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运动员比赛发挥稳定性的体会

2011-12-29姜春鹤

成才之路 2011年19期

  从事手枪速射教学工作以来,耳闻目睹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大起大落,感触很深。特别是运动员一切顺利,甚至冠军就要到手的形势下,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出现一两个低组次,使本该到手的好成绩归于平淡甚至“砸锅”。这样的例子,几乎每场比赛都能看到,也许这就是手枪速射项目最叫人说不定的、最富挑战意义的“迷人”之处吧!它使许多运动员在向高水平冲刺的路上留下不小的遗憾,也是众多教练员、运动员不能回避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速射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它要把比赛的60发子弹分成12组,每组5发,在裁判员的统一口令下,同时对25米距离上只显示几秒钟的五个靶连续发射,能留给运动员支配的有效时间很少。从比赛形势看,射手带有很大的被动性,一旦裁判员下达口令时队员准备不充分,动作完成质量不高,就会造成连续几发乃至一组子弹出现偏差,打出低环组,甚至超时脱靶。一次失误的影响面,可达整场比赛的十二分之一,与单发射项目一发打坏占六十分之一相比,速射项目的运动员更应该强调其发挥的稳定性。加上速射赛场不定因素多,这就要求运动员在不能自由选择的特定发射时间里,把自己调整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精力集中,排除干扰,正常地完成规定动作,有效地防止失误,确保比赛正常发挥乃至创造高成绩。根据多年教学中的体会和认识,要解决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表现不稳定的问题,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是夺取好成绩的物质基础
  技术功底越扎实,掌握越牢固,比赛的成功率就越高,抗干扰能力就越强,这是公认的事实。从国际射击大赛的实践看,金牌的概率一向青睐那些既有实力又有经验的“大射龄”选手。因为射击比赛要的不是力量而是精度,是多年艰苦训练积累下来的真功夫在起作用。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讲,学习任何技术在人的大脑皮层中都要经过泛化、分化、自动化阶段。这中间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去粗取精、配套组合的过程。60发子弹的动作,要像一发射击动作的简单重复,包括装弹、举枪、呼吸、屏气、击发,甚至眨眼的时机和次数都是像事先想好的一样,整个过程如同机器人在操作,无懈可击,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二、良好的心理定式,是确保比赛正常发挥的必要条件
  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坏,往往决定比赛的结果。为减少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心理波动,一般赛前都要引导运动员对比赛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即正确认识自己,正确看待比赛。建立积极合理的心理定式,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承受各种压力,最终战胜自己、战胜对手的保障。比赛在即,射手除了要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外,心理准备方案也是不可少的,有备无患。哪怕是枪支故障、裁判失误等,也是事先想到的,不会感到意外。当许多“意外”都是在意料之中了,临场就会减少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也许是优秀运动员的高明之处吧。
  三、把心理训练纳入训练体系,注重练好“内功”
  有些运动员有一定的训练比赛经历,由于“功夫”不差,加之勤奋苦练,平时成绩打得很好,但不善于参加比赛,临场精神紧张,想打好怕打坏。从运动训练学的观点分析,这主要是心理素质和运用技战术的能力欠缺所致。除此之外,运动员对于体育理念知识掌握不够,训练重表轻里是个重要因素。久而久之,就会落后于技术的发展,因此而贻误“赛机”,推迟成才的时间。为此,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供参考:①设法让运动员对运动心理规律有客观的了解,提高认知水平,使心理训练成为自觉行为;②把心理训练摆在与其他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融于教学,贯穿训练的始终;③介绍优秀运动员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让队员熟悉和掌握。
  四、培养顽强作风,克服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比赛中的压力,看似外界思想因素造成的,其实真正的压力来自运动员自身。这就涉及一个主观认识问题。如何帮助运动员树立一个正确的比赛观,许多教练员、运动员及领队们都下过不少工夫,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但还是不能普遍地保证队员有效地提高比赛的心理稳定性、自控力。其原因,大多是运动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造成的。
  比赛场上瞬息万变,遇到的情况也许是你平时训练的好几倍。运动员要克服自身的心理压力。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越怕失误越失误;越怕打不好越打不好;举重的忌讳某个重量,跳高的惧怕跳某个高度,打枪的不愿到哪个场地,甚至丢了背心裤衩也成了比赛失利的主要因素等等。可见,消极的思维方式对人的情绪和影响很大,改善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改变行为,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人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减轻心理压力。那么,如何防止和克服消极思维呢?
  (1)要有能力辨别哪些想法(暗示)是合理的,哪些是回避不想的。比如环数问题,该不该想?什么时候想?怎么想?
  (2)正确对待输赢。运动员要有一定的涵养,自信、达观、洒脱是优秀运动员必备的品质。要“无私、无欲、无争”。在比赛中要跳出个人的圈子,算大账不算小账,不打个人小算盘。要像农民种地一样,兢兢业业去播种每一颗希望。
  (3)有主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射击比赛是个人项目,要比赛中遇到的问题要自己去处理。
  五、不可忽视的比赛技能训练
  技术训练是整个训练的核心,它的好坏是直观和外在的,这在不同训练层次的队员之间,差距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比赛结果可能会差很多,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决定了他们各自的胜率?我认为是技能。技能是技术水平向比赛成绩发挥的纽带和桥梁,缺少这一环节,技术再好也难以在比赛中表现出真正的高水平。比如,下列几种能力就能粗略地反映出技能训练的特点:①迅速有效地进入比赛角色的能力。注意力集中,张弛有度,高质量地完成比赛。②对复杂情况的预测、判断和处理能力。对场地上的任何情况,能沉着镇定,经验老到,堵塞漏洞,减少失误。③有选择地、灵活地运用各种技战术的能力。④应急情况处置和缓解的能力。当枪支出现故障、动作出现偏差、偶然出现不顺时,能从容地弥补,不在某一靶、某一局部动作或某一枝节问题上过多计较。⑤对怕生地、环境、气氛、枪弹器材的积极适应能力。⑥有扭转不利局面、转被动形势为主动操纵的能力。⑦在心情紧张的情况下,对单一或局部技术动作仍能保持细微的感受和控制能力。⑧头脑冷静,动作清楚,执行比赛方案坚决,有运用各种调节技术能力。
  这些技能,是运动员在多年训练比赛及生活中形成的,需要采取各种不同的训练手段反复磨炼,才能使之巩固。能力形成了,比赛就主动了,失误也就减少了。
  (鹤岗市射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