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赴黎巴嫩维和卫勤保障人员个性、应对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2012-01-03李学成胡光涛赵雯婧

重庆医学 2012年24期
关键词:卫勤维和军人

李学成,胡光涛,宋 航,赵雯婧,刘 卉,陆 地

(解放军第324医院:1.医务处,重庆 400020;2.精神与心理卫生中心,重庆 400041)

维和卫勤保障人员在执行维和任务时,面对任务区陌生环境、气候、疾病、战乱的威胁,部分官兵经常性处于急性或慢性心理应激状态,严重者导致心理障碍,给部队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张理义等[1]研究表明,心理问题已被确定为维和部队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验的方法,对2011年赴黎巴嫩维和卫勤保障人员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进行科学分析,为维和官兵顺利完成维和任务提供心理学的支持和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赴黎巴嫩维和卫勤保障人员共54名,年龄21~48岁,平均(30.57±6.06)岁;其中,男40名,女14名;干部38名,士官16名。

1.2方法与工具

1.2.1测评方法 在卫勤保障人员赴黎巴嫩维和中期(第4个月)进行测试。向受试者介绍测评目的和方法,获取被试者知情同意、取得配合后,采用团体、实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54份。

1.2.2测试工具 问卷由以下量表组成:(1)相关因素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军龄、职别、婚姻、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2)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共90个条目,包括9个因子。(3)应付方式问卷[3],共62个条目,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分量表。(4)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定(16PF)[4],由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编制,测验共有187题,采用三级评分,问卷以16种相对独立的基本个性因素(即主要因素)、4项次级个性因素类型和4项应用预测个性因素(即8种次级个性因素)来评价个性特征,对不同因素的组合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全面评价个体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

2 结 果

2.1维和卫勤保障人员SCL-90、16PF及应对方式评定结果 与2004年冯正直等[5]关于中国军人SCL-90常模比较,除抑郁、恐怖、偏执因子分外,维和卫勤保障人员SCL-90总分及其它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见表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常模[6](P<0.01),自责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1),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中16PF测试结果显示,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世故性、自律性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7](P<0.05);乐群性、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P<0.05)。

表1 维和卫勤保障人员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与军人常模比较,分)

表2 维和卫勤保障人员应对方式与军人常模比较±s,分)

2.2维和卫勤保障人员16PF与SCL-90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维和卫勤保障人员SCL-90总分与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个性特征中其它因子分无显著相关性。维和卫勤保障人员SCL-90总分与不成熟及混合型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与求助因子分无显著相关性(表4)。

表3 维和卫勤保障人员16PF因子分与军人常模比较,分)

2.3维和卫勤保障人员16PF、应对方式预测SCL-90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 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Y),以16PF、应对方式各因子分为自变量(X),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SCL-90总分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自责、敏感性、乐群性。3个变量的决定系数r2=0.493,对方程进行检验,F=12.01,P=0.00,见表5。

表4 维和卫勤保障人员16PF、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之间的Spearman's相关分析(n=54,分)

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P<0.01。

表5 维和卫勤保障人员16PF、应对方式预测SCL-90总分(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有报道称执行维和任务第3~6个月属维和心理上的“枯燥期”,本阶段官兵逐步适应维和的生活与工作,但因部队封闭式管理、工作相对单调枯燥、回国的时间还比较长,易导致维和官兵出现心理应激及适应障碍,属心理问题多发阶段[8]。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第8批赴黎巴嫩维和卫勤保障人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格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制约着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与认知方式、情绪、行为反应方式[9]。对维和卫勤保障人员个性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群体个性特征呈高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世故性、自律性,低乐群性、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特点。应对方式作为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对个体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0]。研究结果显示,维和卫勤保障人员面对应激和压力,主要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选择不成熟和混合型应对方式。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维和卫勤保障人员在出发前都经过心理学测试筛选,队员基本由优秀干部和骨干士官组成,整体心理素质较高;(2)带队领导对维和官兵心理问题较为重视,部队在集训期及执行维和任务期间,针对以往部队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出现的常见心理问题及相关调研结果,积极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及适时心理干预有关。(3)也可能与目前黎巴嫩局势比较安全、稳定,维和人员生活、工作条件大为改善有一定关系。

相关分析显示,SCL-90总分与不成熟及混合型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与解决问题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选择解决问题者,心理健康水平较高;选择不成熟或混合型者,心理健康水平愈低。与以往研究结果[12]不同的是,SCL-90总分与求助因子分无显著相关性,可能与该群体文化程度及自身综合素质较高、自尊心重、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更加准确、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认为向人求助有失身份而选择求助的应对方式并不能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关。有研究表明,面对各种压力,良好的个性和情绪状态在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冲击中起着缓冲作用,从而达到保护心理健康的目的[12]。维和卫勤保障人员SCL-90总分与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呈显著负相关。此结果说明,心理不良的个体以紧张性、适应性焦虑、忧虑性、怀疑性表现更为突出,而具有“乐群、稳定、宜与人相处、自律、做事果敢、低焦虑和紧张性、少怀疑性”等个性特征对心理健康起正向调节作用,该结果为维和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和以后执行维和任务人员的选拔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维和卫勤保障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保证维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1]张理义,张广亚,许鹏,等.维和卫勤保障人员心理障碍及其干预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9):1079-1082.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12):31-35.

[3]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1-72.

[4]祝蓓里,戴忠恒.卡氏16种人格因素中国常模的修订[J].心理科学通讯,1988,11(6):14-28.

[5]刘俊丽,刘云波,冯正直,等.12 846名军人SCL-90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6):423-427.

[6]冯正直,夏本立,杨国愉,等.军人应对方式量表的常模及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0):667-670.

[7]杨国愉,张大均,冯正直,等.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国军人常模的建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0,32(6):607-610.

[8]唐斌,肖丽佳.维和军人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2):1147-1148.

[9]郑雪.健康人格的理论探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5):141-148.

[10]陈春霞,张理义,徐志熊,等.军人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33(11):1381-1384.

[11]胡光涛,冯正直,王军,等.执行维稳任务军人个性、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9):2118-2120.

[12]王宗义,严进,张理义.军事应激中的人格特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4):379-381.

猜你喜欢

卫勤维和军人
维和亲历记
军人就该这个样
维和女兵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海外维和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