态下对确诊怀孕的妇女做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短P-R间期后于分娩后或终止妊娠后2~3个月内复查心电图,对比其心电图的改变,并分析原因。
1.3 短P-R间期判定标准
正常窦性心律时,频率在60~100次/min,P-R间期<0.12s,QRS波群正常,无预激波,不伴继发ST-T改变,并排除房室交界心律、房室分离、游走心律等。
2 结果
58例有55例在复查心电图中发现短P-R间期现象消失(占总数94.8%),仅有3例在复查中仍发现短P-R间期现象存在(占总数5.2%)。
3 讨论
临床上心电图短P-R间期并非少见,常规心电图检出率约为0.5%[2]。心电图上P-R间期代表心房除极激动通过房室连接区至心室开始除极所需时间。P-R间期长短与心律快慢以及房室传导途径异常有关。正常心脏起搏时,窦性激动主要通过前结间束传向左心房及房室结传导,房室结是心房和心室之间的唯一通道,由于房室结呈迷路样结构,故窦性激动通过房室结的传导时间为0.12s,短P-R间期的原因可能与下列机制有关:(1)房室结解剖结构短小,传导所需时间短;(2)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使房室结传导时间缩短;(3)房室结内存在具有快速传导作用的非凡传导路径,有人称为房室结内旁道;(4)房室结加速传导现象。
本次观察的妊娠期短P-R间期现象产生主要原因考虑为房室结的传导功能一过性改变所致。因为,随着孕龄的不断增加,在妊娠中晚期血容量也不断增多,需氧量也相应加大,足月时达到最高峰,较非孕期增加20%[3]。尤其在妊娠32周后,下腔静脉的血流量增多最为明显,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心脏减少,心脏搏出量降低,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造成房室结部分组织缺血,房室结的功能可能会发生一过性的改变,导致传导速度加快。也有文献报道指出其原因可能为妊娠中晚期孕妇需氧量增加,机体对缺氧较敏感,致高能磷酸产生减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影响心电生理不稳定,使P-R间期缩短[4]。由于P-R间期的缩短,并非是传导途径异常,P-R间期缩短这种改变会随着分娩而恢复,即随着产后生理变化的恢复而恢复,应属于良性的电生理改变,无病理意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其余3例P-R间期缩短现象在妊娠后恢复至正常生理状态时仍然存在,其原因可能有多种因素引起的,如房室结解剖异常等,需做电生理检查进一步确定。
4 结论
一般来说,孕妇的心电图异常多与妊娠期循环血量增加和心脏负荷加重有关,如未造成较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大部分分娩后心电图异常改变会逐渐消失[5]。反之,若较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未及时处理,则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和宫内死亡,甚至危及孕妇生命安全。妊娠期间心电图的改变,在无基础心脏病的情况下,应限制活动,适量吸氧等对症治疗可有效减轻心脏负担,经对症治疗后部分心电图现象异常可有一定的减轻。
因此,对妊娠期妇女应做好孕期卫生宣教,消除孕妇紧张心理状态,定期产前检查,做好必要的心电图检查,对异常患者应多次检查和随访,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整个孕期的保健水平,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
[1]苏应宽,徐增祥,汤森.实用产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86~89.
[2]卢喜烈.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大全[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135.
[3]苏应宽,徐增祥,汤森.实用产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86~89.
[4]秦志宏,国卫民,郅虹.妊娠中晚期短P-R间期56例分析[J].心电学杂志,2003,22(2):90~91.
[5]Kron J, Conti JB.Arrhythmias in the pregnantpatient: current concepts i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J].J Interv Card Electrophysiol,2007,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