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观察

2012-01-22林海瑞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小针刀棘突夹脊

林海瑞

(长乐市第二医院,福建 长乐350211)

椎动脉型颈椎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仅长期折磨患者本人,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疑难病症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颈椎病的发病率为3.8%~17.6%[1],其中有约 70%伴有椎动脉受累[2]。常因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出现以眩晕为主,伴有头痛、颈痛、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体位性猝倒等症候群。笔者用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收治的160例患者来源于2006年6月~2011年6月在长乐市第二医院针灸科门诊病例,按首次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小针刀组和传统组(常规针刺治疗)。小针刀组80例,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30~70岁,病程3个月~9年;传统组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8~70岁,病程2个月~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3]。①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状,可因头位或体位改变而诱发,伴有头痛、耳鸣耳聋、视听障碍、体位性猝倒;②伴随症状,常见心慌、失眠、健忘、出汗异常等;③颈椎X线片显示颈椎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增生,CT提示颈椎骨质增生。

1.3 纳入标准

①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符合眩晕诊断标准的患者,病程在2个月以上;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按计划坚持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①排除颅脑性、外伤性、耳鼻源性、眼性、心源性、药源性等病变所致的眩晕患者;②排除血液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小针刀组

体表定位,双侧C3~C7夹脊穴及C3~C7棘突上阳性点,每次取6个穴位,轮流取穴。操作:患者俯卧位,胸前垫薄枕,使颈椎充分暴露,局部用龙胆紫作标记,用2%碘酒消毒后用75%乙醇脱碘2次,消毒后戴手套,盖上小洞巾,并局部麻醉,局麻液为1%利多卡因注射液,在每个标记点各注射2~3 ml并浸润至皮下,选用Ⅰ型4号小针刀,按照四步进针规程进针刀。①在C3~C7夹脊穴上快速纵行进针,逐层松解分离,纵行切割3~4刀,摆动1~2下,调转刀口线90°横行切割2~3刀,摆动1~2下,当进针约1.5~3 cm左右时,即可触及关节突,可在骨面上、下、前、后铲切,有突破感即停,深不超过0.5 cm,上下铲切时必须小心做到边治疗,边问情况,边观察,当感到针刀在骨面上铲剥无阻力时,表明周围粘连的软组织已被铲切干净。②在C3~C7棘突上松解,术者刺手持针刀,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刀体向头侧倾斜45°,与棘突呈60°针刀直达棘突顶点骨面,纵疏横剥2~3刀,范围不超过0.5 cm,然后退针刀于棘突顶点的上缘将针刀体逐渐向脚侧倾斜,与颈椎棘突走行方向一致,调转刀口线90°,沿棘突上缘向内切2刀,范围不超过0.5 cm,出刀后按压局部5~10 min,创可贴覆盖,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传统组

取穴:颈夹脊、风池、百会、合谷、大椎。辨证加减:肝阳上亢型:加泻太冲;痰湿阻滞型:泻丰隆;气血两虚型:补足三里、气海;肝胆不足型:加肝俞、肾俞、太溪。针刺方法:常规毫针刺法,留针30 min,每天1次,12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予以量化,据各症状的不同程度分4级(无、轻、中、重),无症状(-)得4分,症状轻者(+)得3分,症状中等者(++)得2分,症状重者(+++)得1分,满分20分,这些症状包括①眩晕、头痛;②视物不清;③耳鸣耳聋;④体位性猝倒;⑤颈椎侧弯、后伸时不适[4]。综合评分:痊愈:治疗后达20分;显效:治疗后总分比原来提高6~10分;好转:治疗后总分比原来提高1~5分;无效:治疗后总分无改变或比原来降低。

3.2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3.3.1 临床疗效比较 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由表2可见,小针刀组临床总有效率95%,传统组总有效率为80%,经χ2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8,P < 0.01),说明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眩晕症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

3.3.2 两组患者2个疗程内治愈例数构成比较 具体见表3。

由表3可见,小针刀组在第 1疗程治愈率71.4%,相对传统组治愈率44.4%,经统计学处理(χ2=7.46,P < 0.01),说明小针刀能减少治疗次数,提高疗效。

表3 两组治愈患者疗程比较 例(%)

3.3.3 小针刀与辨证分型的关系 具体见表4。

表4 小针刀组与辨证分型的关系

由表4可见,小针刀对各种证型的眩晕的治疗,各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针刀适应于不同证型治疗。

3.3.4 治疗前后眩晕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具体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s)

?

从表5可见,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1,P >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小针刀组=18.75,t传统组=11.83,均 P <0.01); 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217,P <0.01),说明小针刀组对眩晕症状改善优于传统组。

4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其病位在清窍,头为诸阳之会,气血不能上荣,头则清阳上升受阻,头脑得不到充养则发为眩晕。《灵枢·素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可见髓海不足是眩晕的主要原因,督脉与眩晕有密切关系,《素问·骨空论》中阐示了督脉的循行“督脉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诸阳,临床上各种原因如风阳上扰、痰湿阻滞、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等都影响到督脉,使督脉的功能失调而发为眩晕,所以取C3~C7棘突上,这些穴位都位于督脉循行线上;颈夹脊穴为经外奇穴,从经络的分布角度来看,颈夹脊穴夹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是督脉和足太阳经经气重迭覆盖之处[5],“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膀胱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取颈夹脊穴能够沟通督脉及足太阳经。综上所述,小针刀刺激颈夹脊穴及颈椎棘突上能够疏通督脉及足太阳经气,振奋阳气,清阳上升,气血上荣,眩晕则止。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的关节紊乱、钩椎关节增生、椎间盘突出,可直接或间接压迫椎动脉、周围软组织,出现痉挛等使管脉狭窄乃至闭塞,引起椎动脉血流减少而造成眩晕,尤其第5颈椎横突孔距离椎体较近,在其上下方发生增生时椎动脉最易受压迫[6]。这时笔者要取C5棘突上以及C5双侧夹脊穴作为重点。另外,由于年龄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最易导致颈椎的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力学平衡破坏,从而导致颈椎关节不稳,关节面的压力分布不平衡,在关节内产生高应力点[7],机体为了对抗高应力点便出现了代偿性的骨质堆积从而压迫椎动脉导致眩晕。针刀医学认为组织损伤最根本的病理机制是动态平衡失调,小针刀治疗可通过制止和修复损伤的病理变化,改善局部微环境,改善损伤局部的血流循环状态,其治疗首先发挥刀的作用,切开松解局部粘连的肌肉韧带以解除神经卡压,去除颈部关节高张力,从而恢复其动态平衡,这与文献报道[8]行椎动脉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异曲同工之效果。

[1] 邵宣.实用颈腰背痛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111

[2] 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9:30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6

[4] 潘颖华,董中国,刘媛媛,等.针刺对眩晕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6):18-19

[5] 颜少敏.温针隔姜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J].中国针灸,2007,27(2):83

[6] 王英杰.临床伤筋推拿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43

[7] 张天民.针刀治疗头颈部疾病[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242

[8] 刘植珊,杨瑞和,陈水裕,等.椎动脉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中华外科杂志,1984,22(12):711-713

猜你喜欢

小针刀棘突夹脊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腰部针灸取穴的一种新方法探析
小针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搓腰
——壮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Baastrup病的影像学表现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