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
2012-01-23郑爱辉鲁燕园
郑爱辉,鲁燕园,唐 彬
(中日友好医院 国际医疗部二病区,北京 100029)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1]。胰岛素泵通过人工智能控制,以可调节的脉冲皮下输注方式,模拟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同时在进餐时,根据食物种类和总量设定餐前胰岛素及输注模式以控制餐后血糖[2]。研究证实,带泵后使患者免去了每日皮下注射2~4次胰岛素的麻烦及痛苦,简化了治疗程序,大大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有效地控制了血糖[3],现将其使用及护理事项综述如下。
1 胰岛素泵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简称胰岛素泵)最早出现于 1960 年,它是由Arnoldkadish博士发明的一个可以连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进行胰岛素理想输注设备的研究,Pickup于1978年推出了携带式胰岛素泵,随后,Sukalac于1979年推出了开放式胰岛素泵。现在的胰岛素泵不但外形小巧美观,内在功能也日趋完善,是较理想的胰岛素给药器具。目前,国内胰岛素泵的品牌较多,常用的有美敦力(美国)、丹纳(韩国)、维凯(韩国)、戴而特(英国)、福尼亚(中外合资)、安姆(中外合资)和圣唐A胰岛素泵(国产)等,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4]。
近年来,胰岛素泵的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型糖尿病(T1DM)占胰岛素泵使用者中的绝大多数。 胰岛素泵进人中国市场约10年,目前使用人数已近2万。调查显示,使用泵的人群中,T1DM为54%;2型糖尿病(T2DM)为44%;其余的2%为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因此,只有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才能保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疗效。
2 胰岛素泵的使用原理
正常人血糖 3.9~6.1mmol/L(70~110mg/dl)时,体内胰岛素分泌约1U/1h,并呈脉冲式分泌;三餐后胰岛素分泌量可达5U/1h,相当于基础胰岛素分泌量(约各占50%),正常情况下胰岛素需要量40~50U/d,一般不超过1U/kg·d。CSII设计用来模仿胰岛素生理释放,以符合血糖的波动。胰岛素泵有可携带的开环式和闭环式两种,现临床应用的主要为可携带的开环式,它包括电动机、电池、注射器、警报器、连续管及注射针头等装置[5]。
3 胰岛素泵安装
①装入电池;②开机;③设置时钟;④抽取胰岛素并充满泵专用储药器;⑤将储药器装入泵内,安装储药器;⑥将储药器连接上输导管;⑦设置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⑧充注输注导管;⑨“埋置针头”消毒皮肤(选择注射部位:腹部胰岛素吸收最快,更具有可预测性,受活动的影响较少),将导管前端的针刺入皮下并用黏胶膜固定。一般情况下,初始安装胰岛素泵,建议住院,每日需检测7~8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后 2h、晚间临睡时及夜间 2:00~3:00,有条件者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有助较快控制血糖。耗材的使用时限为 7~10d,需及时更换[5]。
4 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证
①Ⅰ型糖尿病患者;②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③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④有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⑤糖尿病患者必须接受较大外科手术者;⑤重型2型糖尿病,用既往方法难以控制或合并严重感染者;⑥频繁出现低血糖者;⑦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⑧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⑨工作或生活不规律,胰岛素注射治疗稳定控制血糖困难者。对存在胰岛素严重抵抗者,在经过其他治疗克服了胰岛素抵抗之后,再启用胰岛素泵较为合适[6,7]。
5 对使用胰岛素泵患者的护理
5.1 心理护理
胰岛素泵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由于患者对胰岛素泵知识的缺乏,易产生紧张、焦虑和疑虑[8,9]:担心针头埋于皮下感到不适;每天携带胰岛素泵会引起生活不便或泵发生故障不知如何处理等。护士需要耐心讲解应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优越性、必要性、安全性和方便性。介绍胰岛素泵使用原理、操作过程、临床的治疗经验及成功的病例,从而消除患者的顾虑,更好地配合治疗。
5.2 护士规范化培训
护士应掌握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胰岛素泵的安装方法、程序设置;胰岛素泵安装后的日常护理和观察;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反应时的应对措施;各种故障报警的紧急处理技术;胰岛素泵的保养与维护[10,11];规范评估患者的内容,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5.3 置泵前的护理
5.3.1 健康指导
(1)置泵前必须告知患者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2)让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至少4次/d,若血糖波动,则7~8次/d并详细记录。
5.3.2 胰岛素的准备
置泵前至少24h停用中、长效胰岛素,改成泵用短效胰岛素,最好是笔芯胰岛素[12]。泵用胰岛素在安装前至少3~4h从冰箱取出放在室温下。
5.3.3 患者的准备
应用胰岛素泵之前患者应进行沐浴,保证注射部位清洁,更换干净的衣服,避免注射部位发生感染[13,14],有皮肤病者治愈后才能装泵。
5.3.4 安装部位的选择
可选择腹部、大腿外侧、手臂三角肌等部位置泵,临床上腹部是最常见部位,该处脂肪厚不易脱落。且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吸收快而稳定,腹部置泵应选距离脐周5cm的位置,避开长期注射胰岛素部位。
5.4 置泵中的护理
(1)设定胰岛素泵各项参数:包括日期、时间、基础率,餐前大剂量、报警声音等。(2)胰岛素的准备:吸取胰岛素并排出气泡,连接输注装置,用泵再次排气,并设定剩余量。(3)置泵部位及方法:将所用物品备齐后携至患者床旁,嘱患者取平卧,取下腹部为输注部位,避开沿着腰带周围和腰围距脐4~5 cm区域内。用强力碘消毒2次,消毒面积5~10cm,自然干燥,按下开关,针头迅速刺入皮下后,拨出针芯,用皮肤护膜固定,调试胰岛素泵。协助患者妥善安放胰岛素泵。
5.5 置泵后的护理
