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2012-01-24黎才
黎 才
四川省金阳县对坪中心卫生院 616250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威胁患者生命[1]。目前手术切除胆囊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近年来共开展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伴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压痛、肌紧张、发热,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并排除心、肝、肺功能不全者以及血液、免疫系统疾病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37.3±2.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14h,平均(5.8±1.4)h。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8.4±2.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3~17h,平均(6.4±1.5)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治疗,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后,取右上腹部腹直肌切口,进腹后充分暴露胆囊,寻找到胆囊管及胆囊动脉予以结扎处理后切除胆囊,术后常规置引流管。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建立人工气腹,采用“三孔法”置入腹腔镜,镜下探查腹腔,了解病变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由胆囊底开始游离,解剖胆囊三角,清除粘连组织,显露胆囊三角后,使用钛夹钳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切除胆囊。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详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
2.2 并发症 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外科手术切除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主要治疗原则,传统开腹手术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手术视野,能够清晰的暴露胆囊[2],但切口长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多,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由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生,使得解剖结构模糊不清,胆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较重,组织质脆易出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损伤临近脏器的风险,因此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治疗一直备受争议。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3]: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开腹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行腹腔镜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传统开腹治疗组患者,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开腹治疗组,这与文献[4]报道一致。另据文献研究报道[5]: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3d内是手术的最佳时期,此时胆囊壁仅充血水肿,局部组织粘连疏松,便于手术的操作,而对于病程超过3d的患者,应首选内科治疗。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 岳鹏飞,孙万林.33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7):185-186.
[2] 吴袁生,侯亚峰,何宗全,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12):1611-1613.
[3] 金晓昌,刘睿,殷伟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8):53-55.
[4] 丁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4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7):9-10.
[5] 刘泽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7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1):858-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