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工走过六十年
2011-12-31李广帅
鸭绿江 2011年8期
李广帅,1966年生,锦州人。毕业于辽宁工业大学,现任辽宁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散文诗歌发表在多种报刊上。
一个工科院校的名字
产生在工业兴起的地方
新中国重工业在辽宁
一所创新型的学校
叫“辽工”
迎着东方的曙光
看着一个民族百废待兴的模样
最初的辽西省锦州工科高级职工学校
就以着“工”的粗壮,把
根扎在了渤海湾北岸
四百公里的海岸
线上
锦州,这个响亮的城市
刚刚托起旧中国黑暗的
闸门
又从此注定了牵手一个工科学校的
摇篮,同共和国一起振动着青鸟的翅膀,然后
去触及大工业的蓝天!
六十年啊
锦州湾湍急的浪花
是如何拍打着
艰难行进中的帆船?
锦州工科高级职工学校
又是怎样几经辗转,
在贫穷的土地上,
在黑暗的加工车间里
提升为锦州的机械工业学校
升格为锦州工学院,让新中国的
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
沫若)题写校名
让国家投资数千万元
来发展一所工科大学
来突显新中国工业的突飞猛进的
发展!
当年的创业者知道
从辽工走出的赤子们知道
忘不了啊
建校初期的红砖
瓦房
忘不了啊
只有机械、化工两个科班
八十七名学生的孤寂冷淡。
今天的辽工,以着迅猛发展的态势
跟随着新中国跨时代的发展
已拥有四十四个本科专业
十一个专科专业
二十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在校学生已达到一万八千人
教学、科研
国际交流,合作攻坚
五十年前,辽工技校完成“三轮卡”的零部件
测绘任务凡星一闪
四十年前,辽工机械学院研制出“内外圆磨
床”
参加全国教育革命展览
如今,辽工人攀登国家自然科学高峰
拿下公关项目,完成国家火炬计划
与世界二十几所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互派教授、学者访问讲学
共创科技领先成果
辽工,以着“工”的力度和坚硬的
钢铁般翅膀
迎来了辽宁工业的发展 再发展
迎来了新中国工业的大气磅礴
和辉煌灿烂的科学
春天!
六十年
辽工人以学为本 探求真理
六十年,辽工人以“工”字的粗壮,彰显着
担当工业发展的内涵
六十年,辽工人不忘“开放,自由,创新”
把精神文化,价值理念当做办学的
根本
六十年,“砺器悟道”的校训
让辽工学子在做人与做事中
深悟先哲的道理
让道德境界
走向辽阔的
人生航线!
辽工走过六十年
这六十年的风雨苍桑
曾经让渤海湾北岸掀起过工业发展的
波澜
这六十年的春华秋实
为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厦输送过
一代又一代的钢筋
砥梁
辽工 沐浴祖国的阳光
永远是
正午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