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影响因素解析

2012-01-04罗群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职业生涯就业指导

罗群

(淮南师范学院 就业指导中心,安徽 淮南 232038)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影响因素解析

罗群

(淮南师范学院 就业指导中心,安徽 淮南 232038)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我国快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教育新理念,也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化解大学生就业困难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主动进行的实践探索。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动力因素、政府推动方面的主导因素、高校自身发展方面的关键因素和学生成才就业方面的主体因素。

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生涯教育;影响因素

引言

在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1999年高校的大幅扩招,从此高等教育由适度发展的态势转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高校扩招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但是,也带来了发达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曾经出现的办学经费短缺、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教育质量下降等类似问题。笔者认为在我国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包括生涯规划、就业准备、职业适应和自主创业等内容在内的,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生活,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观念,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确定和调节阶段性生涯发展目标,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不断超越自我的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我国快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创新,也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化解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主动进行的实践探索。由此可见,厘清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影响因素尤为必要。

一、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动力因素

(一)高校扩招及其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影响

1999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稳步发展的政策,从1994年开始,每年扩大招生名额大约在3%-4%,主要是考虑财政的压力,所以原则上提出低于GDP增长的两个百分点。1997年始于泰国的货币危机迅速蔓延到东南亚各国,进而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而我国为了制止金融风暴毅然选择了汇率不降低,从而造成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下滑,于是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而恰在此时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趋势,投资减少,消费疲软,国内消费市场增长并不“给力”。这时,一些经济学家将目光投向我国高等教育事业,1998年时任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针对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导向,提出将扩大高校招生作为改善国内需求的建议,建议在三至四年的时间内使高校(含成人教育)的招生量扩大一倍,这一建议很快受到中央高层重视。

1999年6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做出普通高校大幅扩招的决策。据估算,扩大高校招生每年可增加1000亿左右的消费需求,可延迟每年近100万左右的新增劳动力进入市场,给下岗职工腾出工作机会。另据当时的调查显示,我国老百姓对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每年有数百亿流向国外,这样大量本应用于拉动内需的资金却流到国外去拉动了“外需”。又据估计,1998年全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为1540-1640万人,真实失业率为7.9%-8.5%。[1]当时我国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突发性失业高峰。再者,高校扩招还可缓解多年来中国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能够尽量满足更多人民群众普遍渴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更加有利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另外,我国经济发展也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1998年我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只有780万,占同龄人比例为9.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最低标准15%的水平。就平均每万人中大学生的比例而言,我国比印度还低很多。

高校大幅扩招政策连续进行了8年,到2007年招生增幅开始回落至3%-4%之间,扩招促进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办学资源紧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质量的滑坡,并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日渐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责和法定义务,大学生就业成为全国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高校扩招是为了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经济社会要坚持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就必须要着力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影响

1999年以来,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完善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度和就业政策的变革。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三个阶段。2000年教育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派遣证”改为“报到证”,标志着基本实现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指出:“进一步转变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2004年年初国务院再次明确提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真正实现了以市场为主导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

表1 1999—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扩招情况

由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就业方式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呈现多元化趋势。如: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考公务员、出国留学、考研、考编、选调生、选聘生、三支一扶、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应征入伍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模式对于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不断创新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是就业、职业和创业指导必须面向社会需求和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学生了解职业世界,要做到“知彼”;二是职业理想教育必须与学生的自我探索结合起来,要做到“知己”;三是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休闲等角色扮演必须与生涯决策结合起来,要做到“抉择”;四是职业生涯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不断寻求改进和新的突破,要做到“调整”。因此,经济体制变革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对于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比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走出校门,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影响

综观世界各国,大众化、普及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数发达国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并在80年代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陆续超过50%进入普及化阶段。进入9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快速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美国用了30年(1911——1941),成为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而且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职业指导的焦点即转向了学院、大学以及对于咨询指导人员的培训。韩国用了14年、日本用了23年、巴西用了26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到15%的飞跃,而我国仅用了近10年时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提高到2002年的15%。[2]193

