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联合头孢西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
2012-01-24张卫民
张卫民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林山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6)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 (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当今抗生素时代,CAP仍然是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特别是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CAP面临许多新问题[1,2]。奥硝唑能够较好地渗入到肺组织内,其半寿期较长,应用500mg/d即可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3]。本文观察了奥硝唑联合头孢西丁对CAP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郑州市中原区林山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共收治CAP患者80例,随机单双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入选标准:确诊为CAP并住院治疗、年龄>18岁、无其他严重疾病。排除标准:妊娠期女性、哺乳期女性、对奥硝唑过敏。主要观察指标:临床症状、肺炎严重指数、住院时间和病死率。
1.2 方法
入选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址等;住院情况包括发病时间及病程、住院后并发症、住院日期等;症状及体征包括发热、咯痰、咳嗽、疼痛、胸水、呼吸情况、气喘;并发症和抗菌药物应用。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 用于评价肺炎的严重程度。记录患者体温变化、痰量、胸痛、胸水、呼吸和气喘改善情况。记分标准为:无症状=0,轻度=1,中度=2,重度=3。研究组:在应用头孢西丁3000mg静脉滴注基础上,加用奥硝唑500mg/d共7d;观察组不用奥硝唑。
根据X线检查结果:轻度(X线单发的透光度降低或斑片影)、中度(X线多处有透光度降低或斑片影)、重度(双肺透光度降低或斑片影)。
分别于住院时(1d)、7d、14d、21d对患者进行一次效果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百分数或均数±标准差表示。两处理组间基线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类变量),以及Student’s t检验(连续变量)。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包。
2 结 果
2.1 描述性资料
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4.4 ± 7.5)岁;单侧肺部啰音26例,双侧肺啰音14例。观察组40例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3.8 ± 9.2)岁;单侧肺部啰音28例,双侧肺啰音12例。
2.2 肺炎严重度记分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13.1± 4.2)分、观察组(12.1 ± 3.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研究组为(3.6 ±2.1)分,观察组为(5.8 ±3.0)分,两组患者治疗7d时的肺炎严重度记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1);14~21d时研究组患者肺炎严重度记分(0.1 ± 0.3),观察组(1.2 ± 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观察组改善显著(P<0.01)。
2.3 住院时间与影像检查
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4±3.1)d,观察组为(13.2 ± 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入院与出院时影像检查结果:1级18(18)例,2级15(15)例,3级7(7)例;观察分别为17(17)例、14(13)例、9(7)例;影像学显示两组患者肺部情况均有改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括号内数字为出院时改善者)。
2.4 临床预后比较
出院时研究组患者中32例(80%)临床症状消失,观察组19例(48%)临床症状消失(P<0.05)。研究组无死亡,观察组2例(P>0.05)。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奥硝唑与头孢西丁联合治疗CAP效果较单独使用头孢西丁效果为优,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奥硝唑是继甲硝唑、替硝唑之后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和抗滴虫作用。奥硝唑的原药和中间代谢物均有活性,作用于厌氧菌、阿米巴虫、贾第虫和毛滴虫细胞的DNA,使其螺旋结构断裂或阻断其转录复制而致死亡[4]。与甲硝唑、替硝唑相比,具有作用强、起效更快,半衰期长,体内分布广泛,疗程短、耐受性好的优点,临床应用相当广泛[5]。
对于CAP治疗,选用恰当的抗菌药物很重要。如果患者合并牙龈炎、坏死性肺炎、肺脓肿或臭痰,则提示存在厌氧菌感染的可能,应兼顾抗厌氧、需氧和兼性需氧菌的治疗。传统抗厌氧治疗,如青霉素和克林霉素,对厌氧菌敏感性已经下降,而舒他西林和头孢西丁等的敏感性也非100%,新喹诺酮类药物(如莫西沙星)对厌氧菌高度敏感,且对其他需氧和兼性需氧菌治疗有效,尤其对于混合及厌氧感染多见的CAP,可考虑应用。有研究比较了克林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甲硝唑及莫西沙星等在体外的活性,结果显示总体上对于550株厌氧菌,莫西沙星、甲硝唑、亚胺培南比较理想,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次之,而克林霉素欠理想[6]。
本研究结果提示,奥硝唑联合头孢西丁对CAP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治疗7d时的肺炎严重度记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1),14~21d时改善更加显著(P<0.01),且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影像学检查改善亦较显著,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因例数较少,有待进行大宗病例研究。
[1] Amsden GW.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macrolides an underappreciated benefit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nd chronic inflammatory pulmonary conditions?[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5,55(1):10-21.
[2] 杨帆,张婴元,吴卫红,等.肺炎链球菌呼吸道感染分离株的耐药性[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1):13-14.
[3] Marrie,Peeling RW,Reid T,et al.Chlamydia species as a cause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Canada[J].Eur Respir J,2003,21(5):779-784.
[4] 徐红冰,归成,刘皋林,等.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分布及药物治疗概况[J].抗感染药学,2009,6(1):9-12.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 (4 ):201-202.
[6] 邱林军.头孢西丁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9):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