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一种文化形式的诞生
——网络环境里的“微”分析
2012-01-21杨文军
杨文军
进入网络环境,各式各样的“微”应接不暇。从2010年的微博拯救南京梧桐树到2011年的微博随拍拯救流浪儿,再到目前甚嚣尘上的微电影、微摄影、微表情、微支付、微公益、薇整容等,“微”已不微,其汇聚的“微”流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来自它的文化属性,已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形式——微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形成,都离不开特殊的生长环境。在网络发展迅猛、信息泛滥、个人需求极度膨胀的时代,能展现个体价值和身份的各式之微顺势而生,且以迅雷之势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网络人群。“文化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符号的创造……所谓文化,究其本质乃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1]“微”以及由其汇聚发展形成的微文化,也是一种符号的诞生,微已经超出了其本身具有的微小的含义,具备了另一种兼具速食、消费、个体性、抵制性的符号意义。在某一现象前加上“微”字,已然成了一种用来传播和宣传的噱头。
微文化出现和存在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其基本特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在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环境里各式“微”现象的存在,正是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特点,将个体的孤立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个人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等等都用网络里的微现象来展现在众人眼前,并在别人的评论、转发和认同中得到存在感和满足感。存在主义哲学“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2]。以微博为例而言,它极大地体现了个体的存在和个体的自由,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微博里发布观点、看法和心情状态。
一、“微文化”的表现与传播
1.“微文化”的表现形式
微文化是由具体的网络形式表现出来的,如微表情、微博客、微电影、微摄影、微公益、微支付、微整容等。我们以微博客为例来分析它们的“微”形式。
“前不久,《南方人物周刊》把年度人物颁给了微博客,国内知名科技博客 ifanr(爱范儿)把这一年最佳团队颁给了新浪微博运营团队。”[3]发展至今的微博客(即微博)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扮演着一种“身份”在网络世界里对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着参与和影响。微博已经具有完全不微薄的力量。微博最基本的含义是仅能发布140个字符的内容来表达你的观点和看法,如今这140个字符不再是单薄的个体性事件,有成千上万个人在发表着成千上万个140,如此容易积聚起来的优势恰好在于其短小的形式和内容。
微博扮演了一种模糊的公民身份。人们在使用微博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在网络世界里呐喊出自己的心声,其深层心理原因就是在别人的认同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和存在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被过多地忽视,他们的心声没有倾听者和在乎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往往只能选择沉默,于是有了大多数的沉默者。然而在微博里,人们将自己的身份在网络环境里进行置换或转移,可以尽情地发出自己的呼喊、观点、意见、愤怒,或者对时事政策的批判,在关注自己的粉丝里得到些许慰藉。人类都有在别人面前表现的欲望和原始动机,也有想获得别人认同的需求。或者是一种被描述为“过分的自我意识”、“渴望情感体验”、“渴望与别人相处但是不能建立真正的友谊”、“试图出卖自我、好像他的人格是一种商品”的自恋。[4]
微博也代表着一种个人符号,一个微博就是一个自然人在网络环境里的代表,其发表的每一个信息都代表着个体的价值取向。“微博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公众的个性和自由。它开始把媒体的力量交在一般公民的手中,似乎通过微博,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媒体,找回丢失已久的‘话语权’”。[5]从拯救南京梧桐树起,微博的力量在社会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每个个体的声音形成了一股力量在微博间互相传递,其实是个体的身份代表在网络环境里的相互交流,并统一意见。
从微博的形式再扩至微电影和微摄影等,其实都有一个根本性的相同之处,就是微小。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秒~3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 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几千元至数十万元/部)”的视频短片。[6]微摄影除了小的含义之外其实还有非专业摄影和随意性拍摄的意思。微公益则是举手之劳,帮人之危。微整容就是在某细小处轻轻加以改变来达到美观的效果。微支付就是小金额支付或“分期付款”,来享受暂时一次性不能全额付清所有价额的服务。这些都具有微小的含义,然在文化层面上则都有着个体价值体现的内涵。
