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10例分析
2012-01-22司书喜
司书喜
河南通许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通许 475400
我院2010-08—2012-09对10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经头颅CT扫描确诊再出血10例,发生率9.9%。现就再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再出血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49~78岁,平均60.1岁;均有高血压史,有嗜烟、酗酒史8例,糖尿病6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皮骨瓣开颅8例,小骨窗开颅2例。发病6h内首次开颅血肿清除术6例,7~12h3例,>12h1例。首次手术前后明显烦躁不安6例,术后血压波动大4例。使用甘露醇或(和)甘油果糖脱水8例。术前凝血机制异常纠正后手术2例。
1.2 CT扫描 全部患者入院后即急诊头颅CT扫描,基底节出血7例,其中破入脑室5例,小脑出血1例,其他脑叶出血2例。血肿量:小脑出血12~25mL,幕上出血35~85 mL,平均45.5mL。血肿形态不规则6例,混杂密度血肿3例。首次手术后如患者意识障碍加重,高颅压征象明显立即复查CT,术后8~12h复查CT 6例,>12~24h3例,>24~36h1例。原出血部位再出血7例,对侧基底节出血2例,对侧脑叶出血1例,再出血量20~45mL,平均34.2mL。
1.3 处理 CT示再出血量<30mL,术野脑水肿不明显且中线无明显偏移,出血破入脑室不多者采取保守治疗6例。再出血量>30mL,或术野脑水肿明显,中线结构偏移>1cm者再次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本组4例。
2 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定[1],恢复良好5例,轻度残疾2例,中度残疾2例,死亡1例。
3 讨论
随着微创神经外科理念的普及,开颅血肿清除术已在临床广为应用,众多患者获得满意疗效,但术后再出血仍时有可见,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恢复,甚至导致死亡。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康宁[2]报道11%,本组9.9%。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原因诸多,Passero等[3]报道主要原因为躁动不安、血压波动大未能很好控制、术前CT示血肿形态不规则、血肿呈混杂密度等。本组资料表明,上述因素确与再出血密切相关。因此,术后一定要保持患者平静及血压平稳,可给予安定10mg缓慢静滴。保持血压在一相对恒定范围内,一般控制在发病前的基础血压水平。如发病前血压无法得知,则控制在140/90mmHg左右,这是防止术后再出血的关键。术前凝血机制异常、高血糖以及术前、术后大剂量甘露醇脱水也可能与再出血有一定关系,应及时给予纠正。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尽管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术者手术操作技巧相关,如血肿腔止血不彻底,手术操作对血肿周围脑组织血管的损伤等。因此,手术尽可能在显微镜下完成,有利于术野区的照明、止血以及对周围神经血管的保护,不必将血肿彻底清除干净,尤其血肿周围质硬小血块往往为出血点所在,可允许残留。血肿清除术时以手持脑牵开板为宜,牵拉(开)时间尽量短,要轻巧,显露够大空间即可,切勿过度牵拉,以免对正常脑组织产生损伤。文献[4-5]报道,术中出现脑牵拉伤的发生率5.0%左右,术后晚期出现与牵拉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10.0%。牵开时间最好不超过15min,压力低于20mmHg比较安全,尤其牵拉小脑组织更应短时、低压力,因为小脑组织抗牵拉能力更差。血肿腔尽量少用双极电凝止血,少量渗血可用速即纱贴敷止血,常可获得满意结果[6]。术中出血(或渗血)较多时方使用双极电凝止血,但功率应尽量小,短暂、准确,如“蜻蜓点水”般电灼出血点,同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冷却电灼区域。基底节区出血血肿腔如双极电凝使用过多,电功率过高,易导致原有偏瘫、意识障碍加重。全麻、局麻手术均应避免血压波动,尤其从较低的血压突然升至很高,以免再出血血肿增大或破入脑室。全麻手术结束时拔气管插管、吸痰动作一定要轻巧,以免患者出现剧烈烦躁不安引发关颅后再出血。
[1]杨树源,只达石 .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3-385.
[2]康宁 .关于颅内血肿微创术后再出血防治的几点体会[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5):316.
[3]Passero S,Ciacci G,Rossi S.Blood pressure rise in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epiphenomenon or precipitating factor?[J].J Hum Hypertens,2003,17:77-79.
[4]赵继宗 .颅脑肿瘤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104.
[5]李旭琴,考宏盛,刘业俭,等 .后颅窝手术中脑压板牵拉力对脑组织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2,2(1):80.
[6]刘窗溪,韩国强,熊云彪,等 .皮质运动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11):84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