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2012-01-23黄雪源兰克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0期
关键词:中脑运动障碍丘脑

黄雪源 兰克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黄雪源 兰克宁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2006~2011年的12例TOB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式,病因主要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眩晕、意识障碍常为本病首发症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为本病最常见的特征,常合并有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及偏盲等。头颅CT和MRI表现为幕上和幕下同时发生的两处以上的病灶,最常累及丘脑、小脑及中脑,枕叶、颞叶及桥脑上部也常受累。结论 TOBS是一个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CT和MRI对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影像学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闭塞后导致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可伴有记忆丧失、对侧偏盲或皮质盲的一组综合征[1]。现将本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2例TOBS住院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5~73岁,平均65.6岁。其中有高血压病史8例,冠心病病史6例,房颤病史2例,糖尿病史2例,短暂性脑发作病史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高脂血症3例,吸烟5例,肥胖3例。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以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行走不稳、意识障碍等后循环缺血为首发症状入院9例,视物不清、头昏、记忆突然下降3例;意识障碍9例,其中一过性意识障碍2例,眼球运动障碍10例,其中表现为部分性及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4例,外展神经麻痹1例,核间性麻痹2例,分离性斜视2例,上下凝视麻痹1例,眼震7例,其中水平性眼震3例,垂直性眼震3例,旋转性眼震1例,瞳孔异常8例,小脑性共济失调5例,偏瘫2例,四肢瘫1例,偏盲2例,皮质盲3例,偏身感觉障碍9例,记忆力减退3例。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

1.2 影像学资料 12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发现2个或多个斑片状脑梗死灶8例,4例早期行头颅CT检查未发现责任病灶,加做MRI证实。梗死累及部位:丘脑10例,中脑8例,小脑5例,颞叶内侧4例,枕叶3例,双侧病灶9例,单侧病灶3例,其中双侧丘脑7例。

1.3 治疗及预后 患者入院后即给予适当脱水降颅内压,改善微循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纤及神经保护治疗,合并肺部感染予以抗感染,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病情稳定后行吞咽和肢体主动和被动康复训练。

2 结果

好转出院10例,其中生活不能自理5例,死亡2例。

3 讨论

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缺血同时或先后损伤脑部多个重要结构,该病常以眩晕和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早期特征不典型,再加上早期头颅CT尚未显示病灶,因此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本组病例意识障碍9例,发生率为75%。意识障碍是中脑网状结构,丘脑板内核、网状核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受损所致。当栓子向远心端移动,血管再通或脑血管痉挛等因素存在时,可表现为一过性意识障碍[2]。本组有2例发生一过性意识障碍。由于供应丘脑、中脑血液供应的大脑后动脉起始段的脚间支、深穿支细小,侧支循环差,可损伤中脑被盖、动眼神经、红核、结合臂、内侧纵束、丘脑的感觉中继核团等结构、导致这些损伤的症状较突出。本组患者眼球运动障碍10例,瞳孔异常8例。与动眼神经核团、中脑侧视中枢、E-W核等结构受累有关。本组眼球震颤受累也较高,共7例,与脑干内侧纵束受损有关。本组病例以丘脑和中脑受损的脑干首端梗死的发生率高。大脑后动脉皮质支闭塞,累及枕叶,单侧可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上部视野受损,双侧受损可引起完全型皮质盲,累及颞叶可引起记忆力受损,人格改变。本组患者发生偏盲2例,皮质盲3例,记忆力减退3例。

TOBS的发病机制多认为主要是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栓子主要为心源性,其次可能为脱落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本组资料显示高血压、冠心病、房颤、TIA、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为主要危险因素,其中以高血压最常见,其次为冠心病。

头颅CT和MRI改变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部分患者因发病较早,加上CT对后颅窝扫描存在伪影干扰,分辨率较差,病灶显示不清,会有漏诊的现象。本组影像学特点为梗死灶多发,按受累部位依次为丘脑、中脑、小脑、颞叶内侧、枕叶;多数病例幕上、幕下同时受累,以及双侧脑组织同时受累。

本组患者死亡2例,生活不能自理5例。故要提高对TOBS患者的治疗效果,关键要熟悉TOBS临床表现和特点,早期诊断,争取在溶栓时间窗内给有适应证的患者实施溶栓治疗,使梗塞血管再通,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

[1] 贾建平.神经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78-179.

[2] 孙吉山,宿英英.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6):373-374.

545100广西柳江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中脑运动障碍丘脑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产前丘脑水平横断面超声观察孕11~13+6周胎儿中脑导水管及其与头臀径的关系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枸橼酸铁铵和铁蛋白对原代培养腹侧中脑神经元VMAT-2和DAT表达影响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成年人中脑硬度的定量评估研究
基于丘脑血供解剖学的丘脑出血新分型与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睫状肌的结构、功能及神经支配
康复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