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2011-12-31陈芳
成才之路 2011年32期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情感教育就是促进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怎样让学生从思想感情上更乐于学史、更善于学史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找出学生情感上的切入点,通过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来加强情感的渗透。
1. 正面诱导法
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让历史中正面的人物和事例成为其人生发展的驱动力。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忠心报国;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的艰苦奋斗。教师在讲到这些人物时可以声情并茂、大力歌颂他们的无私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品格。对于一些反面人物,教师同样可以对他们进行无情的鞭挞。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坚持正面的教育原则不失为学生情感教育的好方法。
2. 创设情境激情法
利用教学挂图、教材插图、声情并茂的讲解,不同情调的乐曲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不同历史的境界,从而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波澜。角色扮演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之一。让学生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使其身临其境,置身于历史之中,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如讲到“巴黎和会”这一节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穿越时空进入正在进行激烈争论的巴黎和会会场中,由几组同学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就各自的要求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代表们就各自的利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分组合作探究的互动展开,学生既掌握了巴黎和会的性质,又学会了分角度换位思考的能力目标要求,还在集体探究的争论中活跃了气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相应得到了提升。通过创设情境、直接参与的方式触摸历史、感受历史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在历史课堂上的情感体验。
3. 联系实际,使情感教育富有时代精神
历史联系现实,这是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各地丰富的资源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经过筛选、淘汰、更新和丰富,以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模式。讲到革命先烈为革命献身,可以联系到目前学生比较关注的汶川大地震,地震袭来,史无前例,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通过组组震撼人心的图片和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学生们悲痛之情油然而生,自发组织捐款、捐物等献爱心活动。爱国主义教育自然融于历史教学中。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以“情”感情教育
情绪的互为感染和有血有肉的历史,必定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生动的讲述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更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情感意识,在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的宗旨,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大家最熟悉的火烧圆明园为例。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这一历史事件,有的老师将其作为列强践踏中国的历史铁证一语带过,毫无感情色彩,而有的老师在讲授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充满着强烈悲愤的感情色彩,学生在听讲之中痛心疾首、愤慨之情油然而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情感的“传递者”,也是情感的“促进者”。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
2. 以“史”启情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总是离不开事实,所谓情寓于史,情随事迁,离开了历史知识,情感就难以萌发。教师必须适时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历史知识的讲授之中,才能收到情感教育的满意效果。作为教师,选择启情点,既要考虑史实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又要照顾学生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将历史结论建立在历史事实之上就可以,因为这本身就充满感染力、征服力,它可以是完整的史实,也可以是某个史实的片断。如为突出民族英雄邓世昌视死如归的形象,可以选择这样的启情点,“邓世昌意识到,为国捐躯的时刻到了,他大声地对全舰官兵说:‘今天我们以生命报效国家。’他下令开足马力,用最快的速度向日舰吉野号撞击。邓世昌见全舰将士壮烈牺牲,抱住爱犬,随波涛而去。”这段史实的描绘,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内心世界、气质和个性,有着强烈的历史震撼力,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涛,达到了移情的作用。
让我们投入更多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乐滋滋读史,主动求知、探索,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总之,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应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只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才有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