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

2011-12-31尹志强

成才之路 2011年32期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历史教学更要注意语言的艺术,只有把握好语言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要体现语言艺术,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绘声绘色,有感染力
  教师的声音、表情做到绘声绘色。抑扬顿挫的声音能调节学生的神经系统。绘声绘色的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起伏,使学生有美的感受,有接近历史课堂的冲动和兴趣。
  二、严密准确,逻辑性强
  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就必须科学,符合史实。科学的语言要求用词严谨,因而教学语言应该准确,用词确切,符合科学性,符合史实。准确的语言不仅会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还会让学生形成严谨治学的风气。教师的语言还要精练。在教学中选句要简洁,没有废话,使语言的功能充分发挥。这样才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领会要点,易于接受,便于记忆,从而获得清晰正确的历史知识。所以,教学语言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合乎逻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言语要生动形象
  生动的语言是既活泼有趣、逼真,又深入浅出,易于接受的。根据历史的学科特点,在讲解时可以适当给学生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以此来增强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掌握基础历史知识,培养他们学习和表达历史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选用一些富有情趣的课外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就可以提高学生的9QtJn/9f+FImHBeI9nXx88jUVQH9mfNxc3Wih2ckIYg=学习兴趣。在许多教学难点上,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就可以把深奥的内容形象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之美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启发设疑
  教学启发的关键看其是否遵循着“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原则,要努力在教学中创设“愤”“排”的情境,这就对教学语言艺术提出要求。实践表明:善于设疑,功于解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设置疑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必须把握好时机,不要把“满堂问”误以为是“启发式”,贯彻启发要注意体现关键性、时效性。
  历史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科,我们要与时俱进,运用生动、科学、严谨的语言把历史的史实复原出来,让学生以史为鉴,开拓进取。
   (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