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模式研究
2012-01-11张利萍
张利萍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模式研究
张利萍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要求传播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多重适应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第一级传播模式明确了传播的基本流程,锁定了传播工作的七大重点;第二级传播模式,包括人内模式、人际模式、组织模式和大众模式,拓展和完善了第一级传播模式的功能,相互作用,彼此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二级传播模式组,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机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科学性和阶级性;传播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涌现,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什么样的传播模式,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做初步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对传播模式有明确要求
传播模式,是为实现某种传播目的,相对稳定且实用的使传播内容到达受众,并产生一定的预期效果的方式。特定时期、特定传播内容对传播模式有特定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根据自身特征对传播模式有明确的要求。
(一)科学性特征对传播模式的要求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首要特征,也是选择和确定其传播模式的根本出发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具有科学性。理论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它得到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还体现在反对者阵营中的人也会下意识地、由衷地关注和认可这一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一百六十多年中因其科学性深受国际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这一切客观地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为其自身的传播开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生根开花的结果,天然地承袭了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要求其传播模式也是科学的。坐等人们在生活和斗争中慢慢地了解、熟悉、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时间是漫长的。在新自由主义、折衷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剧烈涌动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是被这种思想占领,就是被那种思想占领,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显得至关重要。为此,就需要采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模式来进行传播,达到传播的快速与高效的统一。
从现实看,已成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有丰富的传播实践,却没有自己专门的传播模式理论做支撑。传播学科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两种社会制度较量的历史养分中,发展形成了传播模式理论。我们现在不是要简单地将传播模式理论架接过来,而是必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模式。
(二)阶级性特征对传播模式的要求
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另一特征,也是选择和确定传播模式的出发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理论的阶级性,是指它站在特定的立场上为一定的阶级服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公开申明他的理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利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也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或者说阶级性。这一理论以全中国广大人民逐步实现温饱走向小康生活为阶段性目标,唤起了亿万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和奋斗热情,使我国用短短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路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阶级性要求传播模式具有多重适应性。经验表明,理论的阶级性对理论的传播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一般地讲,理论所代表的阶级是其传播的优质导体,其所服务的阶级是其优良的传播土壤。反之亦然,理论在其所抨击反对的阶级中会遇到相当大的传播阻力,甚至被围追堵截、封剿扼杀、恶意歪曲等。事实上,理论即便是在其所代表的阶级中传播也会面临意想不到的阻力。因此,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国内和国外传播都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必须依据它的特点和要求,针对传播环境的异质化,建构适当的传播模式,对不同的传播群体进行细分定位,对不再均质的传播土壤产生多重适应性。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模式是二级传播模式组
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特征及其对传播效果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模式分为两个层级,第一级传播模式是基础模式,第二级传播模式包含四个主要模式,是一个二级传播模式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第一级传播模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第一级传播模式,即基础模式,是迁移和融合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理论形成的。传播学中,通过对各种各样的传播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了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的线性传播模式。随后,有学者在线性传播模式中加入受众的反馈和传播中的噪音,将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相联系,形成了一个包括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五要素,以及反馈、噪音两环节的基准传播模式。传播现象表明基准传播模式是所有传播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基础。
图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第一级传播模式
