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中学德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统一

2011-12-29杨赛

成才之路 2011年27期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前我们整个国家所要做的一篇“大文章”,自然它也是我们德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广阔的开放市场,这种大环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使其看到自己未来事业的前景。但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会在学生的价值取向上发生作用,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方法上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定位,以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形势的需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德育提出了尖锐的问题
  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有人认为既然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那么德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就是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以及与市场经济活动相关的观念。今天的学生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但他们是作为“人”在市场上生活。学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人”,这才是德育的任务。正因为如此,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是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德育关系的关键之所在。
  二、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对德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表现在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向型的“三资”企业,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悄悄侵蚀学生的灵魂,祖国意识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其次是市场经济与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积极主流与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一些学生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
  三、市场经济中环境因素的控制
  1. 找好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我们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时候,把金钱观当做切入点是可行的。钱的负面效应给社会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且不说资本主义社会中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外,人与人之间再也没有别的联系,就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金钱走向腐化,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中不难看出,钱的腐蚀性和危害性。贪钱者必自毁,终究会落得个可悲可耻的下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与德育的主旋律
  热爱社会主义的国家当然是爱国主义的核心。人们不仅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来认识自己的国家,更重要的是人们是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出发来认识自己的国家。爱国是一个民族大命之所在,但是人们不仅要从自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山川物华来培养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更要从现实的、充满活力的共同的生活中获得爱国的力量。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便是对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认定,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确认每一个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使每一个人的主人翁的地位落到了实处。这样我们的国家必定是更具活力的,更有前途的,因而也是更加可爱的。爱国不仅是认识,更是行动。爱国就必须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从而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3. 加强对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引导
  德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悟”性,使其认识到如何做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价值的真谛在于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要通过自身劳动来实现。说到底,人的价值就是更多地为社会创造和奉献。进行人生观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人活着是为什么,怎样生活和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理想教育,从学生生活的最贴切处入手,诱发他们的生活理想,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职业理想,把社会理想、为祖国做贡献的理想教育落实到学生的职业理想上。理想是动力,也是激励。学生在理想的驱动下,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 树立新时期人才质量的德育观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根本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才资源。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作为培养基础的人才的初级中学,在德育上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建立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新时期人才质量标准,已不再单纯是过去那种踏实加肯干、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类型,而是思想和能力是复合型、适应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在德育上要给学生全方位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公关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向德育提出的要求,就是德育与市场经济精神的统一,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要求与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的德育本来就应当是统一的。
  (溧阳市燕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