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1-12-29许庆庆

成才之路 2011年19期

  摘要: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能更好地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文从任务型教学法的含义及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中职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教学设计的模式、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些方面,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定义;原则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使学生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能更好地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含义及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近年来交际法教学思想的新发展。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英语的目的。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学生是在参与活动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际性和有目的的交互活动掌握英语语言的。
  任务型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多方面的意义。第一,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不强,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要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第二,任务型教学中活动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有大量的双人或小组的合作性活动,其中每个学生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务,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思考、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中职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原则
  中职学生整体上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和信心不足,基础比较薄弱,词汇量比较小,语言交际与应用能力较差。针对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结合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中职英语教学中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言语、情境真实性原则(The authenticity principle)。任务型教学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中心,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将课本中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工作需求有机结合,从学生的真实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明确和真实的语言材料和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2)任务相依性原则(The task dependency principle)。针对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并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任务犹如阶梯,相互依存,节节升高,通过完成层层递进的每一项活动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和信心显著增强,语言能力逐步发展。
  (3)形式-功能性原则(The form-function principle)。任务型教学的突出特点是从“学”的角度设计教学,为了体现语言学习是为了用,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任务时,应将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思考、同伴交流、参与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训练,能够自己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理解语言的功能,并在交际中进行真实运用。
  (4)在做中学原则(Learning by doing)。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活动任务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预定的学习目的去展开有意义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在做中学”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英语语言,丰富了他们对英语语言的感悟和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语言运用的创造性。
  (5)脚手架原则(Scaffolding)。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就像建筑楼房时的脚手架一样,教师要让学生在初级学习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安全、自信和成功,时刻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三、任务型教学中教学设计的模式
  Jane Willi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活动的大致模式: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he task cycle)和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结合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笔者对其模式有以下理解与实践:
  (1)前任务(pre-task)。此阶段教师给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教师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与学习经验,帮助学生熟悉话题、并识别新词和短语。这样,教师在给学生输入语言材料的同时,把该语言的使用环境及与话题有关的思维脉络、思维发散的方向也同时提供给了学生。学生在此阶段明确了任务的主题和目标,为语言的练习和运用提供了充分准备。
  (2)任务环(the task cycle)。此阶段学生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完成交际任务。包括三个环节:①任务(task):此环节中学生结对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对前任务中读的材料或听的内容发表看法,或者通过讨论解决任务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在教室四下走动和监控,鼓励和帮助学生把要表达的思想组织成语言,尽最大可能把活动进行下去,但不要为了纠正语言错误打断学生。②计划(planning):此环节是为即将开始的汇报作准备。学生可以向老师提问,草拟准备汇报的内容并在小组内进行排练。汇报者可由教师随机挑选或小组成员轮流担当。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必要时对小组学生提出语言方面的建议、提供表达形式、帮助学生提炼、修改语言。③汇报(report):此环节中教师随机挑选若干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引导学生对汇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使听汇报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或者让一两个小组完整汇报,其他小组代表评论或补充观点。
   (3)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此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汇报作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进一步回忆巩固和归纳总结在前阶段所运用的与任务相关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词汇。
  四、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在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时,教师必须相应地改变教学评价的方式与内容。教学评价方式方面,教师应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评价过程结合起来,鼓励全体学生参与评估活动。教学评价内容方面,不仅仅评价学生语言知识的记忆能力,还多层面、多角度地考查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以及学习策略和动机、态度、合作精神、自我计划等方面的情况。这更有利于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二,在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时,教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角色意识。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计划者和组织者,学生学习方向、指导和资源的提供者,言语和与语言相关的行为的示范者,开展活动的协作者,探索知识、开发学习技能和策略、享受成功的指导者和同伴,为学生提供恰当反馈的评估者和记录者。
  第三,在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掌握使用方式,体现动态发展观点。
  第四,在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时,教师要注意实现真正的互动性课堂教学,这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真正的互动性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特征:多维互动,合作共享,体验创造,启迪思维,动态角色等。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我们的中职英语课堂成为有生命力的课堂,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和科研能力,为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