以基准传播模式为蓝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第一级传播模式或基础模式(图1)可表述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传播者发出信息,经由媒介传递至受众,并且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信息到达媒介前和到达受众前都可能会受到噪音干扰;由受众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效果会反馈给传播者。该模式显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的目的在于取得一定的效果;(2)传播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社会过程中存在干扰信息传播的噪音,受众和媒介接收到的信息不一定就是传播者发出的真实信息;(3)由于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碰撞,传播会产生反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第一级传播模式的功能有:(1)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五个要素、噪音和反馈两个环节间的基本作用流程和基本关系。(2)锁定了监督和管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工作重点,即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噪音、反馈七个部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牵涉的因素很多,第一级传播模式只是打下了基础,还不能完全满足其有效传播的要求,还需要其他模式的辅佐。因为:第一,该模式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为价值观传播的特殊性。现在社会上各种思潮纷呈,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其思想不经意间就会被染上某种颜色。若想要通过一种粗线条的传播模式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难度可想而知。第二,该模式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中官方与民间力量的相互作用。从该模式看,似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力量是单一的,仅是官方主导下的国家传播、党和政府传播。事实上,由民间力量推动的各种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相关的信息传播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并深刻影响着政府主导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而该模式还不能反映和解释这种情况。第三,该模式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复杂关系。有研究显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者和受众均十分复杂,仅传播者已被划分为“六级传播者”,各级各类传播者的传播目的各不相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受众有国内受众和国外受众之分;随年龄、性别、职业等受众又有细分。[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第二级传播模式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范围由小到大,还需要发挥第二级传播模式,即人内模式、人际模式、组织模式和大众模式四个主要传播模式的功能。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人内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人内模式(见下页图2)用语言表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首先进入个人的感觉器官,并被感知,然后才能深入个人的内心进行内化,最后传播效果反映在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中。由于身处特定社会环境中,个人的感觉器官在接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的同时也在接收其他信息,其中部分信息构成噪音干扰;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产生反馈性影响。对个人而言,无论有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输入,人内传播都在进行,这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效果持续地产生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人内模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一个人是否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能否将其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决定权在于个人。从阶级性角度看,已有研究显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受众分布于国内和国际上,范围广、类别多样、数量庞大。我们基本上不可能了解和掌握全部受众的人内传播的过程,充其量只能对祖国大陆受众的人内传播过程进行一定的介入和干预。随着祖国大陆受众的阶层化和细碎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人内传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信息传播出去后,可能出现多种结果,甚至零传播效果。这些都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人内传播模式的意义日益凸现。
图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人内模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人内模式,是这一理论作为价值观传播的“润物细无声”的路径。其功能在于,(1)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隐形基石”(即人内传播)形象化。此前,传播学上只是说人内传播是一个“暗箱”操作过程,相关研究匮乏,极具隐秘性。(2)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向受众提供适宜的信息。无论受众的阶级状况有多复杂,都可以按照传播的人内模式展示的路径,找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着力点。虽然人们在接受理论思想时的境况各有不同、思维各异,但是,个人思维都是其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在头脑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说,关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东风要吹得恰到好处。(3)给出了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效果的微观信号。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流露出来的观念和所作所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效果是否理想的细微的信号。这些零零星星的信号汇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志。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人际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人际模式(图3),就是个人与个人或者个人与群体(其中不存在正式组织)之间以谈话、书信、电话等形式,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信息传播活动;传播者发出的信息在传播者和受众间实现即时交流和反馈,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频繁相互转换;在这个过程中,各自发出的信息都会受到一定的噪音干扰。①说明:(1)图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噪音用1-6编号,表示信息和噪音的差异性。(2)不同个体间信息传播用不同形式的箭头联结,表示彼此交流的方式或运用的媒介不同。(3)噪音图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图标重叠,表示个体人际传播中信息内容的多样性,并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
图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人际模式
图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组织模式
