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2012-01-23罗家扬
罗家扬
广东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颅脑科 海丰 516400
为探讨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治疗全脑室血肿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07-01-2009-12收治的自发性脑室内血肿患者32例,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01-2009-12我院收治的自发性脑室内血肿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男21例,女11例;年龄36~81岁,平均(55.12±9.32)岁。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应用甘露醇(20%,125mL)进行紧急脱水治疗。根据血肿的位置较多选择在患侧额极穿刺。在中线旁开2.5cm 与眶上缘2.5cm 交叉点作为穿刺点,为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在电钻驱动下过颅骨,将带有管芯的脑室引流管垂直平行插入4~6cm。退出管心即见血性脑脊液涌出,先放20mL 进行减压。将尿激酶2万~4万U注入夹管。同时行腰穿并置入腰大池引流管,选择L3~4作为穿刺点,用小号锁穿管穿刺到达蛛网膜下腔后拔出管芯,可见到血性脑脊液流出,进行开放持续引流。开放脑室引流管6h,并在2h后冲洗脑室注尿激酶后夹管。治疗后24h,复查患者头颅CT,以了解残留血肿及针管位置。腰大池持续开放引流,根据患者的CT 血肿量,一般每天行脑室冲洗注尿激酶2~3次夹管。本组患者7~10d将头部引流管拔除,10~12d将腰大池引流管拔除。对入院前有呕吐误吸、GCS评分8分以下、舌根后坠等情况的患者,全部经鼻气管插管,有助于呼吸道管理。患者术后均按脑出血常规处理,进行调控血压、脱水、抗感染等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全部患者均出现意识障碍,GCS评分详见表2,其中脑疝3例。CT 检查示原发性脑室出血10例,继发性脑室出血22例,其中脑叶出血破入脑室2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30例。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80~120mL 5例,30~50mL 15例,51~80mL 12例。
2.2 治疗结果 治疗后2周,患者GCS提高1~3分18例,GCS提高3~6分6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7例,死亡原因分别为术前脑疝、呼吸衰竭3 例,并发肺部感染2 例,肾衰竭、消化道出血各1例。对25患者进行3个月时随访,其中ADL1、ADL2 10例,ADL3 8例,ADL4 4例,ADL5 3例。
3 讨论
无论是脑出血或外伤所致的全脑室血肿,都具有临床表现重、病情凶险、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的特点,病死率高达30%以上[1-2]。致死原因主要包括:血肿压迫丘脑下部和脑干,致患者出现昏迷、高热、生命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脑积液可导致循环梗阻,从而使颅内压急剧升高而形成脑疝;血性脑脊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血细胞分解形成有害物质,脑血管痉挛,脑组织缺血缺氧、脑肿胀脑疝形成,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本次研究采用微创脑室穿刺以及腰大池置管低位持续引流术对全脑室血肿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此方法可使患者颅内压迅速平稳地降低,并对各脑室内血肿进行有效清除[3]。腰大池低位引流的方式,可通过产生级差而实现上通下达,带动尿激酶也易流入第三、第四脑室,从而使血肿迅速液化,以达到早期清除血肿的目的。侧脑室开放引流可避免脑疝发生。通过腰大池每天引流量可达300 mL 左右[4],可将蛛网膜下腔积血及时引流干净,防止脑血管痉挛所致继发性脑损害;持续引流也可使患者免受隔天腰穿的痛苦及腰穿置换量的不足,也不会出现单纯脑室外引流残留三脑室、导水管、四脑室血肿消除慢、脑脊液通路流通时间长的情况[5-6]。总之,此种手术方法具有局麻下完成、设备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血肿消散吸收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秋,成雷学,苗军.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2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0):72-73.
[2]柴泽华,李淑萍.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大池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内血肿[J].山西医药,2008,37(1):20-21.
[3]黎文欢,岑茂良,蔡文强.微创脑室穿刺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全脑室血肿68例[J].右江医学,2007,35(6):717.
[4]陈茂刚,左其龙,陈蕾,等.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8,8(3):223-225.
[5]高长根,翟宏江,谭守文,等.腰大池穿刺加输液泵控制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附27例临床报道)[J].安徽医学,2009,30(6):64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