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平凡的世界》中的悲剧爱情
2011-12-31姚保兴
老区建设 2011年16期
[提要]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创造了这样一种爱情模式,两个青年男女基于“生理的美丽、亲切的交情、融洽的旨趣”这些前提产生了美丽的超越世俗的爱情,但获得了超脱世俗爱情的男女最终不能获得超脱世俗的婚姻。在路遥的安排下“斯人已去,存者恸哭”,爱情终不能完美。我们不禁要问,作者为什么不喜欢皆大欢喜的喜剧结局,像童话那样让王子和公主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而特别钟情于悲剧的结局呢?
[关键词] 爱情;超脱世俗;现实;婚姻;悲剧;情结
[作者简介]姚保兴(1984—),男,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区教师。(江西南昌330000)
《平凡的世界》历时六年,煌煌三卷,百余万字,时间跨度之长,涵盖内容之广,经典情节之多,自然不言而喻。这是一部堪称经典的“全景式的当代生活画卷”。
既是经典“画卷”,自然就有所谓之画魂画[。当然,这也是见仁见智的东西。如同鲁迅先生所言:“一部红楼,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
在《平凡的世界》中,笔者感触最深的是那一段段凄美的悲剧爱情,也是笔者认为的“画魂”所在。
一、路遥《平凡的世界》所展现出的悲剧的爱情和爱情的悲剧
纵观整部《平凡的世界》,出现了很多的爱情,孙少安与田润叶,孙少平与田晓霞,少安与秀莲,少平与郝红梅,金波与牧羊女......站在一个圈外,冷静的旁观,不难发现,其结局都不是完美的,更多的是令人心酸而凄楚的悲剧。其实不仅仅是《平凡的世界》,路遥的其它小说《人生》、《姐姐》、《风)腊梅》、《痛苦》、《你怎么也想不到》中所涉及的爱情无不以悲剧做结。
《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描写的悲剧大概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相爱中的青年男女双方由于环境、地位、职业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出现了无法逾越的差距,于是各方面的压力接踵而至,有情人终不能走上婚姻的殿堂,厮守终生,而只能选择重新开始各自的生活,从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书中的田润叶和孙少安,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天真烂漫的年代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孕育为爱情。他们的爱情是在两人外部差异尚不明显时孕育成熟的。“生活就是那样,在他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可能有家庭条件的差别,但孩子们本身的差距并不明显。可是一旦长大,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会有多大差别啊!有的甚至是天渊之别!”他们之间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一年年过去了,少安家越来越穷,润叶家越来越强。虽然他们还能凭儿时的亲密维持着,但差距显而易见的摆在[前。应该来说,全县升初中的统一考试是他们最终走向两个世界的开始。
两人尽管真情相爱,心灵相通,但家庭、地位、身份的差异,世俗观念和外部势力的压力终于使两人的爱情以悲剧收场。少安另娶他人,润叶嫁给了他并不喜欢的向前,开始了另一段爱情悲剧。
对于田润叶来说,虽然他已生活在城市,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里人,但“从本质上来说,她仍然是一个农村姑娘”,在面对爱情,面对自己所爱的人时,她一直表现出乡村姑娘的淳朴,她在情感上认为自己和少安一样是乡下人。对于农村姑娘来说“一旦当她第一次对一个男人产生强烈的爱情就会深陷进去而不能自拔。”她勇敢地向少安表白,以期得到少安热烈的回应。但她想不到的是,只有她自己还在情感上认同自己是个乡下姑娘,其他人包括她的少安哥已经从观念和情感上自然而然的不再认同她为同一阶层的人。这种不再认同是从润叶离开双水村开始的,少安从那个时候就明白,他们将各走各路,不再是同一天地的人了。
少安和润叶之间由于生存环境、职业、地位等客观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差距。最终少安屈从在这种差距带来的压力之下,润叶也屈从在这种压力之下,于是爱情变成了带有强烈悲剧色彩的爱情。
第二,挚爱的双方精神相通,志趣相投,正常发展应该是可以有一个完满结局的,但因不可抗拒的外因,其中的一方突然死亡造成一种悲剧,令读者扼腕。
少平和晓霞,在完成了生活的磨练和洗礼后,最终走到了一起,两人虽然家庭、地位、职位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几年的相识,培育了他们共同的志趣,爱好和追求。开阔的视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心灵世界的相通,使他们超越了世俗观念的束缚。地委书记的女儿、省报的记者和农民的儿子、挖煤工人真挚地相爱着。照正常逻辑,两人应该步入婚姻的殿堂。因为从正常意义上来讲,健康、正常、美好的爱情总是要以婚姻为最终归宿的。这本是人类婚姻形式,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而达到的最高形态。按这种态势,这似乎足以颠覆之前我们所论述的。他们最终有没有走向婚姻呢?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家是否能冲破在现实中不可能完成的束缚呢?答案是不能。
少平和晓霞之间的爱固然是真诚的、美好的。但如果真要论及建立共同生活的婚姻,则其现实可能性就十分微弱。少平和晓霞之间为什么能建立爱情关系笔者在前面已经论述过,但不可否认的是晓霞在与少平建立爱情关系时,一方面是感到她生活中已经不能再失掉这个人,另一方面她并没有考虑好她和少平未来的关系会怎样发展,对能否结为夫妻还缺乏充分的信心。而少平在面对这份感情的时刻总是时时被悲观的情绪所笼罩,尽管比起他的哥哥少安的逃避来说,他已经很勇敢地面对这种现实中的差距了。但他们如此悬殊的家庭条件和个人条件怎么可能仅凭相爱就可以结合呢?”不敢说少平和晓霞一定不能冲破现存的种种束缚而结婚,也许作为偶然的个案,生活中未必没有这种可能,“但由于社会到目前尚未提供充分的超越双方地位建立婚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可能性,而使这种安排失去概括生活的广泛意义而置得虚假。”因此,晓霞的死,看似偶然,实属必然,这是一个注定的悲剧。
