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有效性探析
2011-12-31王军
成才之路 2011年32期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电子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和多元化,这就给中职教育电子专业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因此电子专业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作者就中职电子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电子专业教学在适应市场规律、师资建设、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与措施
在当今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日益缩短的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能否兴旺发达,关键在于毕业生能否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对本专业的需要,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也是电子专业长盛不衰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电子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当今社会经济全球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电子产品价格的快速下降,社会上大部分人认为学习传统的电子技术已经贬值,在企业中地位也不高。再加之社会上对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远高于职业教育,大部分优秀初中毕业学生都选择了读高中、上大学,造成了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不高,在职业学校学习中对一些理论和操作认识不够,毕业后很难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令许多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对电子专业不能正确认识找不到发展方向,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电子技术的信心。其实,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并不是抛弃了学习电子技术的专业人才,而是对电子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教学理论水平的不适应性也阻碍了电子专业的发展。对整个电子专业总体的发展趋势不能做到全面的了解,将很难把握单科课程的作用和教学目的,导致教学中不能灵活运用、没有新意,不能及时地将专业发展的新思想、新成果、新技术融入教学之中,也就不可能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的技能教学水平的不适应性也阻碍了电子专业的发展。电子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教学方法普遍采用传统单调的讲授法。一些专业课程的实验,许多教师不够重视,有的少做实验甚至不做实验,纸上谈兵,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大好机会,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一遇到实际往往束手无策,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课程设置相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目前,中职学校的电子专业课程内容大多是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时代特征和合理性,越来越成为阻碍该专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障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未能跟上社会的发展,使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专业知识为主,教学模式普遍存在单一现象,大多教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满堂灌,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虽然教师理论课结束后也会进行相关的实验课,在实验内容方面,却存在着实验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的情况。
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1)教学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现在的市场对于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熟练的技术装配工人;二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维修技术技师;三是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具有社会综合知识的相关销售人才。因此,学校必须有的放矢,认清社会形势和现今的科学技术中新的发展,清楚怎样的毕业生才能在社会中被认定为是合格的技术人才,企业对于人才的能力要求和技术要求有何具体要求。做到学校的教学要及时与社会需求对接,依据市场的现实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来制定教学内容、制定适应市场变化的教学模式。同时,电子专业的教学必须了解市场的需求,只有依据人才供求规律,才能做到以“需”定“产”,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2)教师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一方面电子专业教师要善于学习新知识。电子技术日新月异,教师要先知先觉,应先于学生学习新课程和新技能。教师课堂上要传授知识学习,自己应对本门课的一些新技术、新技能和发展方向有所了解,多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还要寻找机会主动参加一些相关的业务培训,努力学习新知识,积极掌握新技术、新技能。这样,才能适时地培养出能快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科技和工艺要求的合格电子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电子专业教师应钻研教材教法,革新教育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运用项目导入法和分层次教学法,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同时,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手段,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把所教课程做成相关多媒体课件。
(3)改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面对新的形势,中职学校的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极大力度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要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改革要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来进行展开,课堂教学方面可以开展创新和试验教学,同时注重在课堂上多运用启发式教学,尽可能多的设置一些创新的实验教学。中职学生入学时文化基础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他们实践动手能力的特长。那么,专业教师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些实验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把理论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在实验中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前,学生应作充分的预习准备,事先准备实验报告,弄懂实验原理,知道要做什么操作,会得出什么样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只要确实落实每个环节,学生在实验中就能很好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南京市江宁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