5.5.1 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对保证成功和安全用泵极为重要[15]。严密观察血糖变化,可以发现无自觉症状的低血糖、黎明现象和高血糖的峰值,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类型和走势,评价药物、饮食、运动的效果,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16]。置泵后7d内监测血糖8次/d,为医师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据。置泵后3~7d为胰岛素剂量调整期,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尤其应密切监测睡前和凌晨前的血糖,可以减少低血糖的危险。研究显示,低血糖的发生在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者比多次皮下注射者明显减少约8倍[17]。
5.5.2 局部皮肤护理
胰岛素泵的皮下软针涂有抗菌和抗凝的物质,但由于人体的正常免疫反应,注射管在皮下滞留的时间不宜太长,要经常更换输注部位,建议3~5d轮换,不宜超过7d。新的穿刺部位与原来的部位相隔2~3cm以上,如有硬结或疼痛要及时变更。观察置管皮肤有有无红肿、压痛、硬结、渗出等情况,注射部位有无出血、骚痒等不适,如出现上述情况或导管内有回血,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18],并用手轻轻将原穿刺点里面的组织液挤出,以0.2%碘酊或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后,涂以红霉素软膏加以保护。
5.6 装置故障处理
(1)输注装置阻塞:当输注装置阻塞时,泵出现报警,胰岛素输注中断。如输注装置扭曲打折有气泡或针套管堵塞,应及时处理,必要时更换输液装置及输注部位。(2)电池电量不足:电池电量不足时泵报警并在屏幕上显示低电量图标,应及时更换新电池,确保泵正常工作。(3)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泵设置当药量达到一定量时即报警,用泵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药量情况,可目测余量或用泵检查所剩余量,提前备好胰岛素以便及时补充。
5.7 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提倡粗细粮搭配,限制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可食各种富含可溶性食用纤维的食品,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糖,脂肪代谢紊乱。并促进肠蠕动,肪止便秘,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粗谷物、含糖成分低的水果等,每日限制食盐6g以下,低脂肪饮食,坚持少量多餐[19]。告诉患者及家属低血糖反应的症状以及应对措施,如出现心慌、饥饿感、出汗、乏力等低血糖反应时可进食糖果、饼干等食物。要让患者及家属必须了解胰岛素泵不是万能机,它只能让患者的进餐时间更自由、更接近常人,控制饮食是治疗的关键。
5.8 运动指导
运动可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和血管弹性,降低血糖,从而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20]。根据患者健康情况来选择运动方式、运动量、运动时间,适当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运动以餐后l~2h为宜,不宜做剧烈、幅度较大的动作,以免泵管脱出。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及运动护理,可保证胰岛素泵治疗效果。
5.9 携泵后指导
嘱患者平时可将泵放于衣服的口袋中或装进盒子挂在腰带上,睡觉时可放于睡衣口袋里、枕头下面或枕套内。洗澡时可用快速分离器将泵脱开,不应>1h,沐浴完毕应立即装上。加强对泵的保护,避免受潮、损坏。不应将泵置于气温>45℃或<0.5℃的环境中,防止胰岛素泵失效。特殊检查时应注意避免胰岛素泵管道过度扭曲、折叠。
[1]王宜凤,刘庆苓.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4):33.
[2]邓洁清.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 [J].医学信息,2010,23(9):3220.
[3]刘晓艳,徐桂萍,李晶.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3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444-3445.
[4]Alsaleh FM,Smith FJ,Keady S,et al.Insulin pumps:from in-ception to the present and toward the future[J].J Clin Pharm Ther,2010,35(2):127-38.
[5]Pickup J.Insulin pumps[J].Int J Clin Pract Suppl,2011,170:16-19.
[6]覃照菊.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12(8):12.
[7]朱秋芽.谢国庆,屠昕,等.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105例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7,9(8):144.
[8]李淑华,陈小燕,许红红,等.老年2型糖尿病并酮症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87-88.
[9]李翠琼.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血糖控制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I):51-52.
[10]王瑞洁.胰岛素泵治疗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J].山西医药杂志,2007,9(9):747-748.
[11]刘艳红,余桂芳,文玉琼,等.使用胰岛素泵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14):35-36.
[12]李蔓宁,黄建宁.胰岛素泵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1):81-82.
[13]唐冬花,周爱民,戴霞,等.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中国保健营养,2010,1(7):207-208.
[14]徐黎平,俞萍.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和推广[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4):359.
[15]何争珍,艾冬云.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1):96-97.
[16]彭喜平.浅谈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2(17):2.
[17]孙秋英,卜丽香,末开兰,等.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2):35-37.
[18]孟丽华.浅谈胰岛素泵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9):155-156.
[19]王斌,唐小兰.影响动态血糖监测的原因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6):2078.
[20]苗棒珍.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评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7,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