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刘伯温的官德

2011-12-31俞美玉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刘基刘伯温为官者

俞美玉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刘基文化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3)

刘伯温为官事迹彰显其为官品行,其为官之道的言论则是廓清了刘伯温之所以与如此高尚官德内在原因,其事迹和为官之道、实践与理论高度互为印证、相得益彰,深刻表达了刘伯温为官之德。

一、刘伯温为官事迹及其品行

(一)刘伯温为官事迹之一览表

表1:刘伯温为官事迹及品行一览表

四落五起 任职 事迹 品行(誉为刘青天)第三次起落:忠心招祸42-43岁(1352-1353)浙江台州浙东元帅府都事、杭州江浙行省都事1、参与庆元、台州、温州一带军事活动;2、建议招捕方国珍,被驳,43岁革职“羁管”绍兴。拒收贿赂第四次起落:平叛有功无名46-48岁(1356-1358)浙江处州江浙行省都事、枢密院经历、江浙行省郎中见谋见智1、在处州与石抹宜孙共谋括寇吴成七;2、与石抹宜孙守处州3、48岁,抑其军功为儒学副提举格授处州路总管府判,弃官而去4、48-50岁,隐居着《郁离子》。 见才显志50-58岁(1360-1368)参与军机,运筹帷幄1、献十八策,匡定一统天下之战略。2、辅弼灭陈,定王业之基1361年5月龙湾之战1361年8月江州之战1363年4月鄱阳湖大战3、安定东南,解后顾之忧,又开辟军需用地4、辅助密谋征伐、统一宇内之策。见谋略以仁治军55-57岁(1365-1367)南京太史令受命卜地筑新宫,扩建南京城;第五次崛起:辅佐朱元璋57-61岁(1367-1371)南京太史院史、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1、制定《戊申大统历》,确定历法;2、参与《大明律》草创,重法治,振明初纪纲,3、奏立军卫法,4、复兴科举5、晋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6、奏斩中书省都事李彬,触忤李善长7、与朱元璋讨论宰相人选,以义理为权衡8、拒高封,固辞相位和俸禄8、向朱元璋进谏停建中都以及不可轻敌元残余势力王保保。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执法如山不计前嫌大局为重保李善长看破名利直言相谏

(二)对上述表格刘基为官几点说明

1、刘基为官,清正廉洁、严于执法、不畏权贵、敢于直谏、一心为民

刘基初入仕途,在任高安县丞时,就有不畏权贵,为民伸冤的历史记载:“甫弱冠,举元进士,授江西高安县丞。以廉洁著名,发奸摘伏,不避强御,为政严而有惠,小民咸慈父戴之,而豪右数欲陷焉。时上下信其廉平,卒莫能害也”。在担任江浙行省都事时,建议招捕方国珍,拒收方国珍的贿赂。这是在元朝为官时的表现。

刘基在明代任御史中丞时,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执法如山,不惜得罪李善长而将亲信李彬正法。在朱元璋巡视汴梁期间,刘基和李善长留守南京。“令御史纠刻无所避,宿卫宦侍有过者,皆启皇太子置之法,人惮其严。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昵之,请缓其狱。基不听,驰奏。报可。方祈雨,即斩之。由是与善长忤。”[1]卷二十

就是对朱元璋刘基也敢直言相谏,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在家乡凤阳建中都,刘基认为营建中都纯属炫耀帝王气派、劳民伤财之举,在回乡处理妻子的丧事之前向朱元璋进谏:“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王保保未可轻也。”王保保是元朝的残余势力的将帅,朱元璋却不听忠谏,一意孤行,导致定西失利。刘基反对营建中都,论相不苟同君议,为民谋利不惜触发“帝怒”等史实,足见刘基事君以诚,一心为民。

