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拓展的思考与实践庶谈
2011-12-29戴晓伟
成才之路 2011年27期
因为中职生文化基础以及就业定位的因素,中职文化课教学始终存在着边缘化的问题。作为文化教学基础学科的语文也概莫能外,大多数中职生抱着无所谓的休闲态度来对待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着兴趣缺少的现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浓了学习才能自觉地拓宽、深入地探究。此观点早已为大家广泛接受,然而,如何激发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却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中职生文化水平基础差、能力弱,教材内容已足够丰富,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教学还勉强,还何必劳神费思去搞什么拓展,也有教师觉得拓展关键在于活跃课堂气氛,有效调控课堂管理,能减少学生打瞌睡、开小差就行了。笔者认为中职语文课堂的拓展存在着相当大的必要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思辨及说写表达能力。当然,拓展并不等于东拉西扯,胡乱联系,海阔天空,天花乱坠,拓展应该有一定的方向的原则。
第一,拓展应顺应有利于育人的方向。有人说,学习不好是废品,体质不好是易碎品,品质不好是危险品,此话不无道理。培养教育学生应以德为先,让学生拥有尊老爱幼、诚信坦荡、谦虚谨慎等为人的品质,懂得珍惜爱情、亲情和友情,珍惜生活中的幸福,感受生活中的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家庭有付出、对他人有关爱、对社会有贡献的好公民、好人。
如《管宁割席》一文,叙述了管宁因华歆见金捉而掷去之、见权贵废书以观,而与华歆割席分坐的故事。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择友的标准,使他们在热烈的讨论中懂得了真正的朋友不应是觥筹交错的腻友,更应是有着共同的目标追求,竭力地拼搏付出,相互提醒、相互勉励的畏友,如马克思与恩格斯那样结成纯正的革命情谊。同时又拓展阅读了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小说中在苦难折磨下的一对病友,因临窗的盲病人的乐观、关爱而亲密,又因躺着的病人阴暗而险恶的忌妒心理,而引来一片善心被忌妒的私心所淹没的结果,让我们的同学真正懂得了如何对待朋友。
第二,拓展应顺应丰富知识的方向。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适时地补充知识,努力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因为厚积方能薄发,居高才可临下。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能就诗讲诗、就文论文,应作适当的拓展,如此才能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诗文,积累有关知识。
如教学《赤壁怀古》时,可拓展《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苏轼其人其事,认识到苏轼作为一代文豪豪放达观的一面,也感受到苏轼思念亡妻的婉转缠绵。教学《游褒禅山记》时,介绍王安石变法的相关情况,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所遭到的各种阻扰,从而理解了《游褒禅山记》作为一篇游记,重在议论释理的缘由,理解了作者发出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的感慨之语,也帮助学生懂得了学习工作中,面对困难,只要追求的方向目标没有错误,那么就应一往无前去尽力冲击,唯有如此,方能无怨无悔。
第三,拓展应顺应能力提升的方向。学以致用,是学习的至高境界,应着眼于提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拓展联系《烛之武退秦师》,着重探讨作为一个劝谏者面对强势者,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智慧地进行劝说,从而顺利地实现既定目标。同时可设计训练,如“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面对在长城的青砖上刻下名字的旅游者,请你用一段话进行劝说”这样的语言表达题,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并能根据不同的劝说对象,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劝说,这对将来学生面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能冷静地应对困难、恰当地表述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拓展还需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首先是相关性原则。拓展应根据文本内容特点,做出有效性生发,万不可漫天发挥。如教学《病梅馆记》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文本以小见大的表现方法的同时,可与现实生活作进一步的勾连。生活中诸如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等现象,引人关注,大多又是借助于网络而进行炒作,作为融入网络社会的青年学生,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病态“美”,并看到这病态“美”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一个病态欣赏心理。通过与社会热点的相关勾连,深入探究,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
其次是相似性原则。拓展要善于把握其相关特点,注意利用其手法的相似性作进一步的勾连。如教学《明湖居听书》时,整个过程中“初不甚大”“越唱越高”“陡然一落”“忽又扬起”“人弦俱寂”等五个阶段,曲折有致地表现了演唱的全过程,引人入胜。我们可以拓展介绍《琵琶行》中琵琶女的高超演艺,从最初的“未成曲调先有情”,到“大珠小珠落玉盘”,再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突然间的“铁骑突出刀枪鸣”,最后的“四弦一声如裂帛”。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仅让学生欣赏到艺术表演的跌宕起伏、曲折有致,也让学生懂得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为文之道。
第三,是超越性原则。拓展还要针对中职生专业特点,超越语文课程本身,进行恰当的勾连。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可结合贾府的大门、甬道、影壁、客厅、内室等建筑,并联系《故宫》《苏州园林》等文篇,给工民建专业的学生拓展古代建筑的知识;可结合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重要人物服饰,给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拓展古代服饰的知识;可结合贾府晚餐的用膳程序,给烹饪专业的学生拓展古代饮食的知识……如此将文本内容与专业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展了知识。
中职语文课堂需要拓展,需要目标明确、联系紧密、方法恰当的拓展,我们教师只有潜心探究,做得更好,才能让中职语文课堂不再枯燥无趣,真正成为思想不断碰撞、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的高效课堂。
(海门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