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职高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11-12-29刘桂宏

成才之路 2011年23期

  作为语文教师,面对素质教育应该说担负着更艰巨的任务,必须付出超乎寻常的艰辛劳动。作为职高语文教育工作者,本人就教学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注重以自身人格魅力,引领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有特定的职业要求,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得好:“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也就是说,教师须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以作别人的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一个具有浓浓的书卷味,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谈吐优雅,语言风趣的人,一个天文地理、文化历史、人情风俗乃至自然科学都广采博览的人,还应是一个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敏锐感受的“信息通”的现代人。更重要的是作为职高语文教师,还必须有爱心、耐心和信心。看到那歪歪扭扭乱不忍睹的书写,那一篇篇词句不通的作文,听辞不达意的答问,你才能无怨无悔地去爱,诲而不厌地去教。
  二、以“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修养及文化素养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语文课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教育作用。教师应通过对课文的教学,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调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提高素质,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求的目的。可以用欣赏法欣赏文学精品,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指导学生诵读,体味和感受文学作品,以陶冶情操,是培养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引起共鸣,起到潜移默化作用,又可以培养审美观念,有利于增进对美丑、善恶、优劣、高下的鉴别能力。还要保证有效的阅读时间。苏轼的“熟读深思子自知”,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不说明了多读能使人受益无穷,让我们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内化,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量够了,感性认识足了,就会带来理性的飞跃,继而轻松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
  三、面向就业现实,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职高生不仅需要知识面广,面对就业的他们还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我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久而久之,学生们胆子变大了,敢于表现自己的才能,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兴趣也浓厚了。这也给他们以后就业带来了很大的自信。同时除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外,还应对学生的普通话加以训练。我会在早读时亲自督导学生普通话的练习,纠正他们的发音、指导他们把握正确的语速,培养他们的语感。
  总之,职高语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坚定一个信念: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做一个自食其力,进而造福社会的人。
  (滦县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