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

2011-12-29孙大伟

成才之路 2011年23期

  摘要: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锻炼;习惯;培养
  
  一、何谓锻炼习惯
  锻炼习惯是根据练习者自身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通过在科学锻炼方法与合理锻炼原理的指导下,在体育教师合理的建议下,积极调整自己的锻炼行为和方法,并逐步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和定型性的行为方式。它是学校体育成果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是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为定式。
  二、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途径
  1.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既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过程,又要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思想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就应有意识的把思想教育有机的渗透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在提高学生对体育认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
  2. 掌握锻炼的科学方法
  在教学中把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懂得正确的锻炼程序,运用不同的锻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只有懂得锻炼身体的原理和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好。我们要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根据身体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进行身体锻炼。
  3. 构建校园文化氛围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和提高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意识,以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利用标语、黑板报、电视、校园网络等宣传媒体宣传校园体育文化,利用黑板报、橱窗的宣传和海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宣传和展览。如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与当前的体育形势或学校正在开展的体育活动相配合,制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在各类活动的开展中运用海报、球讯等吸引师生的注意力,运用体育标语等进行宣传。开展体育手抄报、班级黑板报体育专题的竞赛,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其次,在学校的任何领域均要及时进行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的渗透,如谈到学习,就要宣传学习与健康;谈到劳动,就要宣传劳动与健康;谈到思想,就要宣传精神与健康,使校园体育文化深入人心。
  4.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育课本身是让学生身心得到锻炼,学生在体育课上应当是主动积极、生龙活虎的。我们现在的体育课,课堂气氛沉闷。我们要大胆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制订体育教学计划与实施中,要建立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引导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磨炼性格。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促进外因迅速转化为内因,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所以能够积极行动,是因为内心有一种行动的愿望,心理学称之为动机。动机是一切行动的前提,是推动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心理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因。(1)教师要起模范和表率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为人师表”要注重“身教”。(2)教师要善于疏导。妨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用疏导的方法使那些妨碍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不利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不少实例充分说明,只有通过耐心的疏导,以理服人,才能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教师要谦虚谨慎。教师的言行不仅影响学生,同时也受到学生的监督。教师的威信应该建立在自己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作风之上,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
  体育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教养、身体发展过程。在运用教学方法过程中,也必然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教学方法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原则是在教学原则指导下,综合运用一系列教学方法的经验和总结,也是教学过程的一种客观规律。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张瑞文.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的培
   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3).
  (江苏省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