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组织好教与学的关键所在
2011-12-29王利红
成才之路 2011年19期
新课程改革已在实施当中,其核心内容就是要老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
一、教师教学策略转变
(1)关注备课形式。教材是要备,但更主要的是“备学生”。备课前要做好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不拘泥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学习需要,找出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变“教材内容”为“学习内容”,变“陌生知识”为“熟悉知识”,变“计划教学”为“市场教学”。力求提高学生的素养,增强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需要,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
(2)转变教学观念。面对新教材,教师需要在备课上花不少时间,充分拓展教材。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解放自己,不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对某一点知识的逐一过关上。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纯粹被动的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注重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充分用好课堂40分钟。
(3)转变教学模式。科学的教学方式绝不能仅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科学知识的时代内涵,领略科学探索者的人格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的科学创造性。仅有探究而忽视总结性的过程,学生掌握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
二、学生学习策略转变
(1)改进学习方法。学生毕竟是不同的个体,认知水平不一致,兴趣、爱好不相同。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引导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平时注意多总结归纳,把成片的知识压成块,缩成点,把老师教的东西转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学生对知识也会记得牢,用得活。
(2)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地学,教师充当组织者、促进者。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生会感到很轻松,能发挥出自身的潜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的提高。
总之,只注重灌输式教书而不用心的老师教不好,只被动接受式学习而不动脑的学生学不好。新课程新形势,教师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策略皆有待转变。只要教师用心教好,只要学生用心学好,教学相长指日可待。
(中牟县第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