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 理解 信任
2011-12-29池文娜
成才之路 2011年23期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的组织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思德修养、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果没有爱心、信心和耐心是绝对不行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对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将以我对学生的尊重换取学生对我的敬重
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尽量做到尊重学生。但是有段时间班级乱糟糟的,同学们上课没精神,晚自修又吵,我发火了,连着训了他们两天。第三天早上,我发现我的办公桌上有封信,原来是这群小家伙们叫班长写的。信的大概意思是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了,同时也希望老师能看到他们小小的进步。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你对学生的尊重会换取他们对你的敬重,也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学会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其实我觉得自己当时刚刚上任,肯定会有些地方因为经验不足而做得不够好,但是我的学生却能体谅我的难处,伴随着我一起成长。所以不要祈求学生一下子就会改正缺点错误,要给他们一定的坡度,一步一步地让他们上来。
二、要纠正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除了耐心教育还是耐心教育
刚开始认识学生甲的时候他是个懂得尊重老师,在工作方面也比较认真的孩子,但是就是没有学习热情,为此我多次找他谈话。在谈话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对自己相当不自信,也不知道自己将来的路该怎么走。我尝试着让他树立起自信心,告诉他:“你的长处是有画画和书法的天赋,如果你选择美术专业的话400多分就可以考第一、第二批的大学。因此你要好好把握自己……”可是我的几次谈话效果都不佳,他的行为由最初的不学习变到对工作也无所谓,有次甚至还在寝室里喝酒。我们的谈话遇到了瓶颈,为此我进行了几次家访,从家访中才知道原来他的妈妈是后妈,爸爸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带他入赘过来的,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小孩子心理上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再加上他的爸爸工作又很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不过他的后妈人还不错,他的哥哥姐姐都已经不读书了,但他们没有血缘关系毕竟存在隔阂。
由于重组家庭中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在孩子教育上会碰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继父母对继子女评价过低而又要求过高。继父母总认为孩子已经大了,有很多事他自己应该会做,而且应该做好。实际上,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切实际的超前要求。在这种心态下,即使孩子已经把事情做得很好,但继父母仍觉得不值得夸奖,反而认为应该做得更好。这样,继父母一般对孩子的成绩和进步评价往往较低。
另一种情况是继父母对子女缺少温情。一些继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投入严重不足,他们很少像亲生父母那样亲吻、搂抱孩子,以为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就是爱孩子,其实亲子体验和爱是无法用物质的满足来获得的。孩子由于缺少与父母良好的感情交流,情感常常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我们的谈话效果好了很多。我知道仅凭几次的谈话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他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不断给他关怀,用心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并让他的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给予他肯定的评价和亲人的温情。
三、把握好和家长交流情况的度
我认为,学生既然叫学生,在学校就应该主要由老师来管理,而不是动不动就请家长。其实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因此他们最怕的还是请家长。
我现在带的就是高二学生,高二学生是高中年级中最难管理的一个阶段,一是他们在高中经历了一年,对学校规章制度自认为很清楚了,有点大哥大的感觉;二是他们觉得高考离自己还很远,自然不会把精力全放在学习上。高二学生对老师的敌对态度最强烈,如果你在班级和一个学生起了冲突等于和班级一部分学生闹矛盾,显然这种情况对我们展开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学生犯较大错误以后,我首先就问他:你的错误已经足以请家长了,你是愿意请家长呢,还是不请家长,由我来管?学生的回答100%是——不请家长,任由老师发落!这样,学生就归我管了,并且他是自愿的,那就得服从管理,因为不服就得请家长。当然,管的时候也不能太严厉了,因为太严厉会让学生觉得受老师的管和受家长的管没什么两样或者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话,他就无所谓了。当班主任的最怕学生那种无所谓的态度,正所谓死猪不怕开水烫,那就不好办了。师生僵持起来,老师是最没面子的。
因此,一旦僵化,老师可能为了自己作为老师的尊严而大发雷霆,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不好收场。不发作吧,学生就会以为老师已经拿他没办法了,越发的不怕老师,不服从老师的管理。所以管理和训诫学生必须做到适度,前提还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
但不和家长联系也是不可取的。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家访作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桥梁,不仅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加强了父母、老师、子女三者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增进了师生友谊,父子、母子之间的情意。我认为和家长交流的时候避免吐苦水,因为我们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学生向好的一面发展。把学生近况和学生内心想法告诉家长是非常有必要的,大部分高中生和自己的父母缺乏沟通,认为家长在不懂他们的情况下只会一味要他们怎么做。所以也要让我们的家长学会尊重、理解和信任自己的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段话:“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
因此,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为好学生的渴望,平时在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能多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那么他们也会尊重、理解和信任我们,这是相互的。这样,我们的教育工作才会长久且有效。
(瑞安市汀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