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开放式教学探究
2011-12-31刘向荣
成才之路 2011年32期
摘要:开放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之一。本文就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从对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方面及其对学生生理、心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体育;开放式教学;综合知识能力;个性发展
几十年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形式,多数采用固定的行政分组和男女分组。在近几年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我认为以课堂形式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也不太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传统固定的教学形式缺失活力和社会学基础。依据现代教学观点,结合现有小学教材的实际内容,我们提出了开放式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提高小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应用,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1. 加速了个体社会化的进程
体育教学应来源于社会生活,要适应社会建设、改革、发展的需要,培育出来的人才更应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小学体育教育属基础教育,从强身健体出发,达到培育人才的目标。而人在事业上的成功,才智的发挥都必须在社会活动中得到发展。开放式教学模式能使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立足,并带来社会群体组合,产生群体意识,并表现出社会行为,这是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独特的功效,也是它的优势所在。实行自由的开放式教学活动,使得体育课堂形成了浓缩后的小社会,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的社会行为也为今后学生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对社会功能开发的特殊作用,加速人的社会化进程,来提高全民族的社会化水平。
2. 加强了人际交往
开放式教学形式与固定的行政指令性小组活动形式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富有情感色彩。开放式教学形式能调动单个学生的精神状态,也可以影响全体学生以至社会的情绪。开放式教学形式加强了人际关系交往,而人际关系交往也正是体育活动追求的目标之一。开放式教学体育活动的交往,是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都在不停交往。为学生步入社会,增强学生的瞬间应变能力奠定基础,使学生做到合理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活动和交往是统一的,只要有活动的地方就必然伴随着交往,通过交往就会扮演不同角色,出现不同的心理感染。在群体活动中每个人都设法把自己的活动计划与技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群体意识又往往会把个人的活动形式、计划与方法加以修正、调整、基本统一、使之合理化。这中间自然的表现出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的过程,从而成为群体活动的总计划。由于交往的这些优势所在,无论从锻炼身体的角度,还是情感交流、社会意识等多角度来看都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这也是体育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3. 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个性发展
通过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我发现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自由式”相互交往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不少人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教育文化的日益普及,学生思想开放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开放式教学组织形式就应运而生,这与社会发展特点也有关,并且符合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我们只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学生这种渴望“自由式”交往的心理,对开放式教学形式进行科学管理,让小学生在行为上得到全面发展和培育,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规范。小学生在跟自己的父母、老师及成年的陌生人交往中很容易产生交往障碍,不主动也不敢与人交往。在多数家中、班级里、学校里,小学生常常被大人严格监督和管束,人人都得中规中矩,不许乱说乱动,根本没有言论和行为自由,一旦说错或做错就会得到干涉和指责。长期如此,学生就会产生很强的压抑感,并丧失创造力和主动精神。他们一旦摆脱家长或老师的监督,就会更加强烈的要求“自由式”交往,这也符合小学生追求独立性,也有利于其个性的发展。在群体间个体间交往的手段多样、方式复杂、层次明确、交往次数多,对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的爱好、性格、兴趣、气质、能力、意志等个性的特征,表现得非常充分,从而也锻炼了个体。总之,开放式教学形式产生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有利因素,也是小学体育教学所追求的发展目标。
二、开放式体育教学形式的组织
做好体育教学宣传工作。进行体育活动前首先从理论上讲清楚,在老师号召和诱导之下让学生自由组合,要完全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技术掌握程度、生活态度、体质特点、性格特点等,进行自由组织,参与校内、校外体育(远足、旅游等)。注意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技术特点的难易,仔细观察学生的横向流动,提高学生对学习兴趣与效果,发挥学生特长、发展自我个性。凡是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了开放式教学的班级,其教学效果明显转好,教学质量迅速得到提高。学生的主、客观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从而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开放式体育教学形式应注意的问题
开放式体育课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完全放弃指导作用,教师要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不同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练习,多参与、多积累不同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舒适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进行体育教学指导中要明确方法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3)少数特殊学生要进行特殊辅导,扬长补短。对一些难度较大、安全系数较低的项目,要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开放式教学形式朝着正确而又健康的方向发展。
(瑞金市解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