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探析
2011-12-29马兰花
成才之路 2011年23期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广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路子走不通了,它的“一言堂”“注入式”“考试至上”等,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了,传统的应试教育也该结束它的历史使命了。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为人的发展服务作为指导思想。在这个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重中之重。可见,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也关乎国家政治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什么是学习方式,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指导学生向新型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的不足
1. 课堂中教师采用的转变学习的方式流于形式
许多教师引导学生实施某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时,往往对所选择的学习内容、形式、时机过于随意化,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这种情况问题主要出现在指导学习的教师身上,教师在指导学生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时,往往教师本身还没有正确理解各类学习的内涵,把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是探究学习当做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导致了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或是对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实施经验不足,无法选择适合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内容,不能把握课堂中具体实施的最佳时机等。因此,不仅实施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没有效果,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 过于重视新的学习方式,忽视了传统的接受方式的积极作用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片面强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以至于在课堂上出现“不敢讲”,不从实际出发的无原则“少讲”的现象。整个课堂上基本就是学生看书,小组讨论,模仿练习,讲得很少,自以为这就是在实施新课改。
自学、探究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学的范畴,但新课程并没有要求每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让学生自学、探究,也不是要求教师不讲或不分青红皂白地少讲。自学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获取知识,对于教学的难点、疑点、易混易错点,教师必须讲解,让学生在接受中理解、领悟、提高。
3. 教师没有完全明白自己在转换中的角色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的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改变对自身的认识和学生的认识,而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不少老师还不能完全放弃自己的绝对权威性,在课堂上不能改变让学生完全围着自己的指挥棒走,很难允许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质疑,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压抑着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
二、英语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策略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基本目标,也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和关键环节。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涉及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等,还应包括其学习是否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等基本特征。在转变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的过程中,针对以上的失误,我提出如下对策。
(一)教师应明白自己的角色,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在新课改中,教师应积极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角色上,而不以权威自居。其次,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指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流于形式,而要把握课堂上新的学习方式的内涵和实施的有利时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长于对知识技能的讲解和演示,而短于对学生的引导和疏通。对于真正的教育,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而应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因此,教师只有完全明白和真正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改要求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当然,大多数任务并不是一个学生单独能完成的,这就要求发挥集体学习的功能,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共同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一方面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其次,自主学习也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然是促进自主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实践,寻求新的学习方式
1. 泛读
对于英语学习,广泛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会阅读,首先要学会阅读教材,可先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尝试让学生对课本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完成作业,进而对课本进行质疑、重组、超越,教师只充当点拨、修正的角色。除了教材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阅读英文报刊等,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要完全读懂英文报刊等是不现实的。但读书的乐趣,良好的英语语感的形成,敏锐的思维能力、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都蕴涵其中。
2. 狂说
要想拥有一流英语,在现实生活中,能用英语和人自由交谈,这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把上面的可能变成现实,这就需要每个学生时时把英语当成母语来练说,彻底抛弃传统的上课说、下课不说,人前不说、人后说的不良习惯。要想真正说好英语,必须要大胆说,课上说、课后说,人前说、人后也说,生活中和人交往更要说,甚至于创造机会和外国人说。这样,坚持几年一定会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也正符合英语新课改的终极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真正实现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的正确转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去探究和实践,寻求适合学生实际的、符合教学要求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邳州邳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