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艾灸加按摩治疗术后胃肠麻痹临床观察
2012-01-23贾美庆陈秋婉
贾美庆 陈秋婉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浙江 金华 321017)
术后胃肠麻痹是外科手术后,尤其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由于麻醉影响、手术创伤、炎症刺激等因素造成胃肠壁肌肉因神经反射障碍而致动力缺乏,引起胃肠内容物排空障碍而出现的以腹胀、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胃潴留和肠麻痹。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可继发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胃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吻合口瘘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笔者应用下合穴艾灸加按摩相治疗术后胃肠麻痹,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在金华市中医院外科住院的术后胃肠麻痹患者180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82例;年龄25~83岁,平均67.50岁;胃癌根治术后3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33例,肝脾破裂修补术后19例,阑尾切除术后29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42例,直肠癌术后26例。均符合麻痹性胃肠梗阻诊断标准[1],均有腹胀、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的症状,体检见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腹部X线检查可见胃肠积气,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通过症状、体征和手术史诊断麻痹性胃肠梗阻。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按摩组及穴位艾灸加按摩组各60例。各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3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护理措施:给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症营养支持治疗,鼓励床上活动。穴位按摩组另予下合穴穴位按摩,穴位艾灸加按摩组采用下合穴穴位艾灸加按摩。穴位按摩,循经远端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患者仰卧位,医者立于患者右侧,用拇指指腹平压各虚穴,并以指揉法、指压法分别按摩每穴5~10 min。穴位艾灸,穴仍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患者仰卧位,点燃艾条施灸,每穴灸5~10 min,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热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患者烧烫伤,一般以感温热、皮肤微红为度。各组治疗2 d后评效。
1.3 疗效标准 显效: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正常、腹胀消失,肠鸣音正常。有效:排气增加,少量排便,腹胀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结果示穴位艾灸加按摩组疗效优于穴位按摩组及对照组(P<0.05)。
表1 各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腹部手术损伤胃肠及全身气血,由于气血亏虚,则内不足以运化食物,外不足以抵御外邪,外邪乘虚而入致腑气不利,出现腹胀腹痛、排便障碍等症,属于“肠结”、“关格”范畴[2],病机上属本虚标实,治法上强调“补正为先,稍佐疏导”[3]。《素问·咳论》曰“治腑者治其合”这里的“合”即指下合穴,是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是六腑之气输注出入的部位。笔者所选足三里为胃经合穴,是治疗胃肠腑病之要穴,有扶正增气、行气通腑、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更是保健要穴,有强壮全身的作用,能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及防卫功能,对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初愈、产后体虚等证均可取用。上巨虚、下巨虚为大小肠经的下合穴,能通调肠腑,行气通便导滞。诸穴合用,共奏扶正祛邪、通腑消滞、理气通便、疏经通络、缓解拘挛之功。
穴位按摩法是中医经络学内病外治原理的具体运用,通过按摩穴位,可疏通经络、通达气血、调整阴阳,使人体阴阳平衡,气机顺畅。穴位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条,点燃后在人体某穴熏灸,利用经络传导,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两者合用,可使患者肠蠕动明显增强,且灸后病人诉腹中温热有气而感舒适,令大便有力。
因为术后胃肠麻痹大多发生于术后不久,由于手术创口、包扎腹带等原因,一些患者无法进行腹部、腰部的穴位治疗,而位于足阳明胃经上的3个下合穴无疑是比较方便的选择。本观察表明,穴位艾灸和穴位按摩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对解决术后胃肠麻痹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方便、无副作用,患者依从性佳,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91.
[2]李乃卿.实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837.
[3]王纯修,王耕.术后肠麻痹治验[J].河北中医,1982,2(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