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写熟悉的事写自己的事
2011-12-29于瑞民
成才之路 2011年19期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作文水平能反映出语文教学的质量。要破解小学生作文这个难点,就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写熟悉的事,写自己的事。
学生对于写自己的故事是喜欢的,普遍反映有内容可写。有的说,读过高尔基的《我的童年》后,很感动,想想自己的童年也有千言万语可写。高尔基有三部曲,于是他们也给自己的童年故事取了生动的名字。有的同学说:为了写作,我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回忆,许多过去的事又浮现在脑海里,我从记忆的长河里捡回了不少险些被遗忘的趣事,写作给我脑海里留下了过去的足迹。也有的同学说,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评判过去的事情,是一种极大的乐趣,同时也感到自己确实长大了。
从命题角度而言,教师对作文的命题,常常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只有有的放矢,学生才乐意动笔,也只有有了真实的事情,真实的情感,也才能写出好文章。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才能写起来得心应手,消除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同时写自己经历的事、熟悉的事,情真意切,即使写作技巧还不够高,写出来也是感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写自己的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起到开阔思路,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的作用。
要写好文章,必须有一定的积累。积累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和各种写作技巧的积累。没有这些积累,要写出一定水平的文章是非常困难的。学生写自己的故事,正是从丰富的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写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写过去,看看自己走过的道路,看看那路上一个个深浅不一的脚印,就会感慨万千,把自己成长过程亲笔记录在自己的文章中,并坚持写下去,写现在、写未来,写一切值得写的事情。这样不仅仅是练笔,而是在积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种写作中,学生明白:为了下一步写作的成功,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情,记录下周围发生的值得回忆的事。这样,能使学生边实践边丰富自己的写作储备。教师在批改和评讲时,要有意引导学生之间相互阅读作文,这样学生都有机会读到同龄人的作品,又能听到不少有趣的故事,从而引发联想,成为自己以后写作的好素材。
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本身就在实践中提高了写作水平,这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学生对自己的事情有兴趣,写出来又有众多的读者,于是便产生了写作的积极性,写作水平也相应提高了。他们认为,写自己的故事不像命题作文那样受束缚,可以尽情发挥。为了把自己的故事写好,他们采用多种形式,有的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有的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有的采用章节加小标题的形式。经过一个阶段的写作,不少同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的含蓄幽默,有的细腻深沉,有的擅长人物描写,有的擅长心理刻画。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写作才能,增强了写好文章的信心。
总的来讲,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写自己的故事,就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积累写作素材,就能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断提高的写作水平,及时给予写作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在不同的阶段要有相应的要求和目标。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目标。
(成武县苟村集镇祝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