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肽原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2012-01-24胡小娟包丽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23期
关键词:激肽原脑缺血预处理

胡小娟 刘 宁 包丽娟

1)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兰州 730000 2)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兰州 730000

在2012年天坛会议上,相关学者根据国家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明确提出脑血管病已经成为中国公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随着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脑卒中病死率的逐年下降,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脑卒中病死率却逐年攀升,日益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威胁生命,故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迫在眉睫。对于激肽原酶(hK1)的研究从1993年开始,截止2004-12已成功完成Ⅲ期临床试验,治疗组有效率71.21%,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hK1的有效成分为尿液中的组织型激肽原酶1,是从健康成年男性尿液中提取精制的糖蛋白,主要参与改善血液循环,血压控制和新血管生成的生理过程。然而hK1的功能并不仅限于此,研究还发现在激肽原酶-激肽 (KKS)系统中,B2受体可能是一种维持正常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多功能细胞因子,B1受体在脑缺血缺氧状态下更易诱导合成,参与抗凋亡、抑制炎性反应、抑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产生、促进神经干细胞生成和迁移、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减少神经细胞毒性物质的产生及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激肽原酶及其循环产物的存在及调节

人体内的激肽原酶包括血浆激肽原酶和组织激肽原酶两类。而作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组织激肽原酶,已经证实,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糖量14%,具有5对二硫键,因此其纯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结构为典型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组成为 Asp/His/Ser[2-3]。在血浆中,hK1能催化高分子量激肽原和低分子量激肽原水解,产物为胰激肽。胰激肽通过羧基端水解掉精氨酸,可转化成少一个氨基酸的多肽,但仍然具有激肽活性。它们主要通过与B1和B2两种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其中B2受体为管家基因表达,是正常状态下激肽发挥生物学功能的主要受体。B1受体则主要通过缺血缺氧诱导其合成。有研究显示,在缺血缺氧等病理情况下,B1R激活后显示出比B2R更强的血管扩张效应[4]。激肽与激肽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产生花生四烯酸,后者在环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具有血管扩张活性的前列环素。激肽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激肽受体结合后,还可促使eNOS表达,刺激内皮细胞释放NO[4-5],起扩张脑缺血部位微动脉、促血管新生、减轻神经元损伤等生物学效应,达到保护缺血半暗带的作用。但经研究证明,缺血缺氧并非诱导激肽原酶和胰激肽表达的唯一因素,代谢障碍(低血糖或神经元强去极化)可使线粒体反应性氧自由基产生增多,从而通过HIF-1来增加神经系统hK1的表达。体外实验中,暴露于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后,可诱导hK1及胰激肽的合成。尚不能排除一些应激性刺激(如癫发作)也能刺激脑血管内B1R的合成升高。

2 激肽原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

用小鼠、大鼠及兔的多种神经系统损伤模型研究表明,hK1可不同程度减轻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Chen等[6]研究得出hK1可减少梗死面积,抑制水肿及炎性介质,更为重要的是hK1通过抑制NF-jβ因子、MAPKS激活筛选的路径,起到神经保护作用。李国前等[7]研究证明hK1可上调脑组织中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石秦东等[8]研究提出hK1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NADPH氧化酶和超氧化酶的活性及超氧化酶的产生,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神经细胞急性期凋亡,从而改善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3 激肽原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3.1 抗凋亡 在许多不同的体内外神经损伤模型中,hK1均具有抗凋亡功能。大鼠脑缺血发生后细胞存在两种死亡形式,即坏死(necrosis)和凋亡(apoptosis)。Fujimura等[9]在实验中提出凋亡的发生与缺血诱导的炎性级联反应,自由基释放,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相关,而在缺血性脑卒中,由于半暗带死亡形式以凋亡为主,hK1可以挽救半暗带区濒死脑细胞,改善循环,从而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张慧等[10]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试验中得到,在缺血脑组织内,hK1可以抑制Fas-L的表达,阻止通过以(Fas/Fas-LⅡ 型跨膜受体)系统为代表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将凋亡信号传递到细胞内,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更有研究证明,hK1可通过多途径抑制细胞凋亡[5],能抑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表达,有抗炎抗氧化作用,从而对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11]。

3.2 抑制炎性反应 近来研究发现,hK1可抑制缺血脑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减轻炎性反应物的释放。潘燕等[12]在临床试验中使用hK1在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干预,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炎性反应物(CPR)降低,脑血管内皮功能恢复改善,达到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提高内皮细胞存活率,能减少炎症细胞浸润,缩小梗死面积及减轻脑水肿,能够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向缺血区的迁移,保护因缺血濒临坏死的神经细胞。在生理情况下,IL-6在脑组织中呈低水平持续表达,具有中枢免疫介导、神经修复、协调代谢和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功能;而在Van Der Pour Kraan等[13]试验中提出在脑缺血状态下,IL-6呈高水平表达,参与了继发性脑损伤过程。经姜长斌等[14]研究进一步证实IL-6水平越高则可能导致的炎性细胞因子间的瀑布反应越强,产生的炎性损伤越重,脑梗死体积越大,并在hK1干预下IL-6水平降低,起到脑保护作用。

