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递增治疗脑囊虫病27例疗效观察

2012-01-23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虫体杀虫生菜

马 可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 钦州 535000

脑囊虫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2008-04-2011-05我科共收治脑囊虫病患者27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27 例患者,均符合脑囊虫病诊断标准[1],男20例(74.07%),女7例(25.93%);年龄19~68岁,以31~45岁居多;病程6个月~5a;均有吃米猪肉或吃生菜史。主要表现:头 晕、头痛23 例(85.19%),癫发作9 例(33.33%),视物模糊10 例(37.04%),肢体麻木 无力19 例(70.37%)。27例均行头颅CT 或MRI检查,病灶10~60个。

1.2 治疗方法 第1疗程先用阿苯达唑20mg/(kg·d),连用5d,再用吡喹酮30mg/(kg·d)联合治疗7d;2个月后根据第1疗程服药反应及脑囊虫感染数量给予吡喹酮30~50 mg/(kg·d)7d;第3疗程给予吡喹酮50mg/(kg·d),7d,阿苯达唑用法、用量不变,治疗的同时,根据病情使用地塞米松、甘露醇、抗癫[2-3]及活血化瘀等药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头颅CT或MRI低密度灶全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消失,头颅CT 或MRI低密度灶部分消失或部分转化为高密度灶;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头颅CT 或MRI低密度灶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3 讨论

脑囊虫病是由于猪带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脑组织形成包囊所致,感染途径包括自身内感染、自身外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三种,最常见是由于食用未熟透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及吃生菜(如生鱼)感染,由于圈养猪增多及卫生水平提高,食用米猪肉的人已较少,本组仅4例有明确吃米猪肉史,6例无明确不良饮食史,其余17例均有吃生菜史,故不吃生菜是控制感染的重要途径。

根据包囊存在的位置不同,临床可分为脑实质型、蛛网膜型(或脑膜型)、脑室型和脊髓型。本组患者以脑实质型为主,共24例(88.89%),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颅压所致头痛、视物模糊、癫发作,精神障碍等。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多采用吡喹酮或阿苯达唑单独用药的方式,但单独药物治疗脑囊虫病的近期治愈率较低,马云祥等[4]报告治愈率为65.07%,国外报道治愈率50%~71%[5],鉴于此种情况,再根据阿苯达唑及吡喹酮不同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探讨如何联合使用阿苯达唑与吡喹酮治疗脑囊虫,但各家用法不一,我科采用联合递增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满意。

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的药理作用主要为:(1)影响囊尾蚴虫体肌细胞内钙离子通透性,使钙离子内流增加,抑制肌浆网钙泵的再摄取,虫体肌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大增,使囊尾蚴虫体痉挛性麻痹;(2)对囊尾蚴虫体内层有迅速而明显的损伤作用,引起合胞体外皮肿胀,出现空泡变性,体表抗原暴露,增加宿主的免疫攻击,大量嗜酸粒细胞附着皮损处并侵入,促使虫体死亡;(3)使虫体表膜去极化,皮层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致使葡萄糖的摄取受抑制,内源性糖原耗竭,使虫体死亡;(4)抑制虫体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通过以上4种途径,吡喹酮本可迅速杀死囊尾蚴,但临床近期治愈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1)脑脊液中吡喹酮的药物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5%~20%,且72%于24h内排出,故在治疗初期不易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2)在抗囊虫治疗中往往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减轻脑水肿反应,而激素可使血脑屏障的致密性增加,脑脊液的药物浓度会更低;(3)吡喹酮杀死脑囊虫后,大量囊尾蚴短期迅速死亡、裂解,释放出大量降解产物,造成脑组织强烈的炎症反应,导致严重脑水肿而被迫中断治疗。而阿苯达唑对囊尾蚴的作用机制是在体内代谢为亚砜,亚砜能抑制囊尾蚴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虫体糖原耗竭,并可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止三磷酸腺苷的生成,致使虫体丧失能量的供应而不能生存发育,使脑囊虫缓慢溶解死亡,其作用慢,杀虫反应较吡喹酮轻。根据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第1疗程我们先用阿苯达唑耗竭囊尾蚴体内糖原,破坏其生存环境,使囊尾蚴缓慢死亡或失去活力,再用吡喹酮迅速杀灭活力已大为降低的虫体,这样既减轻了吡喹酮治疗中强烈的杀虫反应,又起到了联合杀虫的效应。由于大多数脑囊虫患者系多次重复感染,且各型脑囊虫病患者的感染程度、寄生部位、寄生时间等不同,且虫卵一次感染后幼虫发育时期、发育阶段有异,脑囊虫在人体内有发育迟滞现象,一般为60~270d,故均需多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间隔2~3个月为宜。第2疗程后,由于部分囊尾蚴已经死亡或活力降低,此时加大吡喹酮的剂量既可增加杀虫效果,又不会增加杀虫反应。本组患者接受3~5个疗程的联合杀虫治疗后均有较好效果,无因药物的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患者,治愈率达81.48%,有效率达100%,与王忠磊等[6]的研究结果相符,故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递增治疗脑囊虫的方案值得推广。

[1]马云祥,薛晓铃,于庆林.关于脑囊虫病诊断、临床分型与疗效判定标准的建议[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9,7(2):134-135.

[2]何俊瑛,贾建国,朱士兴,等.以癫为首发症状的高颅压型脑囊虫病治疗体会临[J].临床荟萃,1997,12(14):645-646.

[3]Lin CS,Zhao ZX,Wang XH,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52cases of neurocysticercosis[J].Trop Doct,2008,38(3):192-194.

[4]马云祥,朱金华,郭建,等.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84,64(3):79.

[5]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699问[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34.

[6]王忠磊,寇景轩,胡颖新,等.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临床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11(8):1 875.

猜你喜欢

虫体杀虫生菜
脆嫩爽口的生菜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农用杀虫灯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分析
生菜怎么吃更健康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杀虫专列”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生菜?你爱吃圆的还是散叶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