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有效互动平
2011-12-29翁增云
成才之路 2011年23期
摘要:有效互动,是指幼儿与各种相关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产生兴趣,调动积极性并能从中进行自主探索与有效学习,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建构互动关系促使幼儿得到发展,让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中有效做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有效;互动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幼儿园增添了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设备,多媒体技术成了幼儿园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建构互动关系促使幼儿得到发展,让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中有效做到“教学相长”,是当前深化课改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为此,我在实践中深入探讨多媒体技术的特性,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特性构建师幼、幼幼、机幼、家园互动等平台,从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借助多媒体“多样性”搭建师幼互动的平台,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1)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进行适宜的选择和使用,搭建适宜的互动平台。如中班主题活动“春天里的小动物”中,我事先使用录音机录下了燕子、青蛙等动物的叫声,在活动中播放,引导幼儿进行猜想,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然后与幻灯片结合为幼儿提供不同的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动物,在幼儿的兴趣比较低落时,又及时设置了“现场录音”这一小环节,幼儿都想在录音机前录下自己学小动物的叫声及自己的介绍。视听手段的有机结合牢牢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
(2)运用到FLASH(动画)的生动形象,帮助幼儿理解事物的动态变化与发展。儿歌《捉迷藏》中讲到“黑夜用长长地围巾将太阳的眼睛蒙起来”,其表达的意境幼儿很难理解,因此我制作了动画,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夜色”犹如围巾将太阳遮掩的意境,然后在帮助幼儿感受儿歌意境的过程中综合了电脑、电视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等,让幼儿凭借听觉欣赏作品的同时,也得到视觉形象的启示,视听相互配合,引导幼儿理解作品意境,还激发了幼儿诵读儿歌的兴趣。
(3)还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促进师幼互动,活动前上网搜索所需资料,进行超链接,或把各个窗口最小化,到活动所需时直接点击,屏幕便即刻显现链接到的资料。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时候,巧妙借助电教媒体,如在画画、做手工时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创设温馨的气氛,用实物投影仪给幼儿“拍照、上电视”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活动中幼儿的主体积极性必须依靠教师主导作用而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简单的“放映员”,不能滥用媒体,生搬硬套,让孩子注意力集中于媒体优美的画面,这样便会缺乏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所以,老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进度,协调好传统媒体与电教媒体之间的介入时机及使用频率,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二、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搭建幼幼互动的平台,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活泼生动的动画,能跟你面对面交流的电脑,吸引着孩子们的共同关注。鉴于媒体这一特性,我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借助其“生动形象”的特征搭建幼幼互动的平台,促使幼儿(特别是内向的幼儿)积极与其他幼儿交流。如陈××小朋友经常一个人沉默地发呆不太愿意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跟家长交流后发现他喜欢电脑而且会简单操作。我们就根据他的特征采取“互补互助”的原则,在科学区中投放电脑引导他和××等几个朋友结对子轮流操作,在区域活动中经常会看见犹如一个小老师一样指点这个、指点那个,他树立起了与人交流的自信心。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利用适宜的媒体工具开展“双人卡拉OK”(音乐角)“摄影师”(角色区)等活动,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大胆展示。同时也利用网络的距离性,通过家园合作引导幼儿运用网络视频在家聊天促进情感交流。于是渐渐的发现班级幼儿在幼儿园中越来越活泼、开朗了,经常看见他们相约周末的活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沟通也越来越多,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社会性情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样“放手”的过程中我真正地体验到了“把主体还给孩子”的真正意义。
三、借助多媒体“立即反馈”特性搭建人机互动的平台,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电脑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电教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就为幼儿和电脑之间建立了互动的平台,使枯燥乏味的操作活动变得具体生动,从而使幼儿的探索也变得更为主动积极。例如,学习序数时,我们设计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软件,引导幼儿在分区活动中借助IBM自主操作。在游戏时,幼儿只要单击一下鼠标,桌面上就会出现一只小老鼠,在屋顶上走来走去,猫抬着头,准备随时去捉老鼠,小朋友根据提示↑2→4即第二层从左到右第4间只要在相应的房间点一下,对了,小老鼠就会钻到屋里,还会发出得意的笑声,而猫只能干着急。如果你填错了,猫就会勇敢地扑上去,啊呜一口,把老鼠吃掉,马上会传来鼓掌声。操作中孩子们不住欢呼雀跃,气氛空前高涨。幼儿可与之交流,如临其境,这些都充分调动了幼儿主动探索尝试的积极性,而教师只需巡视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及时指导。这就实现了幼儿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知识的主体地位的转变,也实现了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到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四、借助多媒体“立体空间”搭建家园互动的平台,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但是现代社会,许多家长工作非常忙碌,幼儿的接送基本由爷爷奶奶或者保姆负责,因此教师与年轻家长之间的互动方式主要就是:开放日、接送幼儿交谈、家访、家园联系册、亲子活动等。如果我们借助电脑、网络等现代化媒体与家长进行沟通,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充分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聊天、博客、音频、视频等)搭建家园互动的平台,可以促进教师与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
(福州市儿童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