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做好儿科住院患者安全防范

2012-01-24邢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2期
关键词:儿科护士护理人员

邢艳

医疗安全、护理安全是医疗护理质量的生命线,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儿,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意外事件多,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护士工作量大,容易发生差错事故,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识别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护理安全风险防范于未然。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畅通的护理差错事故报告系统,收集护理危险因素,对于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查找原因,积极应对,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一次,就现存的或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 强化服务意识

强化全员培训,普通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院内及科内理论学习,继续教育,外出进修学习等各种形式,不断更新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丰富服务内容,同时从思想上转变服务理念,坚持优质护理服务,明确工作目标,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3 重视专业理论与技术操作培训

通过业务学习,岗位培训及每月专科培训学习,重点加强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针对儿科护理工作特点,进行小儿急救、头皮静脉穿刺等技能培训,组织高年资护士向年轻护士传授每人独特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经验,通过强化培训,丰富了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

4 注重护士沟通技巧培养

儿科护士应加强语言沟通能力及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善于倾听患儿及其家长的心声,并能尊重其知情,同意,选择等权利,自然,真诚的表达对患儿的关心,体贴,注重情感交流,实施人性化护理,按需服务,换位思考,保持心态平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护理安全.

5 加强药品知识培训

要求护士人人掌握本科常用药的剂量、规格、用法、剂型、不良反应,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医嘱执行过程的错误,在整个用药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核对一个执行一个,确保万无一失,每一个护理环节都做到一丝不苟,全力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6 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建立医疗护理器械安全管理制度,对科室器械设备熟练掌握性能,参数调节连接、消毒,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专人保管,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切实保障患者安全和护理人员自身安全。

7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安全和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而发生地护理缺陷或纠纷时有发生,护士应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方法》、《护士条例》等,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8 实行弹性排班

以最少人力完成最大工作量,根据儿科住院患者季节性较强的特点,合理排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患者、重点人员的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地顺利完成,保障护理安全。

9 对全科护士进行规范书写护理文件等内容的培训,使每个护士都懂得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必须及时客观,真实地书写,树立法制观念,特别在患者多、病情重、工作忙时,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10 加强病房管理

改善患儿的就医环境,分流患儿,分室收治不同时期、不同病种的儿童,减少探视陪护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地面湿式打扫,病室每日空气消毒,每日开窗通风二次,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保持温湿度适宜,每月对空气,无菌物品、工作人员的手、物品、消毒液进行检测,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控制示教人数,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1 做好健康宣教

对患儿应给予关心爱护,抚摸,微笑,经常给他们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们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一些家长缺乏安全意识以及医疗知识,对治疗护理了解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指导他们:患儿应有专人陪护,睡眠时应睡在有床栏的一侧,开水瓶放到安全处,不能让患儿到户外输液,不能擅自调节滴速,静脉留置针的保护方法,不能乱服保健药品,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私自换床,不得接患儿擅自离院等。

12 小结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安全管理意识,不断提高护士责任感及业务技术能力,增强护士慎独精神,完善儿科护理内涵质量,消除护理隐患,提高护理安全,必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同时,医院事业的发展也应该为患者及其护理人员营造一个更安全,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和谐社会环境,因此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儿科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