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图及头部MRI检查对首次癫痫发作后再发风险的评估

2012-01-23张立志曹淑梅孟红梅林卫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抗癫痫波幅节律

张立志, 曹淑梅, 孟红梅, 崔 俐, 王 赞, 林卫红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癫痫的患病率为5‰,其中500~600万为活动性癫痫患者[1]。目前癫痫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生酮饮食及迷走神经刺激术等。药物治疗仍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癫痫患者经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约70%的患者其发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经过2~5年的治疗可以痊愈,癫痫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2]。

要达到完全控制发作,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早期脑损伤的治疗目标,癫痫药物治疗的开始时机选择尤为重要,临床确诊癫痫后,半年内发作两次以上者,一经明确诊断,就应用药,但首次癫痫发作后是否用药一直是临床判断的难点,脑电图及头部MRI检查在癫痫再次发作中的评估作用,即对于发作间期脑电图有临床下放电和(或)影像学异常改变者,是否预示再发的风险高,目前尚无文献报道。

本研究系统回顾临床首次癫痫发作的癫痫患者115例,通过其脑电图及头部影像学(MRI或CT)检查对再发作的风险进行评估,以利于指导临床对于首次发作的癫痫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病例 全部病例来源于2007年2月~2007年8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癫痫专病门诊患者,临床诊断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1981年和1989年分别提出的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3,4]。其中男性62例,女性53例,年龄6~68岁。115例患者中一年内有两次或两次以上发作者86例。女性38例,男性48例。

1.2 115例患者均行脑电图检查 行视频脑电图检查74例(采用日本光电公司EEG-9000录像脑电图监测仪)对患者进行脑电图记录,脑电图电极安放参照国际10-20系统安放原则,双侧颞区给予蝶骨电极记录,检查期间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试验、闪光刺激试验等,患者发作事件通过视频记录、打标笔进行标记,阅图选择平均参考导联(AV)。阳性结果54例,阴性结果20例,阳性结果包括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具体表现为:有下述一项异常表现为轻度异常:(1)边缘状态脑电图,α节律不规则,不稳定,调节、调幅不佳,生理反应不明显;(2)两侧半球相应部位波幅差超过50%;(3)β活动明显增多,波幅高于50μV;(4)θ活动明显增多,主要出现在额区;(5)δ活动轻度增多;(6)过度换气出现中等波幅θ频段慢波活动早期出现或延迟消失。

有下述一项异常表现为中度异常:(1)基本节律明显减慢,枕区为7~8Hz的慢α节律,或α节律完全消失,被4~7Hz的θ节律取代;(2)左右明显不对称;(3)出现较多散在3Hz左右中等波幅的δ波或δ活动;(4)正常生理性睡眠波在一侧或双侧消失,或正常睡眠波消失;(5)较多广泛散在或少量节律性癫痫样放电。

有下述一项异常表现为重度异常:(1)背景以δ波为主,可有少量δ活动,或少量α或β频段的低波幅快波复合在慢波上;(2)背景以θ节律为主,有少量δ、α、β波;(3)α泛化;(4)波幅和频率无规则,完全失去节律性;(5)有阵发节律性的癫痫样发放;(6)周期现象;(7)持续低电压或电静息状态[5]。

1.3 115例患者中73例行脑影像学(MRI或CT)检查,其中头部MRI 36例,头部CT 37例,脑皮质异常者24例,海马异常信号者3例,血管畸形者2例,胶质瘤1例,脑皮质其他异常信号10例。头部CT皮质异常8例。

1.4 115例患者中51例同时行脑影像学(MRI或CT)检查及脑电图检查,其中影像及脑电均异常者10例,均无异常者14例。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与一年内是否再次癫痫发作的相关性研究,经统计学分析P>0.05,即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与一年内再发无明显相关性;影像学异常与一年内是否再次癫痫发作的相关性研究显示为影像学异常与1年内再次发作无明显关联(P>0.05);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同时伴影像学异常者与一年内再次癫痫发作亦无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1)。

3 讨论

诊断癫痫的患者早期用药是否能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仍有争论,但传统观点仍主张首次发作患者在查清病因前不宜用药,待到下次发作时再决定是否用药,发作间期长于一年、有酒精或药物刺激等诱因者,不能坚持服药(如人格异常)可不用药,一年中有2次发作的患者可酌情用单药治疗,多次发作或发作过癫痫持续状态病例应尽早开始治疗。实际临床上一年内有两次发作就给予抗癫痫治疗。但目前认为,患者在第一次无诱因发作后应考虑开始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情况有:(1)有癫痫发作的易感性(如发作间期的脑电图异常);(2)遗传倾向;(3)有持续存在的易导致癫痫反复发作的病因,如脑肿瘤、血管畸形、病毒性脑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4)合并社会心理学因素;(5)患者及家属恐惧再次发作。对少部分较少发作的患者,如半年以上发作一次者,可在告之抗癫痫药可能的副作用和不治疗的可能后果情况下,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酌情选择用或不用抗癫痫药。临床上对于首次发作的癫痫患者是否用药,及影响再发作的风险尚无定论,一般的经验认为首次癫痫发作后如若伴有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及影像学异常改变再发的风险大,多倾向给予药物治疗,但并无循证医学依据。

本研究共收集115例癫痫患者,其中一年内有两次或两次以上发作者86例,通过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与一年内是否再发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与脑电图正常者出现再次发作的机率无差异,影像学异常与正常者出现再次发作的机率无差异。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并影像学异常其一年内再发者与两者都正常者宜无统计学意义,从以上结论看患者首次癫痫发作,其脑电异常及影像学异常并不提示其一年内再发的风险更高。此项研究结果提示对于临床首次癫痫发作患者,即使其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伴或不伴有影像学异常,可暂不用药严密观察,但本研究不排除样本量少而导致结果误差的可能,应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分析。

[1]吴 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4-265.

[2]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12-1013.

[3]Commission on 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Proposal for revised clinical and electrographic classification of epileptic seizures[J].Epilepsia,1981,22(4):489-501.

[4]Commission on 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Proposal for revised classification of epilepsies and epileptic syndromes[J].Epilepsia,1989,30(4):389-399.

[5]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4-215.

猜你喜欢

抗癫痫波幅节律
基于势流理论的内孤立波追赶数值模拟
空间里的时间:微重力等环境下的生物节律研究
166例门诊癫痫患儿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Δ
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抗癫痫药的干预效果观察
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临床特征及抗癫痫药物干预效果观察
抗癫痫Ⅰ类新药派恩加滨获准临床研究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