表2 2002—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初次就业率

2002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较快。2003年大幅扩招后第一届本科生毕业,此后,毕业生人数逐年迅速增加,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维持在70%左右,约30%的毕业生在离校时没有落实工作岗位,就业压力加大。因此,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受到党和政府、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学生与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据北森测评网、新浪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2004年网络在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数据表明,曾经接受系统职业生涯服务的比例仅为5.2%,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整体服务表示满意仅为8.8%,普遍对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水平表示了不满意的倾向。但是,面对未来的发展,超过80%的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或非常重要,82%的人表示愿意接受就业指导中心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这说明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以及培训和提高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的双重重要性。

二、政府推动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导因素

(一)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

政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和公立学校的所有者,处于主导和决定性的地位,对高校具有权威性的促进或限制作用;高校则处于从属和被领导地位。[3]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为解决条块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以及政府与学校关系问题,至2000年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调整中,主要改革方向是由政府直接办学调整为政府引导和监督办学。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在争取办学自主权方面依然处于被动地位,所获的自主权也只是相对或有限的。我国政府职能的计划色彩依然存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收取的学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招生数必须经过国家或省级政府审批,不能自行增减;专业设置必须报批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外交流合作不能超出科学技术文化范围等。另外,由于我国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观念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确立,加之长期以来行政管理的惯性,政府在高校管理活动中,习惯于运用行政审批和计划手段直接管理高校事务,处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各种关系,高校则因先天劣势,无力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且,政府的管理较少运用经济、法律、信息和评估等手段进行间接管理,尤其是忽视了社会参与高校的管理。

(二)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影响

1999年高校大幅扩招以来,我国中央和省级两级政府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中,不仅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且突出强化了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职能。表现为基本确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高等学校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多方支持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这个体系涵盖了就业指导、自主创业、基层就业等方面40多个政策性文件和100多项具体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把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提升为高校的法定义务。199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章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

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指导工作。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这在历史上皆属首次。2003年,教育部和中组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团中央共同开会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4年,国务院成立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民政部、国家工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团中央等10个部门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008年国务院调整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能,教育部负责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及毕业生就业政策则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动高校不断加强并改进就业和就业指导工作。1999年以来,全国和各省每年都要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总结上一年度就业工作并部署下一年度工作。2009年会议更是提高到国务委员主持、副总理讲话的高规格。每年教育部都会提出加强改进就业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新举措。如2003年,决定将招生计划同就业状况挂钩,实行就业率定期公布制度,将就业情况作为评估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把就业工作作为考核高校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求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年度就业工作经费原则上不低于学生全部学费的1%。2004年,提出:“学校内部改革,别的方面可以大大精简,就业指导这一块必须大大加强。”2005年定为就业工作政策落实年,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将就业工作作为核心指标之一。学生就业率、职业适应能力、用人单位满意率等都进入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就业率成为高职高专评估的主要核心指标。2006年,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并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职院校教学评估和独立学院教学评估中,加大就业状况指标的权重,将毕业生就业状况提升为一级指标或核心指标,凡就业率低于同类型学校平均水平的,就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不达标的,一般不得评为优秀等级。2007年定位就业工作全面服务年,开展未就业毕业生失业登记工作,并提供职业介绍、培训、就业见习、人事劳动保障代理等系列服务。2008年,开发并启动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毕业生就业网上信息服务全面升级,集指导培训、网络招聘、远程见面、信息咨询等九大功能为一体。2009年,成立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普遍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指导,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四是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对于促进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消除贫困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意义重大。2000年高职院校的审批权和专科层次的招生计划权下放到省级政府,扩大了省级政府的统筹决策权。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提出:“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以就业为导向,总体上说就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结构和素质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企业、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就业、创业、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扩招一半以上在高等职业院校,2007年高等职业院校招生284万人,比1998年增长6倍,2005年高职院校数比1998年增加8.11倍。另外,高职类院校2002-2005年的在校生数、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增长率分别比普通本科院校高出2.4倍、1.88倍和4.24倍。[2]198