为民申冤、拒收方国珍贿赂、义斩李彬、反对凤阳建都足见刘基的为官之德。

2、刘基为官,不图名利

刘基一生远离名利、看破名利,主要体现为三件典型事件上:一是最初陈友谅来犯的龙弯之战中,朱元璋用了刘基诱敌深入的破敌之策,大败陈友谅,便以战利品奖赏刘基,“以克敌赏赏基”[2]P644,刘基坚决不接受。二是朱元璋登上皇帝位,大封功臣时,刘基拒高封,固辞相位。同样是分封为“伯”这个爵位的还有汪广洋,但其俸禄为1000石,而刘基只有240石。三是刘基面对“谈洋事变”,面对胡惟庸的诬陷和朱元璋猜忌,持的是一种“忠臣去国,不洁其名”的态度,不为自己辩解一句,而是继续呆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让其放心,也正是刘基的态度使朱元璋相信刘基的忠诚,从而在刘基去世之后,本是不世袭的“诚意伯”爵位而再封刘琏之子刘廌,且可以世袭,俸禄也从240石提高到500石。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为君王后,同是不愿侍奉明成祖朱棣的有刘璟和方孝孺,他们同样都站在朱棣的对立面,同样都指责朱棣篡位,同样不惜一死,而明成祖朱棣对待两者截然不同,对待方孝孺是连诛十族,对待刘伯温之子刘璟,当其“自经”牢房里后却是不许连坐其家,让其儿子带回故里好生安葬,不再追究。在刘基看来,名与利是祸之“的”:“辞祸有道,辞其的而已”[1]卷十八,因刘基一心图事业,不图名利,一方面福泽百姓,另一方面故能避祸全其身,并惠其子孙,体现其诚信为事的智慧。

3、刘基论相,是其为官处事以义理为权衡的典范

刘基明知道李善长忌恨自己,但当朱元璋因事斥责丞相李善长时,刘基却为李善长说好话:“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李善长罢相后,朱元璋想让刘基的好朋友杨宪接任相位,刘基却说:“宪有相才而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已无与者也,宪则不然。”朱元璋提汪广洋,刘基认为比杨宪更褊浅。又问胡惟庸如何?他作了形象化的比喻,譬如驾车,深怕他会翻车。于是朱元璋说:没有比先生更好的人选了。刘基坦诚地说:“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2]P646足见刘基光明磊落,以义理为权衡,不徇私,一切为了国家利益。

4、治军以德服人,仁者无敌,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刘基的为官品性

刘基《郁离子·省敌篇》曰:“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省敌者昌,益敌者亡。”刘基这一思想也贯注在他的政治军事实践中。1360年强敌陈友谅压境,建康大震,太祖召刘基问计,基曰:“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太祖益决,上遂用公策,乘东风发,伏击之,斩获凡若干万。”到了鄱阳湖大战,终灭陈友谅。“友谅势益蹙,忿甚,尽杀所获将士,而太祖则悉还所俘,伤者傅以善药,且祭其亲戚诸将陈亡者”,做法迥异,结局也大不相同。在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刘基借朱元璋求雨时机进言安顿数万亡故士卒之家属及张士诚的降兵降将;朱元璋对待战俘用刘基之策略“开至诚”、“至仁”,仁义之师,所向无敌。

5、刘基四落五起非为官瘾大,为官两朝非为不忠君

刘基为官两朝,起起落落,一方面自然与刘伯温刚正不阿的性格息息相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刘基对自我追求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从而执着追求于他的理想——谋求救时之政,经世治国,用儒者有用之学建立理想社会。刘基希望建立一个安康、和乐、有序的社会:“启迪天下蠢蠢氓,悉蹈礼义尊父师”,“履正直,屏邪欹,引顽器,入矩规”,“雍雍熙熙,不冻不饥,避刑远罪趋祥祺”[3]。于是刘基在元朝为官,希望能够施展自己抱负,重整修建在风雨中飘摇、面临将倾的这座元朝大厦,然而事与愿违,通过反复努力,元朝还是不能发挥刘伯温这一栋梁之才,刘基也终于在官僚生涯沉浮中明了了元朝之不可救是时势所趋,于是彻底与元朝决裂,但谋求救时之政、为民谋福的理想没有变,弃官隐居故里潜心著述《郁离子》,进行了谋求出路的探索,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刘基经世治国的主张,同时《郁离子》也开出了治世之良方,关注民生思想贯穿于始终。这既是对自己起落人生的概括和总结,又向我们传达了其弃元佐明的根源与动机,也是其此后人生前进的方向。刘基在书中最后《九难》篇里表明了自己的执着追求便是明证。刘基借“随阳公子”之口对自己诘难,得出的结论其人生所追求的不是富豪、不是高官、不是将帅、不是仙道等,而是在文章最后说“愿与公子讲尧禹之道,论汤武之事,宪伊吕,师周召,稽考先王之典,商度救时之政,明法度、肄礼乐,以待王者之兴。”可见刘基的理想追求是“谋求救时之政”,关注民生,为民谋福,建立理想社会”。