从图3可以看出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人际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当交流者双方是敬仰与被敬仰的关系时,受交流者声望和说服力影响大。如果与个体B或者群体进行人际交流的个体A有足够的声望和说服力,则有助于个体B或整个群体强化和内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反之亦然,如果个体A不具有足够的声望和说服力,或者个体B更倾向或擅长传播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其结果可能是无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的巩固,或者强化了个体内心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二是当交流者之间理论文化水平悬殊时,传播障碍较大。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多为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党和国家领导人、官员以及专家所关心,理论文化水平较低的工人、农民等,一般不关心这种纯理论层面的问题。如果传播者不甚注意语言的通俗性、传播方式的针对性,往往是你说你的,他干他的,起不到传播的效果。三是交流者之间私人关系越亲近、价值观越接近,传播效果也越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涉及党和国家的利益,与普通人的切身利益关系似乎不甚密切。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如果没有亲情、友情或者其他情感作为基础,没有受众对传播者人格的信任,或者没有相同的价值观、思想观念为交流的纽带,传播过程恐怕很难完成,甚至很难开始,传播信息当然受到了干扰,传播目的也就不可能达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人际模式,是思想和理论在受众间自动传播的路径。其功能有:(1)通过一定的、科学的形式,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移入家庭教育和社区活动,以亲情、友情等感情为联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引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来进行传播。(2)通过有针对性地培养与不同类别受众有特殊亲近关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人才,能够在我国受众阶层分化的情况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组织模式。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指由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建立的组织,此外为非正式组织。仅从字面看,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组织传播,就是由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组建的组织所开展的传播活动。而根据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组织模式(图4)有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分支,组织内传播又分为组织内正式渠道传播和组织内非正式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组织内正式渠道传播,是正式组织内上级向下级、宣传部门向其他人员、学校教师向学生所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活动,每次传播活动的终点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受众所作的人内传播。组织内非正式渠道传播,是正式组织内个体彼此间进行的、不受组织的正规结构和交流网络制约的、有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其传播速度快、交叉性强、覆盖面呈几何级数增长、影响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组织外传播,是正式组织与外界的交往所附带的传播和交流活动,包括正式组织对其他组织或个人的传播和交流活动,组织中的个体对其他组织或个人的传播和交流活动。在所有类别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组织传播都会受到噪音干扰。这里,噪音有很多种,其中,非正式组织传播(包括境外组织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具有明显负面影响,渗透在组织传播的各个环节。
图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大众模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组织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复杂。一是传播渠道的构成复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组织传播与通常所理解的仅仅指正式组织内正式渠道传播不同,还包括正式组织内非正式渠道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且所有这些传播都会以人内传播为阶段性“节点”。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组织传播的每个回合的效果最终要由人内传播效果来反映。二是传播内容复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组织模式中,所传播的信息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外,还有小道消息,某组织或组织中的个体向其他组织或个人传播的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在此,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分注意组织内的正式渠道传播,而忽视组织内非正式渠道传播。组织内的正式渠道传播,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党的生存环境大大改善,组织内讨论、研究的重大决策,大多涉及的是经济建设问题、人事问题等,似乎“不是”关系国家人民安危的大事。因而,受私人关系和利益关系左右,当事人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些内容泄露出去,成了正式组织内非正式渠道传播,甚至出现了党内无密可保的极端现象。组织内非正式渠道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负面影响很大,经常在短时间内传播至组织内的所有人,抵消、冲淡组织内正式渠道传播的信息。三是与非正式组织传播的关系复杂。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属于正式组织传播内容。随着国家各方面不断发展,经济建设成为发展中心,非正式组织及其所进行的传播活动受到忽视。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非正式组织成立,境外组织也大量涌入境内,我国的非正式组织传播活动日益频繁,人们思想多元化与非正式组织的传播活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社会矛盾开始凸显的今天,如果不注意对这些组织进行严格管理,正式组织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很可能遇到非正式组织的严重干扰。毫不夸张地说,通过非正式组织传播进行思想进攻已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组织模式,解决了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共同作用问题。其功能在于:(1)厘清纷繁复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组织传播关系,便于党和政府主动规避和消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中的障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国家思想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并有正式组织专门进行传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传播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组织力量进行其他思想传播,更不意味着组织内人员天然就有很高的理论传播素质和思想理论安全警惕性。该模式的关系图便于组织和组织中的工作人员重视工作复杂性,自觉提高理论传播能力,从而突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困境。(2)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和人内传播有机地联系起来,找到了组织传播的联动机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组织传播,不能仅仅局限于由正式组织开展表面轰轰烈烈的工作,而是要深入到百姓当中,将传播工作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建立在个人感性和理性的思考之上。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大众模式。该模式(见图5)就是依托传统大众传播和现代大众传播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依托传统大众传播的情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由传播者(包括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学者和记者等)发出,经传统大众媒介(包括书籍、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递给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等),受众进行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后,通过书报和杂志的销售量和反响、广播电视的收视收听率等,传播的情形会反馈至传统大众媒介和传播者。