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贯穿互助互动教学全过程
2011-12-29史敏红
成才之路 2011年23期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学调研后的讲话,给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警示:“中国教育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比较缺乏。”“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现行的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灌输和强制性教学。学生的内部活动即心理活动、脑内活动,实际上主要是记忆活动,而缺少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想象活动。因此,这样的“学习”的主要结果一是掌握了一些具体的知识,二是训练了机械记忆力。当然,这些也属于一种素质。但关键是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未得到有效的发展。互助互动教学研究走出了实施素质教学的盲区,从课时目标的制定到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每个环节都内在地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在课时目标中,落实创造力和创造品质的培养目标
我校在进行互助互动教学研究的同时,提出了教学目标素质化的要求,有意识地把学生创造力和创造品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在个体自学时,我提出的目标着力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多读善疑,会发现问题和敢于提问、会提问的品质。
在互助互动小组讨论活动中,我着力制定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敢于补充修正别人的意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向同学学习,又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的目标,在认知活动中,发展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
在全班交流活动中,帮助营造热烈讨论的氛围,教师相机诱导,启动思维,拓宽思路。将讨论引向深入,维护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 鼓励质疑,激发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若能发现和提出较深入的问题,证明他有较强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如教学《鱼和潜水艇》,在个体自学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如果潜水艇在海底遇到鲨鱼怎么办?”教师没有急于回答,而是把问题交予互助互动小组讨论,学生经过思维的碰撞,激活了创造思维的火花,有的说:“在潜水艇后装个镜子一样的东西,船舱里装个电视屏。鲨鱼来了,潜水员坐在里面就能发现,可及时躲开。”有的说:“潜水艇里装个东西,可以像乌贼那样喷出黑水,鲨鱼就看不见了。”……这样的讨论很有意义,可以给学生播下一颗运用仿生学来发明创造的种子。
2.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出学生乐学,能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语言训练项目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精神。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度,从儿童心理需求的角度,设计出学生乐学,能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语言训练项目,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机会。如三年级学习掌握冒号、引号的用法,设计如下训练题: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内容,自己组织几句话。老师说:小明生病了,去医院看病。要求学生写几句小明和医生的对话,用上合适的标点符号。这样,在说话、写话中,学生既掌握了标点符号的运用,又练习了说话、写话的能力,同时又调动了自身开动脑筋,主动求知的积极性。
3. 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钻研教材,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在教学课文《海底世界》动物的活动特点这段时,先让他们在小组中读读画画,写了哪几种动物?交流后,让他们自由选择阅读、感悟、交流——你最喜欢谁的活动方式?你对哪种动物的活动特点感兴趣?你想读读哪种动物的活动特点?你觉得哪种动物的活动方式比较有趣?哪种动物活动特点写得最有趣?……交流时,形式多样,角度不一。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还关注了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的写法。在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中,小骆驼跟妈妈到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自己脚掌、驼峰、眼睫毛在沙漠里的用处。第二天又到小溪边照镜子,与小红马相遇,会发生什么事?我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在小组讨论时,用课堂表演的形式表演出来。结果,同学们将小骆驼和小红马到沙漠中旅行的情景表演得非常出色,小红马明白了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他有没有用。同学们看了表演也明白了。《小白兔与小灰兔》一文是以小白兔的话结尾的“是我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却没有写小灰兔。这时候,要求学生纷纷展开想象,有的说“小灰兔”惭愧地低下了头,有的说“小灰兔”懊悔地拍着自己的头说:“我怎么这么笨呢?”有的说“小灰兔”则向老山羊保证:我今后一定向小白兔学习,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当老师提出:小灰兔以后会怎样呢?大家结合小灰兔帮老山羊收菜和它最后的反省,推新出:它今后一定像小白兔一样辛勤劳动,自食其力,为大家所尊重。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是的,没有想象力就谈不上创造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从培养想象力开始。
语文课的工具性、实用性也应该包含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要达到这一点,想象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一节课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让他们能将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关键的一点是应该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去想象,亲自动手去描绘想象中的天地自然。我认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兴趣会在其中,学会的创造力也在其中。
(溧阳市南门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