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孪生题中的比较思维

2012-01-23吴宗德

物理通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细绳横梁光线

吴宗德

(江阴市第一中学 江苏 无锡 214400)

从繁杂的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中思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是物理比较思维.物理比较思维能力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

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事物共同点与不同点的思维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使被比事物本质特征更加清晰,从而确切认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物理学中有许多形同质异、貌似神离的问题.

本文就几个孪生题为例,以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

1 定杆与动杆

【例1】如图1(a)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OC悬挂在支架上的O点,轻杆OB可绕B点转动,∠AOB=30°,求细绳OA中张力T大小和轻杆OB中O点受力N大小.

图1

解析:本题是动杆问题.轻杆OB可绕B点转动,所以在B处相当于铰链,轻杆OB对节点O的作用力必定沿BO方向,所以对节点O进行正交分解易得

Tsin30°=mgTcos30°=N

解得

孪生题1.如图1(b)所示,水平横梁一端B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小滑轮O,一轻绳一端A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重物,∠AOB=30°,求细绳OA中张力T和横梁一端对O的作用力N大小.

解析:本题是死杆问题.由于水平横梁一端B插在墙壁内,所以横梁对小滑轮O的作用力的方向是不能确定的,不能简单地认为沿水平BO方向.由于是滑轮,所以细绳OA、OC中张力T=mg,根据3个力的平衡特点:横梁一端对O的作用力与细绳OA、OC的合力是一对平衡力

感悟:例1中轻杆OB可绕B点转动,是“活杆”,它产生的弹力必定沿着杆的方向;而孪生题1中水平横梁一端B插在墙壁内,是“死杆”,它产生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尤其在力矩不作为江苏省高考考纲要求的情况下,学生在分析杆的弹力时一定要弄清是“活杆”,还是“死杆”,否则就要出错.

2 重盘与轻盘

图2

【例2】如图2所示,弹簧秤秤盘的质量m=1.5 kg,盘内放一质量为M=10.5 kg的物体,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κ=800 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给M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M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t=0.2 s内F是变力,在t=0.2 s以后F是恒力,问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

解析:本题是“重盘”模型问题.因为在t=0.2 s内F是变力,在t=0.2 s以后F是恒力,所以在t=0.2 s时,M离开秤盘.此时M受到盘的支持力为零,由于盘的质量m=1.5 kg,所以此时弹簧不能处于原长状态.设在0~0.2 s这段时间内M向上运动的距离为x,对物体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g=Ma

对于盘和物体M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κΔx1-(M+m)g=(M+m)a

静止时对整体

(M+m)g=κΔx2

所以求得

a=6 m/s2

当M开始运动时拉力最小,此时对盘和物体M整体有

Fmin=(M+m)a=72 N

当M与盘分离时拉力F最大

Fmax=M(g+a)=168 N

孪生题2:如图2所示,弹簧秤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不计,盘内放一个质量为M=12 kg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劲度系数κ=800 N/m.现给M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M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t=0.2 s内F是变力,在t=0.2 s以后F是恒力,问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

解析:本题是“轻盘”模型问题.因为在t=0.2 s内F是变力,在t=0.2 s以后F是恒力,所以在t=0.2 s时,M离开秤盘.此时M受到盘的支持力为零,由于盘和弹簧的质量都不计,所以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设在0~0.2 s这段时间内M向上运动的距离为x,则

因为

所以M在这段时间的加速度

当M开始运动时拉力最小,此时对物体M有

F=Ma=90 N

当M与盘分离时拉力F最大,有

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将小组合作的效用展现出来,师生间的密切配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至此,在这其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效用,来辅助学生找寻角色定位,使学习目标得到进一步地明确,保障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使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将该模式的效用展现出来。

Fmax=M(a+g)=210 N

感悟:例2中“重盘”的质量是不能忽略的,因此当物体M与“重盘”脱离时,弹簧必定处于压缩状态.孪生题2中“轻盘”的质量是可以忽略的,因此当物体M与“轻盘”脱离时,弹簧必定处于原长状态.弄清了这一区别,在求解相关问题时就不会出错.

3 平衡与非平衡

【例3】如图3(a),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的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不计、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N不变,f变大 B.N不变,f变小

C.N变大,f变大 D.N变大,f变小

图3

解析:本题是Q处于平衡态.P和Q在移动前后的两个状态下都处于平衡状态.如图3(b)所示,设∠OPQ=θ,对整体P和Q在竖直方向上:FN=2mg,FN前后保持不变.

对Q:Tsinθ=mgθ变大推得T变小

对P:f静=TcosθT和cosθ变小推得f静变小

答案为选项B.

孪生题3.如图4(a),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的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不计、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用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使小环P匀速向右平动.在平动过程中,AO对小环P的支持力N及滑动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B.N变大,f变大

C.N不变,f变大

D.N变大,f不变

图4

解析:本题是Q处于非平衡态.利用P和Q连接体任意时刻在沿绳方向速度相等.如图4(b)所示,设∠OPQ=θ,则

vPcosθ=vQsinθ

vQ=vPcotθ

在P向右匀速运动、Q向上运动的过程中,θ一直减小.vP为定值意味着vQ将变大,所以Q加速上升.

利用vQ=vPcotθ等式两边分别对t求导得

利用M,P沿绳速度相等和下式

vMcos(90°-2θ)=vPcosθ

式中负号表示方向, 所以等式可以简化为

从上式中可看出,θ减小.则aQ将变大,所以Q在竖直方向上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利用系统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上,则

N-2mg=maQaQ变大推得N变大

f=μNN变大推得f变大

感悟:例3中P和Q均处于平衡态,而孪生题3中P处于平衡态,Q却处于非平衡态,很容易造成思维定势,记得在近三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4城市联考中,当时此题给出的参考答案也是按照平衡态来处理的,可能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两孪生题之间的区别.

4 相切与全发射

【例4】如图5(a)所示,空心透明球壳折射率为n,内外半径分别为a和b,内表面涂有吸光物质,可将射到内表面的光线完全吸收,当一束平行光线射向此球时,被吸收掉的光束截面积多大?(指这部分光进入空心球以前的横截面积)

图5

被吸光束截面半径为

R=bsini=na

所以被吸光束截面积为

S=πR2=πn2a2

孪生题4.如图6(a)所示,用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做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和b的空心球壳,当一束平行光射向此球壳,经球壳外、内表面两次折射,而能进入空心球壳的入射平行光束的横截面积是多大?

解析:本题是全反射.根据对称性可知所求光束的截面应是一个圆,如图6(b),设入射光线AB为所求光束的临界光线,入射角为i,经球壳外表面折射后折射角为r,因为AB为临界入射线,所以射向内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应正好等于临界角θc.在△OBE中,由正弦定理得

由于

所以

由几何关系可得

R=bsini=a

所求平行光束的横截面积

S=πR2=πa2

感悟:例4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临界光线——吸掉的最边缘的光线刚好与内表面相切,孪生题4中的临界光线——射向内表面的光线恰在E点发生全反射.

多年物理教学中笔者发现,通过比较孪生题,不仅能训练比较思维能力,而且对物理模型、条件、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求解“孪生题”的整体效果比把它们分开,解孤立的两题效果好得多.

猜你喜欢

细绳横梁光线
细绳“钓”冰块
绕着绕着,飞了
软横跨改软索式硬横梁研究
消失的光线
“你看不见我”
立式车床高精度、高刚度进给式横梁设计
一种前风窗上横梁连接板
杯子有多深
浅谈框架式玻璃幕墙闭腔横梁系统
用废长统袜做竹竿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