由上可以看出,刘基为官两朝根本动机是源于其理想抱负,也非不忠君。刘基每为官之时,皆以民为念,不阿谀奉承,秉公执法,可以说是最实质的忠君之表达;当然刘基的忠君是围绕“以道事君”这一核心思想的,也是在为官生涯坎坷中逐渐升华而成。但刘基面临仕途困厄,朝中倾轧,屡屡忠而见弃的时候,自然对君臣关系重新思考,继承了先秦儒家“侍道不侍君”思想。所以关于刘基仕元佐明为官两朝,后世学者有把其比之为伊尹“就汤就桀”,非为功名非为俸禄,其出处行事都是为了救民,与道暗合。“窃谓文成出处似伊尹,其始仕元非为禄也,欲救民耳。知元不可为,遂幡然应明主之命,亦犹尹之先就桀而卒就汤耳”[4]。“刘文成一生出处行事亦无可疵,皆与道暗合,欲不谓之儒不得也,虽尝事元复事明,然其心事则一以救民为主,非爱功名也”[5]。而其它种种非议,是未能深入了解刘伯温。

二、刘伯温关于为官之道之言说

天最大的德在于生,“天之德曰生”,刘伯温认为君王代天管理,为官便是受君王所托代分职管理百姓的事,所以为君为官最大的德便是在于民生,让百姓滋养生息,通过养民育民管民,达到民足国富其乐融融的目的,所以在刘伯温看来,刘伯温关于为官之道的言说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一)以民生为念是为官的立足点和根本点,有别于立足于国家和君王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为民最终目的是为了当政者利益和国家的稳固。而刘基认为,民是天民,是天之赤子,是由天来管理的,“民,天之赤子也,死生休戚,天实司之,譬人之有牛羊,心诚爱之,则必为之求善牧矣。”[1]卷十八而君王只不过是代天行道执理,“天以民为子,而王者代天以理,茍能以天心为心,天胡为而不喜?”[1]卷十“君为天牧民,设官分职以任其事,废事失职厥有常刑,故非事之事君不举焉,杜其源也,妖之兴也,人实召之”[1]卷十七,为官者犹如民之父母,“夫设官,所以为民也,官为父母,民为子,为父母而使其子不我爱,亦独何哉?故善为官者,犹农夫之善为田也,嘉谷以为亲,稂莠以为雠”[1]卷七,虽然刘基一再把善为官比作善为田之农夫,牛羊之善牧者,似乎还是立足于当政者的利益,然而刘基提出“遏其人盗通其为天地之盗”这一概念,指出天地之善生,然后天地万物才能有丰富的物质回馈于天地,“天地之生愈滋,庶民之用愈足”,君王与为官者只有关注民生,使百姓休养生息,才能有充实的物资才力回馈给社会,让国家这一庞大的机器充分运行起来。立足于民生,便能达到当政者之德(得)和国家的稳固。在这里,当政者的利益的维护和国家的稳固是民生为念的结果,不是目的和出发点。因此刘伯温认为,以民生为念是为官的立足点和根本点。为官者以民生为念,要把握三层要点:一是为官者以生民为念则要养民保民,以促使民足国富;二是为官者以民生为念,则要养民同时要施行教化,化民为善,才有其乐融融的社会。三是为官者以民生为念,则要在“式养式教”基点上,进行管束。

(二)为官者须秉持“诚”之质,然后自成而明理,达天地人之性理,而后德性自成

诚是万物自成之根性,“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诚”是形成丰厚自我的前提,才可以获得高于大众的见识,才可以促使自我茁壮成为应有之才。唯有此,才可以担当起管理百姓的重任,“故天子,海也;公侯卿大夫,江河也川泽也;庶官,溪浍之类;而万民,皆瀐泉也;瀐泉之于海,其相去也。”[1]卷十八

“诚”是沟通天道与人道的桥梁,同时“诚”也是明理明善的过程。在“由诚而明、由明而诚”理念中,刘基比较倾向于由诚而明,他认为“诚”是明理的前提,“诚”能与天意相通,感知天理,是真正的大智慧。如“诚则明矣,水鸮之知风,穴蚁之知雨,诚也”[1]卷十八。“葢闻有形之器欲虚,惟虚则可以纳理,无形之理欲实,惟实则可充器,是故性无不诚,然后能主一心,心无不明,然后能应万事”,认为“诚”能主一心,能够明理获智,明理才可以应万事;

