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减排”观念下的高中英语作业设计

2011-12-29李如燕

成才之路 2011年23期

  摘 要: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教育者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图提高教学效果,作为课堂教学补充和延续的作业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有必要改变作业布置模式,本文主要从“低碳减排”消费观的角度探讨英语作业的布置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业;改革
  
  受应试观念的影响,教师布置的作业总是“缠绵”于高考题的边缘,甚至就是高考题或是其翻版,学生总是在机械地做各种题目,简单地输出,机械地效仿不仅占去学生许多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觉得枯而不做,繁而抄袭的现象就出现了,即便是考试的动力也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必要改变作业布置模式,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设计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知识的真实性和有用性,有效解决学、用之间的矛盾,让作业成为学生英语学习和生活实际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英语实践的能力。
  一、英语作业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具有实践性的英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传统的语法教学是教师通过例子让学生观察,悟出语法规则后运用语法规则进行大量的语法练习,简单的输进和输出势必造成语法学习的枯燥,学生单凭记忆套用规则,时间一长,记忆淡了,规则也就乱了,做起题来自然就张冠李戴,错误百出。因此,本人从作业入手试图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不仅能学更能善学。
  实例1 高中英语模块2第2单元的语法是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考虑到圣诞节即将来临,而且此语法知识在初中阶段已有学过。因此在教授本单元的语法时,教师打破常规,从作业下手,采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程序。具体做法:设定一个情节,即圣诞节来临,班级准备开一个晚会,请同学们为班级布置献力献策,画出草图并附上文字说明,要求在预习的基础上用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可以按点陈述,也可用段落表达。从作业交上来的情况看,学生动手能力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完成得不错。
  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热情,更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的习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有学习,学习源于生活,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此外,从课本的单面转向生活的多面,巩固知识的同时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完成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这种弹性作业使学生学以致用,符合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有助于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二、英语作业的低碳减排下的消费观
  作业是巩固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知识的循序渐进和反复呈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传统上我们只注重课堂上知识的衔接及知识的复现,而忽略了英语作业的资源意识,建立英语作业资源库,提高英语作业设计的衔接性,避免单一的重复,从而实现减负。
  实例2 高中英语模块2第3单元学习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考虑到第2单元相关的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教师将第3单元语法集中提前学习,在第2单元的基础上布置作业就可以了。具体做法:要求学生在第2单元已做的作业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时态修改,例如,A Christmas tree will be put in the centre of the classroom next week.改写成A Christmas tree has been put in the centre of the classroom.
  因为第2单元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的句子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对班级布置造的,在经过教师批阅后,学生对被动结构已有充分的了解,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是出题人又是做题人,学生参与度极高,乐在其中。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能体现有效性又能发挥长效性。所谓的有效性是指作业要有做有得,通过作业掌握和巩固阶段知识。所谓长效性一改往日作业做完,教师改完,学生订正后就算完成的模式,长效旨在本次作业的完成尽量要为下次作业作铺垫,为下次作业再利用而不仅仅是看看复习之用。这一做法优化了作业布置方案,保证作业“量”的合理,消除普遍存在的重复低效的现象,同时又能保证“质”的上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英语作业综合技能意识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作业布置形式的单一是英语学习兴趣的“屠宰场”。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增加语言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所谓的语感往往来自于平时多读、多念,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朗读作业就是通过眼、耳、口等并用,不断地接受信息,弥补缺乏在真实语言环境的有效方法。
  实例3 在圣诞节前,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第2单元的绘本做成幻灯片或制成动漫,根据画面配上相应的声音效果。具体做法:画面出现前要求学生说出一般将来时的被动时,在画面呈现后要求学生使用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利用先前的作业资源,将英语课设计成一堂口语展示课,学生不仅用英语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更让每个同学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
  作业内容、形式、完成方式的多样化,多种感官的参与,不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帮助学生克服作业过程的消极因素,而且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相对开放的弹性作业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层次化,个性化,很好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挖掘潜能,自主学习,将知识、能力彰显在富有个性的作业上。通过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和完成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本文主要从“低碳减排”消费观的角度探讨英语作业的布置策略,就新课改而言,作业的改革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探究。作业的批改、作业的评价、作业的反馈等方面都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以便最大限度发挥作业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让作业真正成为教师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李学书.生活化视野中的英语作业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福州屏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