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实体企业升级的“5+2”模式

2012-01-16温州市政协

浙江经济 2012年5期
关键词:温州竞争力升级

□文/温州市政协

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

温州市委政研室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联合课题组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通过有效配置企业内部各种要索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创造价值、占有市场和创新发展等方面与国内外同业企业相比较的综合素质。通过调研、座谈和问卷调查分析,温州企业竞争力的总体评价:行业总体竞争力不强,行业龙头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强,大部分企业竞争力低下。

导致温州企业和产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投入不足,工业投资不足、资金供给不足、主业不“主”,导致经济发展能力持续走低,规模竞争力、增长竞争力持续下降;二是创新水平低,研发投入水平低、装备水平低、创新转化水平低、营销创新水平低,直接导致新产品产出水平低,效率竞争力水平低位徘徊;三是要素制约不松反紧,原材料成本持续走高、人力资源供给趋紧、土地资源供给短缺,对企业成本、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影响较大;四是服务环境未根本改观,企业认为政府部门服务帮扶不够、市场法治环境不佳、产业政策激励不足、城市环境较差,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企业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经营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基于温州当前所处的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课题组以工业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和温州企业竞争力现状,总结出“5+2”的企业转型升级模式,供借鉴、参考。

“5+2”企业转型升级模式

“5”种升级模式:专业化发展、自主品牌塑造、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整合、精细化管理;“2”种转型模式:内外需并举、制造服务融合。

——专业化发展升级。专业化发展,就是基于构建核心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将主营产品或主营业务做精、做强,提升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产品利润率和增强产业话语权。专业化升级模式适合于主营产品或业务相对专一的企业,对温州大部分企业来说,提升竞争力的当务之急是提升产品档次或业务水平。

——自主品牌塑造升级。制造企业可由OEM生产方式逐步向OBM自创品牌升级,提升品牌控制力和影响力。自主品牌塑造升级模式主要适用于为国内外大型品牌企业做代工的企业或具有一定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在自创品牌过程中,关键是提出一种新型的品牌运作模式或营销模式,以此引入风险投资,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

——创新能力提升升级。产品具有生命周期,企业要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对大多数温州中小企业来说,可构建开放式的技术创新网络,采取联合创新的模式,加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设立国家级或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开展自主研发,引领行业发展。

——产业链整合升级。企业实现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控制产业链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并取得对产业上下游环节更大的控制权,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提高抗风险能力。整合产业链升级模式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

——精细化管理升级。企业可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软件实现由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的升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风险。企业应规范流程、强化管理、关注细节,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升级模式适合各类企业。

“5”种升级模式:专业化发展、自主品牌塑造、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整合、精细化管理;“2”种转型模式:内外需并举、制造服务融合

——由外需为主向内外需并举转型。在国际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以外销为主的企业可通过开拓国内市场,向内外销并举方式转型。内外需并举转型模式主要适用于出口加工型企业。

——由制造向制造和服务融合转型。从制造向制造和服务转型,就是通过整合制造和服务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温州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制造和服务融合转型模式主要适用于在制造领域具有相对技术实力的企业。

政府重在强化保障

加大投入。(1)增加投资结构考核。即增加二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比重的考核。按照一般规律,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在1/3左右,考虑到服务业经济的发展,可设置产业投资(不包括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指标,也可分别设置工业性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考核指标。(2)保障资金供给。在“经营性贷款”中,增加“新增工业企业经营性贷款增幅”的考核指标。人行、银监以及各银行应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监管,防止经营性贷款流入房地产等其他投资领域。结合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到温州设立分公司或营运机构,或者发起设立相关的产业投资基金。以银企合作、政府贴息补助的方式,鼓励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发起设立行业投资基金。(3)切实保障土地供给,按照产业投资计划要求,从年度土地指标中,切块保障产业投资增量。(4)加快“退二进三”推进,增加中心城区功能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操作性。盘活工业园区(开发区)存量资产,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加快小微企业培育。

创新引领。创新是重要的驱动力量。加快创新要素的集聚和培育,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环节之一。(1)建设一批技术研发平台。以行业为重心,以市场为导向,扶持和鼓励企业共同投资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可以采取服务外包和服务采购方式向这些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倾斜。(2)建设一批孵化器。在瓯江口新区、高新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空港新区以及沿海县(市、区)工业功能区和城市新区内,建设一批产业孵化器。鼓励科研院校、行业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孵化器。探索建立虚拟孵化器。(3)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推广温大“人才驿站”模式,完善教授和企业高管(总工)双向交流机制。建立产业化科研项目招标制,吸引科研团队到温州开展技术研发活动。在泵阀、电器、汽摩配等行业,鼓励龙头企业以本地高校专业分院的名义,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积极向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华人区国家(地区)招聘高层次专业人才。

“六保”联动。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法治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1)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依法实施和严格限定对企业的检查评比,控制和减少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2)保护知识产权。以市知识产权服务园为主平台,搭建知识产权实施、转化、预警信息平台。(3)保护生态环境。推行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专家评价与公众评议“两结合”的环境准入制度。继续淘汰关停落后产能,实施排污权交易。(4)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探索建立行业协会参与安全卫生保障和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参与集体工资谈判制度。(5)维护市场秩序。建立以企业代码实名制为基础的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机制,定期向媒体公开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建立产品质量黑名单制度,对发生产品质量事故的企业法人代表,实行行业禁入。(6)维护社会治安。

“五策”助推。政策导向和政策扶持是政府“有形之手”弥补市场“无形之手”缺陷的重要工作。(1)市场开拓为导向。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重点展会,协助企业参与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和配套产品、服务供应。加快对现有位于中心城区的专业市场的迁建,打造以优势特色产业的产品和生产资料交易为核心,研发、展示、物流、金融等服务为一体的商贸服务链。(2)信息服务为桥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企业信用平台,充分整合银行、工商、税务等行业、部门信息。各部门及时向行业协会发送有关技术标准、质量检测、检验检疫、信贷融资等政策信息。(3)财政资金为杠杆。以财政资金为“基金中的基金”,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委托专业基金管理公司重点投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创新型企业。(4)并购重组为重点。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细则,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并购或跨区域联合重组。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或并购。(5)企业培育为基础。以“百亿航母、十亿群体、亿元板块”为目标,深入实施“百龙企业”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强强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软硬共抓。加强城市硬环境和政府服务软环境建设,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基础条件。(1)提升城市品味。继续加大“六城联创”实施力度,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水平和质量。(2)提升温州品牌。提升温州城市、温州制造的文化形象力、时尚魅力,打造“时尚温州”的城市品牌。(3)提升政府形象。

猜你喜欢

温州竞争力升级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回暖与升级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