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花散结合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2012-01-23刘淑艳
刘淑艳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是一个棘手问题,复发后胬肉生长速度加快,胬肉组织充血、肥厚,很快需要再次手术。单纯手术切除法的复发率高达30%~69%〔1〕,而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更高〔2〕。寻找一种既简便又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方法是临床医师所追求的目标。我们自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对74例(82只眼)曾接受撕拉式并钝性分离联合丝裂霉素术治疗,后又复发的翼状胬肉患者再次使用该术式,对部分患者应用中药蝉花散治疗,比较观察中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复发翼状胬肉患者,共74例,其中男性33例(36只眼),女性41例(46只眼),单眼66 例(66 只眼),双眼 8 例(16 只眼);年龄在 28~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2岁。本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42只眼)和对照组36例(40只眼)。2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组治疗:2组均予施行撕拉式并钝性分离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手术,治疗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前1周至术后2周口服中药蝉花散,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用。蝉花散组成如下:蝉蜕20 g、菊花 15 g、谷精草10 g、炒蒺藜 10 g、防风 10 g、炒决明子 10g、密蒙花 8g、羌活 10g、黄芩 10g、蔓荆子 10g、栀子 8 g、甘草 8 g、川芎 8 g、木贼 8 g、荆芥穗 10 g。
1.2.2 手术方法:(1)2组术前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 d。(2)手术步骤:表面麻醉后于胬肉体部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0.2 ml。距胬肉头部1~2 mm,用尖刀切开角膜,深至前弹力层,用显微齿镊提起胬肉头部,逐渐撕开胬肉与角膜附着部,同时用刀背轻柔钝性分离,彻底清除变性组织,使角膜创面光滑平整,将胬肉组织游离,确认无肌肉张力后剪除胬肉体部。距角膜缘外2 mm剪除分离后的正常结膜,暴露角膜缘外干净平滑的巩膜创面2 mm,如巩膜有出血,给予烧灼止血。将含有0.2 mg/ml丝裂霉素的湿棉片敷在胬肉生长的巩膜创面,覆盖结膜组织,留置1~1.5 min,然后用平衡盐溶液(>50 ml)彻底冲洗。 用10-0尼龙缝线将球结膜缝合固定于距角膜缘2 mm的浅层巩膜。分离时应尽可能保留结膜组织,解除睑球粘连,彻底剥除巩膜表面的瘢痕组织,使创面平整。查看内直肌止端,如内直肌有粘连则仔细钝性分离,直至内直肌完全松解,眼球活动自如,然后分离结膜和结膜下胬肉组织至半月皱襞,自胬肉体部剪除。(3)术后处理:术后包眼3 d,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各4次,共用2周。7 d拆除结膜缝线。告知患者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按压、揉搓、碰撞术眼;注意休息,避免眼睛过度疲劳;禁烟尘、风沙刺激及强光照射;遵医嘱按时应用滴眼液,服用中药;按时复诊。
1.2.3 随访:2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2个月。
1.3 疗效标准〔3〕
治愈:巩膜暴露区光滑洁净,角巩膜创面愈合,无新生血管,无胬肉增生,结膜平复。复发:结膜充血,手术区新生血管及胬肉增生。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39只眼(92.86%),再次复发3只眼(占7.14%)。对照组治愈31只眼(占77.50%),再次复发9只眼(占22.5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8,P=0.049)。
术后24 h对照组患者眼痛,畏光流泪,分泌物多等眼部刺激症状明显,角巩膜创面15 d左右愈合,结膜组织充血水肿,18~25 d逐渐消退。治疗组眼部刺激症状轻微,角巩膜创面5~7 d愈合,拆除缝线后不适感逐渐消失,结膜充血术后10~15 d消失。
3 讨论
翼状胬肉系由于结膜长期受日光、风尘、烟雾等刺激,使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形成囊腔,向角膜内发展,破坏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4〕所致。翼状胬肉最突出的病理学特征是胬肉组织中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和新生血管〔5〕。手术的刺激可造成多形核白细胞的趋化和聚集,它们可释放血管生长因子,这也是术后产生新生血管和复发的原因之一。改进手术方式,并联合其他方法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和再次复发仍是目前眼科医生所关注的焦点。笔者采用撕拉式并钝性分离联合丝裂霉素手术,配合口服蝉花散以减少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后的再复发。
撕拉式并钝性分离,是指以有齿镊提起胬肉头部向颈部撕离,该方法操作简单轻揉,创伤小,疼痛轻,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一个光滑、平整的角膜平面,有利于角膜创面愈合,并能减少瘢痕形成。丝裂霉素是一种周期性非特异性抗代谢药物,可抑制DNA复制,从而有效地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等合成。目前有学者通过组织学培养证明丝裂霉素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强力剂〔6〕。此外,将浸有丝裂霉素溶液棉片放置在切除胬肉后裸露的巩膜上,还具有类似离子发射的作用〔7〕,可延迟纤维组织再生,从而防止胬肉复发。据文献报道,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可使复发率减少到 1.0%~12.5%〔8〕。
蝉花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翳膜遮睛,赤肿疼痛,内外障眼”的专药,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散瘀等作用,恰好针对“胬肉攀睛”风热壅盛、热郁血滞的病机。方中重用蝉蜕、菊花以疏散心肺两经风热,谷精草、密蒙花、蒺藜、木贼、蔓荆子、决明子、荆芥穗、羌活、防风、甘草祛风清热、明目退翳,栀子、黄芩、川芎凉血散瘀。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清热、解毒退翳、凉血散瘀、消肿明目之功。
临床观察表明,在撕拉式并钝性分离及丝裂霉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服用蝉花散,可促进球结膜、角膜手术创面的愈合,并可进一步降低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再复发的比例,因此是一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1]王南生.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4,18(2):116.
[2]孟秀文,任敏子.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3):384.
[3]费安裕.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应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11):785.
[4]王洪莉.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7):112.
[5]阎启昌,刘忠鑫,邸 悦,等.三亚地区翼状胬肉发病与紫外线暴露时间相关关系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4):1686-1688.
[6]刘奎香,赵桂秋,孔庆兰,等.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8,8(11):2354-2355.
[7]许 静,尚崇学.丝裂霉素在翼状胬肉术中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12):761.
[8]J Cano-Parra, M Diaz-Llopis, M J Maldonado, et a1.Prospective trial of intraoperative mitomyc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pterygium[J].Br J Ophthalmol,1995,79(5): 43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