本体之诚既是德之性,又是一切德性的根基和源泉,诚之外没有任何德性。“彼其所谓诚者,乃其所以为德者也,非于诚之外复有所谓德也。”[6]比如刘伯温一生,诚于为民、诚于救时之政、诚于其理想社会之实现,从而生发了他的其它种种德性:因“诚”而勇,因一心为民,为业执着,驾勇而行,成就大业;因“诚”而智,因一心图事业,不图名利,故能避祸全其身,并惠其子孙,体现诚信智慧;因“诚”而正,因一心为民,为官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敢于直谏,事君以忠;因“诚”而仁,治军以德服人,仁者无敌;因“诚”而真,为人光明磊落,君子风度,大局为重,待人以真。

(三)为官者当自律,戒贪以防误己误民

刘基认为,人为天民,物为天物,上天都赋予了人与物各自秉性,这所秉之性便有了自身的各种欲望,无论物性人性都应该得到尊重,这样才使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可是刘伯温又说天地万物包括人的各种欲望都是被自身气所驾驭,“气者,道之毒药也;情者,性之锋刃也;知其为毒药锋刃而凭之以行者,欲使之也。呜呼,天与人,神灵者也,而皆不能不为欲所使,使气与情得以逞其能,而性与道反随其所如往,造化至此,亦几乎穷矣!”任凭人的气驾驭欲望而行,带来祸患,也很无奈,所以需要加以管束,同时也需要自律,特别是为官者,身负管理百姓的使命,既关己也关民,当戒贪,以访误己误民。

贪是不可取的,是特指贪婪财货名利,值得注意一点刘基点出圣人也贪仁义道德,“圣人之于仁义道徳亦无时而足”,对仁义道德贪,则“昬可明,狂可哲”,这种对仁义道德之贪不叫贪,而称为廉。“故于货财金玉则贪,而于仁义道徳则廉”。[1]卷十九所以天下之人专名贪为恶徳。在《郁离子》里刘基用寓言来警示世人,因贪为财死为食亡是可笑的。

“郁离子居山,夜有狸取其鸡,追之弗及。明日,从者擭(huó)其入之所以鸡,狸来而絷焉,身缧(léi)而口足犹在鸡,且掠且夺之,至死弗肯舍也。”人抱财而死跟这个宁愿死也不愿放弃口中鸡的诱惑之狸是没有什么两样的。“虎逐麋,麋奔而阚(kàn)于崖,跃焉,虎亦跃而从之,俱坠以死。”麋被虎追于悬崖绝路,唯有跳崖才有一线生机,可老虎是进是退完全由其主宰,偏要追麋而跳崖致死,是不知戒贪也。借郁离子之口刘伯温呼吁“若虎可以为贪而暴者之永鍳矣!”[1]卷十九

贪婪名利致祸,在另一则寓言故事里,刘基则表达了名利身外之物,舍弃则保全性命的故事。“东南之美有荆山之麝脐焉,荆人有逐麝者,麝急则抉其脐,投诸莽,逐者趋焉,麝因得以逸。”麝很聪明,知道猎人要的是其肚脐上麝香,舍弃麝香而逃命。故事最后感叹说:野兽尚能如此,人反而不如,由于贿赂之财而丧家亡命是人的智慧比不上麝。“以贿亡其身以及其家,何其智之不如麝耶?”[1]卷十七

刘伯温认为:“贪与廉相反,而贪为恶徳……匹夫贪以亡其身,卿大夫贪以亡其家,邦君贪以亡其国。”所以为官者当戒贪,戒贪当且自律,因为“贪亷之由乎内而不假乎外”。在《饮泉亭记》里,刘伯温借记载“饮泉亭”由来,广州刺史吴隐之饮贪泉而廉终身,后人慕之而仿效其廉,并命名为饮泉亭。刘基借此发微,一方面肯定了与饮泉亭相渊源的几位为官者的廉洁行为和自信标榜,另一方面借此表达了“人心之贪与亷,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为官者戒贪重在自律。