3.3 减少神经毒性物质NO的产生 在激肽原酶-激肽(KKS)系统中,循环产物NO在脑缺血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双重作用。NOS是NO合成的限速酶。在脑缺血早期,内皮型NOS(eNOS)介导生成的NO通过扩张血管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具有短时保护性作用,但随着NO的大量产生,在缺血区神经元型NOS(nNOS)则介导神经毒性效应并很快占据优势,使脑缺血损伤进展。至晚期,脑缺血脑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刺激巨噬细胞、神经小胶质细胞、神经元等大量产生诱导性一氧化氮(iNOS),它可缓慢而持久大量地产生NO,造成神经元的损伤。由iNOS介导缺血生成的NO分别在脑缺血进展期和晚期介导神经毒性作用[4]。宋晓伟[15]等对SD大鼠通过糖尿病造模,通过对局灶性脑缺血的hK1干预后iNOS的阳性细胞数及NO的含量明显降低,减轻高血糖加重的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炎症反应,降低iNOS的活性,减少神经毒性NO的产生,从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3.4 抑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产生 大量研究证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元损伤标志酶中最灵敏的指标,可对神经元损伤进行定量评价[16],并有研究者大胆推断NSE水平的增高可能是较CT等影像学检查更为敏感的评估神经系统损伤的指标。通过 Woetrgen等[17]对大鼠脑缺血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脑缺血后血NSE水平与脑缺血时间、脑梗死容积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何平等研究发现,通过应用hK1可以有效抑制NSE产生,阻止中枢花生四烯酸级联引起的脑水肿和脑梗死的进展,缓解所伴随的神经症状。

3.5 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值、迁移 在缺血性脑卒中,大量实验证明,及时改善局部血供则可以恢复受损细胞的功能,增加脑缺血后半暗带血流量,减少缺血面积,从而挽救半暗带神经元,发挥脑保护作用。Ling等[18]在大鼠实验中证明hK1能够改善缺血区血液灌流,通过磷酸化Akt和NO/cGMP信号通路,促进血管新生及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并分化为成熟神经元。

3.6 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大量实验证实,hK1通过产生激肽扩张血管,改善组织供血;并在缺血部位诱导新生血管生成,改善缺血部位的血供,是一种改善循环的重要物质[5],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且已成为KKS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在脑缺血、心肌缺血、四肢动脉缺血模型中证实hK1能够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提高内皮细胞存活率,促进毛细血管网的建立及侧支循环的开放[19-22]。同时有研究者提出,在促进侧支循环过程中,以B2R尤为显著,可在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参与调节血管再生过程的多个环节[23]。

3.7 对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轻度脑缺血可激活相关的细胞途径,这些细胞途径可减轻随后发生的缺血损伤,这种现象即“缺血预处理”或“缺血耐受”。Burmester等[24]于2000年首次研究报道了在人和小鼠脑内存在一类新的携氧蛋白-脑蛋白(Ngb),可以在缺氧状态下促进氧气向线粒体弥散,从而提高氧的利用,被誉为神经元内的呼吸球蛋白。Greenberg和 Wang等[25-26]研究证明缺血、缺氧可诱导 Ngb表达,减轻脑损伤,反之,敲除Ngb表达则促进损伤,Ngb过表达的转基因鼠可耐受脑梗死,可作为一种内源性神经保护因子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缺血缺氧性损害[27]。姜长斌等[14]进一步证明hK1在预处理组表达较缺血组增多,表明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加Ngb表达缓解缺氧症状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结合既往研究成果,大多数都着重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从单药到规范的联合用药,多依据NIHSS评分、ADL量表及临床疗效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证明hK1可靠的临床疗效。本文综述了hK1的神经保护功能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充分理论依据,值得推广应用,但在其机制上可能有其他未知领域,如神经元发生去极化、钙超载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观点以及hK1通过其他途径对脑缺血的预处理,为临床脑缺氧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以及通过其他预处理途径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开辟新途径。

[1]丁德云 .凯力康(注射用尤瑞克林)临床研究简介[J].中国处方药,2005,11(4):64-66.

[2]Onesmo Ole-Moiyoi.Structural studies of human urinary kallikrein(urokallikrein)[J].Proc Natl Acad Sci,1979,76(7):3 121-3 125.