2.“微文化”的传播特征
正如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网络表达和媒体印象一样,科技改变了事物和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随之而来的新事物必然有其与众不同的传播特征。从网络环境里出现的各式之微汇聚组成的、进而酝酿形成的微文化,除了具备网络文化的“多群体化、多元化、开放性”[7]的特征外,也有着其独特的传播特性。
从个体微小到群体的强大。微文化的表现都是由微小的网络软件平台来构建和形成的,而在这个平台里,个体利用注册申请的方式来得到系统的认可,获得自己唯一的一个ID身份证号,即个人的网络代理或网络符号,从此自然人的一切想法和观点都是通过这个唯一的ID身份证号所代表的网络身份来发布的。这个网络身份发布的信息只能代表个人意见,发布到平台上之后,将会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身份”看到你的信息,这个时候则完成了意见在网络微平台上的传播。而一个个体的呼声如果得到众多身份的认同和推波助澜,则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意见流,进而对舆论的引导和事件的处理形成一定的影响。于是,个体的微小则形成了群体的强大,也就是个体的意见在这股意见流中得到体现,个体的意见价值得到了认同。
存在一个微圈子。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圈层性。在网络环境里所有的微表现形式中(以微博为例),其实都存在着一个由个体自己选择而形成的圈子,即你自己组成的一个小群体。当你在网络环境里得到一个唯一的ID号之后,就开始在浩如烟海的身份里寻求自己的帮派人员。即使你毫无目的地随意组成了一个群体,那也是一个小群体。换言之,个体发表的信息不会被所有的身份者看到,只能是被你所选择的这些群体人员看到,如果他们再转发你的观点,那么你的观点就会被转发者自己的圈子人所看到。
“微”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变异。“微”已经具有了广告的作用,广告意味着宣传,宣传则讲究角度和新意。在如今各式之微盛行的时代,“微”字已经具有了某种时髦、独特、潮流和富有创意的含义,在某事物前面加上微字,仿佛这个事物从此则与新生代相关,与新生命相关,具有了某种新的生存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二、“微”的隐意与消费
1.“微”隐含的“抵制”性
当权力与规则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一种垄断和使人窒息的境界,在它之下的被统治者和被规则者必然会施以各种各样的反抗或抵制,有时这种抵制也许只存在于口头或笔下。“具体思想和行为方向的发展与协调暗含着特定意识形态地位,他们的有效性取决于政府机关的可信度。规则表现权威并加强权威。”[8]规则加强了权威,实则制造了权力和统治,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在一个权力至上的社会和国家里,人们往往是由最初的臣服与沉默到最后的挣扎与抵制,回头看看历史发展的脉络,就不会认为这是武断的推测。
媒体的垄断其实是话语的垄断,话语垄断造成的大众恐慌是因为对个体的忽视而造成的。在信息爆炸和泛滥的背景下,人们试图寻找自己的位置和存在感,于是人们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呼声,表明自己还存在。
每一个微小的表达都是对爆炸的信息时代的抵制,都是对信息权威的抵制,是对强大到垄断、富裕到奢侈的抵制。对于掌控话语权的主流新闻媒体来说,个体的微小不是它们关注的重点;对于大片来说,微电影似乎不登大雅之堂。“由于社会权力有多种形式,对社会权力的抵制也有多种形式。抵制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有许多不同的点、许多不同的形式,多种多样的抵制。”[1]455人们需要喊出自己的声音,需要被关注,对个体遗忘的直接后果就是各种形式的抵制,即使有时候是单薄的呐喊。
2.“微”的碎片与速食性
微文化是由各式之微来体现和传播的,从微博、微摄影等具体形式里的内容来考察,就会发现微是碎片化的呈现。成千上万个微身份在网络世界里发布着各式各样的微信息,而每一个独立的微身份所发的微信息都是一个小块,只是这个小块有时候会变大,有时候会变小,大与小的变换规则就是信息的号召力,即信息的价值。信息价值大的必然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就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凝聚形成一个信息块。例如,微博发起的拯救南京梧桐树和街拍拯救流浪儿,南京古树蕴藏的文化力量和对于流浪儿的关爱,赋予了这个微信息强大的号召力,即赋予了这个信息很高的文化价值,于是具有汇聚型力量的信息块迅速在网络环境里生成,并对现实世界造成了影响。
从微身份内部的信息源看,微的体现具有碎片性,从各式之微的具体形式之间来看,也具有碎片性。微博体现的是话语领域内的一块,微电影更多是关注着电影创作和表现手法上的内容,微摄影、微公益等都有其各自关注的一小块。它们各自的表达都是自由的,没有成规限制,没有人规定必须什么样的才是“微”的,也没有人规定“微”的内容必须是什么。
微具有的小和碎片化的特点直接导致其不可忽略的速食性。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生活节奏超快的情况下,让人驻足欣赏一部长篇巨著的心态和时间似乎都是不被允许的,当你沉浸在长篇巨著中陶醉时,被人落下的担心就会催促着你放下手头的巨作。信息已然泛滥成灾,其实各式之微的出现加剧了信息爆炸的程度,在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现在,微小的东西生逢其时,看微小的信息只需要微小的时间和精力。翻阅一份报纸的时间,可以在微小的新闻事件里走好几个来回,意味着摄入的信息量更多。微的事件和信息更容易看到和消化,对信息的接受更加快捷便易,这是“微”的快餐性。