(四)为官者以民生为念,则是需要执着彼此和谐合作的理念

《郁离子·琴弦》:“夫琴大弦为君,小弦为臣。大小异能,合而成声。无相夺伦,阴阳乃和。今君同之,失其统矣。夫岂瞽师之所能调哉?”只有大小弦的作用配合起来发出和谐的声音,那么有如《郁离子·九头鸟》《郁离子·众志多疑不如独决》:无支祈与河伯相斗,灵姑胥举荐赑屃为元帅对抗八个头的天吴元帅。灵姨胥说:“这正是我所以推举赑屃的原因啊。那将帅是用一身统帅三国的。三军的耳目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因此耳朵集中就聪敏,眼睛集中就明亮,心齐就一致,万众齐力,天下无敌。如今天吴头有八个,而辅佐他的又有九个头。我听说人的心神,集中在耳目,目多了就视惑,耳多了就听惑。如今用二将的心去支配那六十八只耳目,那就不能没有迷惑了,再加上云、雷、风、雨的这队,各负其能,就全要逞能了,那么谁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因此只有赑屃是能够抵挡它的。赑屃专默精诚,不能用智诱威胁而应该用计谋激起,而他有志向必定来,一定能打败它的。”就派赑屃统帅九夔讨伐它,大胜。所以说众心多疑,不如一心独自决断。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假如各行其是,各逞其能,纵使三头六臂,也难以成事,只有调和诸将,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才能步调一致,向前发展。所以“四海之民听于一君则定,百万之师听于一将则胜”。[1]卷十八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刘基之官德的形成是建立在其对为官之道充分认识上的,并在实践中一以贯之。刘基秉持“诚”之质,诚是刘基最大的德,正因为刘基“诚于自己、诚于事业、诚于社会”三位一体的追求,对“关注民生、为民谋福,谋求救时之政”这一理想的核心追求,加上其博通经史,通“天地人”三才,才明心见性,明了万物之性理,才生发其“仁、智、勇、信、正、真”等品性,才形成他卓尔不凡的官德:正直公正,严于执法,不畏权贵,直言敢谏,公尔忘私,不图名利,爱民如子,有“刘青天”之美名。刘基的《官箴》上中下三篇,是刘基26岁为高安县丞时自勉的为官宣言,官心可鉴,是刘基为官一生的真实写照和为官之德的集中表达。“治民奚先,字之以慈;有顽弗迪,警之以威”,“立事惟公,烛诈惟诚……德以进善,威以挫奸,德不可偏,威不可烦……持心如衡,以理为平”“人有恒言,视民如儿。”[1]卷六

值得注意的是,秦汉以来皇帝政权更替可以说是私欲最大最集中代表,是用名利权色驾驭的时代,为官者要遵循官道而成就官德的确可以说是带着镣铐的舞蹈,所以刘伯温有两则寓言故事很值得回味,一则是说当政者不该用术来驾驭百姓,那绝不是王道(但那时代是不可能的);另一则是用三个卖药材商人的所为与结局来比喻三种为官者,廉者的结局是连坐船的钱都没有,受人耻笑;择可而取财物的当官者,人们不怨他收取财物反而被称为贤能之人;而那个什么都取的为官者是提拔特快,人人称好,无论上司下属还是百姓。刘伯温对此也只有感叹的份,但也从中包括从《官箴》中我们可以看出(《官箴》中是刘基对秦朝以来官僚形象认识和总结,是对秦以来官僚之政的否定),刘伯温对社会实质是看得很清楚,在皇权时代的社会,王道官道的实行是困难的,但刘基还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为官道路的艰难也是自然而然的,其遵循官道而成就官德则更难能可贵。

[1](明)刘基.《故诚意伯刘公行状》[A].诚意伯文集(卷二十)[M].

[2]林家骊点校.明史·刘基传[A].刘基集[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下引版本同).644.

[3]林家骊点校.刘基集[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280.281.

[4]〔清〕李祖陶辑.国朝文録续编·三鱼堂文录·复房师赵耐孺先生书[Z].清同治七年李氏刻本.

[5]〔清〕陆世仪撰.思辨録辑要(卷三十一).诸儒类[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陆九渊.象山集(外集卷一)[M].

猜你喜欢

刘基刘伯温为官者
刘基隐居考述
缔造明朝的传奇军师
刘伯温以德服人
谁是明代的“诸葛亮”
聪明的刘伯温
从儒家政治文化中观为官之德
从《州县提纲》看为官之德
为官当戒“三气”
为官者的“从头到脚”
刘伯温逝世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