三、高校自身发展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因素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国家的一批重点高校学生规模上变化不是非常大,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办学规模,真正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是一大批地方院校,包括一批高职高专层次的学校。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类院校面临着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双重挑战。招生规模如果上不去,办学经费以致办学条件就难以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但是,教育质量如果出现下滑,毕业生就业困难增多,则会影响学校的招生以致长远发展。

1999年大幅扩招以来的高等教育实践证明,对大学生加强职业生涯教育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等方面同样重要,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而香港的高校则明确把职业生涯教育称为教育的第三主力,与教学、行政并列。实际上,大学生就业和包括就业指导在内的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成为事关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的一个重大关键性问题。国际上著名大学都极为关心和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把它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生就业情况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4]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在进入大众化后,高等学校由于办学不当,特别是由于对质量的不重视,停办或关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曾经引发过大规模的学生动荡。[5]我国长安大学则鲜明地提出:“毕业生就业的空间有多大,学校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提出:“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学生是大学最为重要的财富,他们对于大学的意义是长远的,是千秋万代的。”实际上,社会对于高校的评价,不仅要衡量毕业生就业率,而且会更加注重毕业生专业、职业实践能力以及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情况。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当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不能把帮助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作为终极目标,而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和生涯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另外,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高低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认同和选择。如果一所学校多数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偏低,就很难说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有保证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射影响到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休闲状态,甚至影响学校的稳定。而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的自主性和计划性,则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实现以学生为本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的内在需求,也是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学生成才就业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体因素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关系到学生的生计和尊严。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就业的主体,也是职业生涯教育的主体。职业生涯教育要求学生成为个体职业生涯活动的自主决策者,而不是依赖家长或大学教师。教师发挥指导、咨询和服务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家长则起到参谋和支持作用。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强烈愿望,但又普遍缺乏理性的清晰的职业愿景,对于职业世界知之甚少。人人都渴求自我实现,大多却难以付出行之有效的实践,对于检验自己是否成功成才的标准也很模糊。而职业生涯教育则为学生内在的自我世界和外在的职业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次幸运不可能带给一个人一辈子好运,人生的成功需要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认为:“人生最值得纪念的是大学生活那一段,它是清醒的、意识的、自动的、努力向上的生活,而且是后半世生活的根基。”据哈佛大学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25年后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经常抱怨他人、社会和世界;60%的人目标模糊,25年后几乎都在社会的中下层,能安稳工作,却没有特别成绩;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25年后大都在社会的中上层,共同特点是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等;3%有清晰长期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人生目标,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6]由此可见,教育引导学生及早进行职业定位、明确职业目标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对于学生成才就业和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时代特征,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生涯发展,还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其实施最终必然要落实到学校层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对于提升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以及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影响深远。因此,深入探究影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点和校本特征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来说既任重道远,又尤为迫切。

[1]胡鞍钢.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短期前景及长期趋势[J].战略与管理,1999,(3)

[2]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叶茂林,肖念.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述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周济.全力以赴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做实[J].中国高等教育,2008,(3/4)

[5]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迈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时期[J].中国教育科研参考,2009,(6)

[6]程良越.准备人生的盛宴——解密就业与职业发展的黄金法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7-58

O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are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LUO Qun

Care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new educational idea with the rapid realizing mass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t’s also a kind of active practice exploration to solve the students’difficulty in employment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raining by learning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western world.There are four kinds of main factors affecting career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economic developing is the dynastic factor; the government promoting is the dominating factor; the higher institutions’ own development is the key factor and the students’eagerness for succeeding in employing is the personal factor.

mass higher education;career education;influencing factors

G641

A

1009-9530(2012)02-0094-05

2011-11-18

罗群(1968-),男,安徽肥西人,淮南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高级政工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大众化职业生涯就业指导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