当然,信息在传播中会受到噪音干扰。依托现代大众传播是以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等为传播平台,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学者和记者等往往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或其他信息的传播者又是受众,互相又往往互为噪音干扰源。这些传播者和受众作为真实的个体在现代大众传播平台上参与虚拟人际传播,在现实生活中各自参与不同圈子内的人际传播,且各自都会进行人内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大众模式的主要特点,其一,大众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和人内传播相互交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而言,大众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与其说大众传播方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不如说方便了各种信息的传播。大众传播中,各种身份的个体、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均作为传播者或受众,或同时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参与其中,传播的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其二,大众传播是一个很难有效把握的载体。一方面,由于传统大众传播机构商业化运营体制的推广,传统大众传播机构不单单肩负完成党和政府的政治传播的使命。杂志社、出版社、电视台、广播等传统大众传播机构有了更为直接的经济营利目的,什么能带来金钱收益,就刊登、出版或播出什么。在很多人、很多大众传播机构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看来,如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相关的传播不能带来经济利益,就没有传播的动力和必要。另一方面,现代大众传播机构也有与传统大众传播机构同样的逐利性,如大型商业网站过度商业化运营带来的危害已为人所共知。同时,现代大众传播(尤其是手机和互联网)的具体运营管理难题成堆,其虚拟性、隐蔽性、即时性、互动性打破了时间、空间和人际距离的制约,因参与的传播者数量巨大和传播信息良莠冗杂引发的思想混乱和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增多,比传统大众传播机构更难把握,且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系统化的管理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大众模式把握住了传播者与受众的复杂关系,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1)传统大众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主阵地,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对于城乡中年人、老年人来讲,来自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具有权威性,可信度高。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这种传播方式,就抓住了大多数中老年人。(2)现代大众传播速度快、方式灵活、形式多样,人们特别是城乡青年都更喜欢来自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时,把现代大众传播方式用好了,我们就赢得了青年,赢得了未来。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二级传播模式组是有机统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机制。
三 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模式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二级传播模式组作为一个有机组合,其综合运用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专职传播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较高的理论素养。专职传播者不仅仅要熟悉这一理论,更要相信这一理论,并以其指导自己的行为;还要懂得传播理论、方法,让受众“入耳、入脑、入心”,不然的话,再好的传播模式也会因为没有持续的初始动力而“失灵”。
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受众中拥有一批坚定的信仰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培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土壤的催化剂。缺乏这样一批人作为榜样、示范,传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功而返。
3.加强对大众传播机构的管理。首先,将传统大众传播机构和现代大众传播机构的商业性控制在合理水平。其次,发展红色网站。最后,注重发展外向型现代大众传播。一定要注意对来自境外的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信息给予有力的回应,以消除不良影响或者负面影响。此外,党和政府要约束社会公众人物,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
[1]邸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传播者与受众研究
[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1):84 -88.
(责任编辑 李雪枫)
The Research on the Spreading Mode of the Achievements in Adapting 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
ZHANG Li-p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rxism,Shanxi 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The unity of the scientificalness and class feature of achievements in adapting 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 requires that the spreading mode should be of scientificalness and multi- adaptablity.The first- stage spreading mode of the achievements in adapting 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 specifies the general spreading process and defines the seven focal points in spreading work;the second-stage spreading mode includes the inner communication mode,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ode,th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mode and the mass communication mode,which could fulfill special functions respectively,ameliorate the first- stage spreading mode,blazes a cubic path of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achievements in adapting 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scientificalness and class feature;spreading mode
A8;G206
A
1000-5935(2012)05-0080-06
2012-04-20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传播机制研究”(20093008)
张利萍(1970-),女,山西阳城人,博士,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型工业化和劳动力流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