三、微思考
1.“微”优势
关于微文化最早的阐述者,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的微乐队主唱麦子,他提出了微哲学初步理论。微是由小见大,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千里之行,始于脚下,这是一个微文化工程,一种积聚的力量,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经意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微有以下优势:
首先,是对个体关怀的体现,关怀个体,关怀微小,使其具有了人文属性。前面谈到当今社会发展的速度,以及权力与话语的垄断,造成个体价值的忽视(大多数被忽视)。微的出现是个体自由的展现,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发言者,尽管有时候无济于事。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爱憎说出来,自己是存在的。这从某种角度来讲,更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其次,促进和完善言论自由,并有真正大众监督的效果。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人人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人人具有监督政府的权利,而实际情况则有时不尽人意。微的出现,一方面表达个体心声,是对言论自由的促进和补充,另一方面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监督。只要事出有据,裂变式传播的微博等平台将会迅速传播到大众眼前,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第三,“微”的公益行为具有高尚的社会意义。微公益的倡导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微行为,具有教化意义,直接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第四,正因为“微”的小,使其具有了传播优势。简易迅捷的传播特性,低门槛的进入标准,多终端的发布渠道,都注定了微平台的传播优势。如微博、微电影等,只要有一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地收发和播送信息。
2.“微”忧虑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似乎微字潮流的时代已经到来,你不“微”意味着落伍。然而体现出存在主义特征的各式之微,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微平台和微身份的存在环境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在虚拟的世界里活动,其个体的自我把关能力会受到考验。
首先是过分反对权威和主流文化的危险。约翰·菲斯克说,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样式,它是进步的,但不是革命的,博客、播客等网络草根传播文化为大众提供了日常生活的切入点[9],所以谁都可以发布信息,并且很容易号召起大多数民众。过分的强调个人色彩和草根特征,会导致过分的反对权威和主流文化,进而导致社会的无序和混乱。“无序的网络草根传播,在当下体现出民粹化倾向,其主要表现有:自我表达、自我放纵、无所顾忌、不拘形式、不守成规等等。”[10]当然自我表达跟不拘形式等也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体现了网络表达的太过自由和管理困境。
其次是发布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增大。这主要体现在非法和淫秽信息的传播。由于各式之微平台的准入门槛低,身份真实验证的难度大,非法和淫秽信息的传播就有了空子可钻。敌对势力、非法组织等都有可能在这个平台上发布信息,传播淫秽。这对微平台的管理提出了要求和考验。
总之,微潮流的出现是社会的进步,是一种新型文化形式的诞生,尽管这种微平台是舶来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各种文化形式还会不断诞生或者衍生,重要的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对新型文化形式的批判性接受。
[1]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
[2]谭鑫钱,龚兴,李武林.西方哲学词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8.
[3]黄锫坚.网络中的“微文化”[N].中国文化报,2011-01-21(6).
[4]李林容,黎薇.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J].当代传播,2011(1):24-25.
[5]马衍鹏,张果.从微博看当前的“微文化”传播[J].青年记者,2010(6):80-81.
[6]微电影.动人的故事怎样讲[N].沈阳日报,2011-04-11(A03).
[7]李梁.论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J].现代传播,1999(3):1-8.
[8]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1.
[9]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90.
[10]陈龙.web2.0时代“草根传播”的民粹主义倾向[J].国际新闻界,2009(8):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