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2012-01-21赵倩
赵 倩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尤其是人文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人文素质是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形成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熏陶,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全学生的人格为核心,通过系统教育、环境陶冶、潜移默化和受教育者的自悟,使教育内化为品格,提高学生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出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人文学科的教育、文化教育、人类意识教育、精神修养教育四个层面。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质是引导学生怎样做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奠定学生从事社会工作、承担社会角色、职业角色的基础。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教学能够让学生直接体验日后的职业生活,它比其他课程更直接具体、更有说服力地体现人文素质,是培养学生适应职业生活、承担职业角色、履行社会责任的本源和载体。专业课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养成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人文素质,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
1.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不够明确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竞争异常激烈,毕业生就业率和收入成为学生、家长评价选择高职院校重要的指标。为提升招生吸引力,多数高职院校以培养针对特定就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零距离就业为导向,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业考核以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核心。人文素质教育未能很好地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人文素质教育的制度和内容都不够成熟,专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开设较少。卢云峰、游庆军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中指出:“调查显示,有7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未能经常对学生进行诚信、责任、创业、敬业、创新等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功利及实用主义思想,使高职教育在为市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受到市场经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负面影响,部分毕业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差等人文素质缺失的表征明显。
2. 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动性欠缺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学习成绩较弱,人文基础知识不足,他们一方面由于原本知识结构较窄,为应对学校学业考核,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没有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弱;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价值观混乱,缺乏生活品位和责任感,没有自动改变现状提升人文素质的意愿。
3.隐形教育的作用发挥不够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科学有效的途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实践塑造其人文精神和思想,使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许多高职院校为应对人文素质评定,也开设了一些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但由于课程类别侧重于通识课程,且没有硬性的考核规定,主要采取传统的课堂知识教学为主的方式,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停留在知识和形式层面,直接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学生学习、生活场所以及校园环境等物质文化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隐形因素,针对高职学生的体现大学理想和人文精神教育的隐形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较少,学校文化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不大。
4.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高职院校鼓励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教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使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成为无足轻重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与渗透,加之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有一定难度,教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内在信心和动力缺乏,很难真正形成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期实施计划。
三、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1.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人文素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和根本。高职院校不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精神和品格塑造。高职院校要树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理念,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人文素质教育规划、制度,形成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明晰人文素质的考核要求,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中积淀学校文化底蕴,培育大学精神,使教育回归到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传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为中心,充分调动受教育主体人文学习和践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具有综合教育特色的教学标准,引导学生在日常课程学习、技能实训等学习环节中自觉感悟人文素质教育。保证学生在接受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能正确审视自己、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能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觉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服务,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的人文素质提升途径,学会不断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
3.发挥隐形课堂的教育功能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推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学校环境、文化活动、校训、校歌、校史馆、图书馆等隐性课堂的作用,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建设具有大学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功能完善的图书馆等,成立文学社、文化研究社团、礼仪社团等学生人文活动组织,举办人文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音乐节、读书节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环境、老师、学生等来教育影响学生,营造文化氛围浓厚的育人环境。
4.提升教师人文素质教育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低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高职院校要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激励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人格、意志、情感等内在的人文修养;积极为教师提供参加国际、国内各类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打造一支精通专业、品质高尚、人文知识广博、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以填鸭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明晰学生的个人差异,结合学生的特点建立起相应的教学模式,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管理、服务过程中,老师要理解、信任、关爱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制定目标,激发学生上进心,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门课程教育,需要长期积累和坚持,高职院校要顺应时代发展,创新育人机制,加强管理与规范,运用多种措施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育拥有娴熟精湛的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李晓军,李宏,吕振波. 医学人文教育与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4):77-78.
[2]程慧.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创新探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12):93.
[3]蔡建国,王青. 对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的思考[J]. 职教论坛, 2010(26):31-33.
[4]杜红文. 面向中小企业高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高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3):86-87.
[5]丛苗. “技能型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 企业技术开发, 2009(8):180-181.
[6]薛荣生,眭国荣,李慧.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13):54-55.
[7]范莉华. 浅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误区与对策[J]. 新闻天地:下半月, 2010(3):42-43.
[8]崔玉江,周叶芹.融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2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