第三,女性受千百年来封建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将爱情婚姻视为寻找依靠、保护的对象,期望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爱情和现实有冲突的时候,她们往往抛弃爱情而选择那些貌似可以给她们带来命运改变的对象。这也是导致爱情悲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少平和郝红梅在高中阶段有过一段朦胧的爱情。郝红梅和少平一样,经济地位比较低下,两个人同样贫穷,同样孤独,同样每顿饭都最后去取那两个黑面馍。两个年轻人逐渐建立起同病相怜的朦胧爱情。恩格斯所说的建立美好爱情的三个条件他们完全具备,但是郝红梅由于自己坎坷的生活经历实际上已经懂得许多成年人的事——包括爱情与婚姻。但她和少平开始交往中,还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也就是说郝红梅并没有将孙少平作为她未来婚姻对象来审视。因为她早有盘算:她家成分不好,光景不好,她自己要寻个好人家,找个有钱男人,将来好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显而易见,少平和他的家庭不能帮她改变自己和地主家庭的低下社会地位,她希望能高攀上一个条件好的男人来帮她和亲人脱离苦海。所以当条件比少平高出许多的班长顾养民对她表示出青睐时,她毫不犹豫的疏远了孙少平,和顾养民好上了。
二、路遥的悲剧情结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创造了这样一种爱情模式,两个青年男女基于“生理的美丽、亲切的交情、融洽的旨趣”这些前提产生了美丽的超越世俗的爱情,但获得了超脱世俗爱情的男女最终不能获得超脱世俗的婚姻。在路遥的安排下“斯人已去,存者恸哭”,爱情终不能完美。我们不禁要问,作者为什么不喜欢皆大欢喜的喜剧结局,像童话那样让王子和公主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而特别钟情于悲剧的结局呢?应该来说,路遥在艺术上创造有着浓郁的悲剧情结,究其原因不外有三:
第一,路遥的成长经历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受难。“苦难使路遥思想早熟,使他一生中始终以悲天悯人的[光、大慈大悲的气度、敏锐的感觉来捕捉现实人生中的沉重与苦涩。”这些使他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性,严酷性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也让路遥在文学创作上成为一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坚定遵循者。现实主义创作的美学追求是真实地反映生活。在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十分完美的事情是很少的,爱情也是如此。所以也不难理解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对爱情的悲剧描写,那恰恰是对复杂的现实生活的文学反映。“他写爱情不是单纯为写爱情而写爱情,而是要从看来平凡的现实爱情中]绎出让人心灵震撼的具体内容”。以此来揭示现实生活的复杂性、深刻性,给人们以巨大的教育和启迪。
第二,对崇高美的艺术追求也是形成路遥浓郁悲剧情结的一个重要原因。“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在对立、冲突中,主客体是一对矛盾的关系,当主体在某些时候无法战胜客体时,往往产生悲剧。《平凡的世界》最主要的就是为了表现孙氏兄弟在苦难中的奋斗,表现他们那种不屈从于生活的品质和精神。这种因主人公与现实世界间的对立和冲突造成的悲剧一方面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审美感受,它使人们在深深同情主人公不幸遭遇的同时加深对生活复杂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主人公在遭遇悲剧时所展示的崇高的精神品质,能净化读者的心灵,起到强烈的鼓舞作用,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这也是路遥所追求的。所以,他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悲剧色彩。
第三,中外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对爱情悲剧的描写也给了路遥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也以悲剧形式反映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在他动手进行《平凡的世界》创作之前,他曾重点研读了《红楼梦》和《创业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我第三次阅读《红楼梦》,第七次阅读《创业史》。”在《红楼梦》和《创业史》中主人公的爱情也都是以悲剧收场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由于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最终酿成悲剧。《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和徐改霞在土地改革中建立了真挚的感情,最终也是劳燕分飞。应该来讲,文学艺术大师们对爱情悲剧精湛细腻的描写,在路遥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路遥曾经称《创业史》的作者柳青为他的文学教父。路遥在欣赏他及其它大师描写的悲剧爱情的感人魅力的同时,自己也完成了这方面的情结积淀。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完成了一种升华。他虔诚地遵循着现实主义创作的手法,用冷静而震撼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几段悲怆而凄美的爱情。记得有句这样的话:“有些东西是不会忘记的,比如爱,比如美;有些名字是不会忘记的,那些关于爱和美的名字。”他让我们在感叹,在嘘吁的同时也能够看到现实中纷繁复杂的种种,看到很多的不完美。看到这个“平凡的世界”。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廖晓军.路遥小说爱情描写的悲剧情结[J].唐都学刊,2004,(1).
[3]姚维荣.色彩斑斓浪漫苦涩的爱情世界[J].安康师专学报,1999,(4).
[4]赵洁婷.超越世俗的爱情观念—分析〈平凡的世界〉的爱情观[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2).
[5]韩婷.平凡女性的悲剧人生—评〈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田润叶[J].丹东师专学报,2003,(1).
[责任编辑: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