[3]Lu HS.Human urinary kallikrein complete arninoacid sequence and sites of glycosylation[J].Int J Pept Protein Res,1989,33(4):237-249.

[4]Leeb-Lundberg LM,Marceau F,Muller-Esterl W,et al.International union of pharmacyology.XLV.Classification of the kinin receptor family:from molecular mechanisms to pathophysiological consequences[J].Pharmacol Rev,2005,57:27-77.

[5]Xia CF,Yin H,Borlongan CV,et al.Kallikrein gene transfer protects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y promoting glial cellmigration and inhibiting apoptosis[J].Hypertension,2004,43:452-459.

[6]Chen Zhibin,Huang Danqing.Human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suppresses cerebral inflamemation in experimental stroke and down regulates nuclear factoral[J].Journal of Cerebr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2010,30:1 356-1 365.

[7]李国前,王杰华,杨小霞 .尤瑞克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9):770-773.

[8]石秦东,张军蜂,张蓬勃 .尤瑞克林对大鼠局部性脑缺血半暗带脑血流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7):413-416.

[9]Fujimura YM,Fujimura M,Yoshimoto T,et al.Superoxide during reperfusion contributes to caspase 8espression and apoptosis after transient focal stroke[J].Stroke,2001,32(10):2 356-2 361.

[10]张慧,尹琳 .尤瑞克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Fas-L表达的影响[J].中国全科杂志,2009,7(9):31-32.

[11]Xia CF,Yin H,Yao YY,et al.Kallikrein protects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y inhibiting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and promoting angiogenesis and neurogenesis[J].Hum Gene T-her,2006,17:206-219.

[12]潘燕,张宝朝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炎性反应物及血管内皮的影响[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10,4(3):11-12.

[13]Van Der Pour Kraan TC,Kasperkovitz PV,Verbeet N,et al.Genomics in the immune system[J].Clin Immunol,2004,111:175-185.

[14]姜长斌,丁聪,尹琳 .脑缺血预处理大鼠脑IL-6和Ngb的表达及尤瑞克林对其表达的干预[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9,16(1):42-46.

[15]宋晓伟,闵连秋,张昊 .尤瑞克林对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功能[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28(1):29-33.

[16]Greinecker WG,Matheis G,Brieden M,et al.Neuropsychological changes after cardiopulm onary by pass for coronary artery by pass grafting[J].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8,46(4):207.

[17]Woetrgen C,Rothoerl RD,Brawunshi A.Neurospcific enolase serum levels after controlled cortical impact injury in the rat[J].J Neurotrauma,2001,18(5):569-573.

[18]Ling L,Hou Q,Xing S,et al.Exogenous kallikrein enhances neurogenesis and angiogenesis in the subventricular zone and the periinfarction region and improves neurological function after focal cortical infarction in hypertensive rat[J].Brain Res,2008,206:89-97.

[19]Emanueli C,Madeddu P.Angiogenesis therapy with human tissue kallikrein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diseases[J].Arch Mal Coeur,2004,97:679-687.

[20]Costanza E,Alessandra M,Antonella Z,et al.Local delivery of human tissue kallikrein gene accelerates spontaneous angiogenesis in mouse model of hindlimb ischemia[J].Circulation,2001,103:125-132.

[21]Jenny JZ,Lee C.Adenovirus-mediated kallikrein gene delivery reduces aortic thickening and stroke-induced death rate in dahl salt-sensitive rats[J].Stroke,1999,30:1 925-1 932.

[22]Emanueli C,Graiani G,Salis MB,et al.Prophylactic gene therapy with human tissue kallikrein ameliorates limb ischemia recovery in type 1diabetic mice[J].Diabetes,2004,53:1 096-1 113.

[23]Plendl J,Snyman C,Naidoo S,et al.Expression of tissue Uikrein and kinin receptors in angiogeni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J].Biol Chem,2000,381:1 103-1 115.

[24]Burmester T,Weich B,Reinhardt S,et al.A vertebrate globin expressed in the brain[J].Nature,2000,407:520-523.

[25]Greenberg DA,Jin K,Khan AA,et al.Neuroglobin:An endogenous neuroproectant[J].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2008,8(1):20-24.

[26]Wang X,Liu J,Zhu H,et al.Effects of neuroglobin overexpression on acute brain injury and long-term outcomes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Stroke,2008,39(6):1 869-1 874.

[27]尹静,杨燚,李俐涛,等 .脑红蛋白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8,16(5):380-383.

猜你喜欢

激肽原脑缺血预处理
求解奇异线性系统的右预处理MINRES 方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高COD二噻烷生产废水预处理研究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胰激肽原酶在男性不育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
基于预处理MUSIC算法的分布式阵列DOA估计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基于膜过滤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
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