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2011-12-29尚继伦

成才之路 2011年23期

  一、语文口语教学研究的背景
  1. 新课标的诉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这是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新的界定。从新课标的实施不难看出,对于传统的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的转变,强调了口语交际重要性,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研读课标中对于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我们感受到了新旧课程标准的变化,这对于教师和教学无疑是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在传统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评价模式下有所突破,并对口语交际的教学有新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教师教学的转变,使学生达到课标中的要求,具备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达到课标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实现口语交际实践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核心。
  2. 教育实践的呼唤
  在实践中,我们主张教育与生活的结合,主张在生活中进行教学。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要在实践中实现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在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作实际的变革,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去寻找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方式。
  二、语文口语交际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什么是语文
  语文,这个名称是从1949年下半年开始使用起来的。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下过这样的定义:“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之一,是人类文明的结果。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人们表达、交流的工具,起着传播知识文化、承传民族文明的作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教学是什么
  教学是师生以教材为中介,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即口头言语交际,指的是人们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
  三、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
  (一)立足教材,利用教材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语文教材中配有图画,这些插图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其次帮助他们了解图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最后借助图画,鼓励他们想象、创新,并说出他们的理解。可以说,真正的教学是脱离不了教材的,它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源泉。因此,应充分把握教材有利于口语交际的内容,在师生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要学会说话,说好每句话。热爱教材,立足教材,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立足课堂,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每一堂课,师生的每一次对话,学生们每一次回答的问题都是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教学契机,把口语交际训练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讲故事、回答问题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寻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
  社会是一个广泛的学习环境,也是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一个特殊的课堂,它为口语交际教学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泛的素材,是一个有利的场所。教师,就要为了拓宽学生抓住这一有效的教学场所。我们可以利用操场、超市、商场、旅游景点和素质拓展基地等,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供生活化的场景,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口语交际、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他们在每一次生活化的活动中,通过亲身与人沟通交流,都会受到新的启迪,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关注生活,融入生活,参与生活,能够有效地促进口语交际教学的进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建立合理的口语交际评价方式
  长期以来,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与现代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评价机制,而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
  1. 评价的性质和原则
  我们这里所探索的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口语交际情况的一种综合性评估。语文口语交际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体现导向性、激励性、全面性、易行性、全面性的原则。老师和学生作为评价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体都应该遵守这个原则。学生评价可能不会像老师评价那样按照评价原则系统性地给予评价,但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其评价的原则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
  2.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中,不仅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家庭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和评价有着潜在的影响作用,因此,要注重家庭评价模式的应用,实现评价的多元化。
  口语交际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还应让它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生活,并走向社会,融入家庭生活。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应该让学生经常与家长沟通。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地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进行对口语交际的培养,拓宽口语交际渠道。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及时纠正孩子的口语毛病。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这样,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交流和表达,无形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交流表达,他们便逐渐形成语言的流畅,思维的清晰,并形成独特的见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3]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怀远县徐圩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