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校生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011-12-31田秀芝
成才之路 2011年32期
“百行德为首”,社会离不开道德,人生更离不开道德。要使职业道德规范为从业人员所认识和实践,并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来,成为个人职业道德行为中稳定的特点和倾向,必须通过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锻炼来实现。养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而培养人的良好习惯的载体是日常生活。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资本,不好的习惯则是人一生的羁绊。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行为规范要求入手,从行为习惯训练抓起。比如,应让学生养成不迟到、不旷课,做事认真、细致、有始有终、精益求精,讲文明、讲礼貌、讲孝道,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相处,爱劳动、爱整洁、讲卫生等生活习惯,持之以恒地进行教育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二、在专业训练中培养
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一个从业者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职业技能,他所拥有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和信念,才能有用武之地,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而知识和技能是要靠日复一日的钻研和训练才能取得的。
对不同专业类的学生所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应有所不同。对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主要应进行“忠于科学、热爱专业;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积极竞争”的良好从业品质教育。对商务类专业学生,主要应进行“热情服务、文明待客;买卖公平、以义取利;诚实守信、维护商誉”的良好从业品质教育。对金融类专业学生,要进行“爱岗敬业、维护形象;优化服务、信誉至上;遵纪守法、防微杜渐”的良好从业品质教育。
三、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人的正确思想,来自于社会实践。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指导人们成才的基础,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场所。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根本途径。
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事一定岗位的工作,让其在实践中独当一面,以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在工作实践中养成职业道德习惯。与实习单位员工同等要求,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把这种规范通过习惯养成而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并渗透到思想意识中去,进而转化为爱岗敬业、精业勤业的实际行动。
(冀州市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