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叶电击伤1例
2012-01-23史咏梅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5期
赵 峻 史咏梅
患者崔某,男,46岁,于2009年2月4日因双眼突发视物不清2年就诊于我院。查:裸眼视力右眼0.12+,左眼0.1+,电脑验光显示无明显屈光不正。双眼RAPD(-),外眼及前节正常,散瞳查双眼底大致正常。全身无其他不适。Humphrey静态视野计检查示双眼30°中心暗点、30°~60°正常。P-VEP检查提示:双眼P100潜伏期均延长,左眼更明显,双眼P100波幅均下降。头颅MRI显示“颅脑未见明显异常,上颌窦、筛窦、额窦炎症。”复查平面视野显示双眼大约5°范围内以垂直子午线为界的右半侧偏盲,形态、大小基本一致。追问病史,发病前有触电史,伤后即出现双眼视物不清症状,且项部遗留电击瘢痕。查项中部发际处可见皮肤瘢痕。诊断:双眼右侧偏盲性中心暗点(左枕叶电击伤)。
讨论
涉及眼科的电击伤报道较少,眼部常见的电击伤包括皮肤与眼睑损伤、电击性白内障、视网膜脉络膜损伤〔1〕。此例患者眼底检查并未见明显异常,平面视野同侧中心偏盲,符合左侧枕叶后极局限损伤的表现。平面视野与静态定量视野相比可以更好地显示视野缺损的形态以辅助定位诊断。头颅MRI检查并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是因为左侧枕叶损害病灶微小,超出了MRI的分辨能力,这与平面视野仅5°的视野损害相符。项部皮肤瘢痕提示了电流曾流经头部,与枕叶损害密切相关。该病例提示我们,临床上对于电击伤后双眼视功能损害,除了常规眼部检查外,还应该注意平面视野的检查,其对微小视路损害的诊断价值优于静态定量视野与MRI,无神经系统其他体征的微小视路损害患者MRI可能并非首选。
[1]李凤鸣.中华眼科学: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13-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