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1-12-29郑慧娟

成才之路 2011年27期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关键阶段。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初中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前提,是引导初中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初中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谈一下自己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
  1. 个性心理问题
  个性在心理学上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指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指能力、气质性格。
  2. 青春期心理问题
  中学阶段正是少男、少女生理逐渐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身体发育的原因,会产生一种恐慌、不适,从而带来一定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会出现早恋心理。
  3. 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针对影响自己学习的因素,进行有效的调适,从而学会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26c796f71448c746bb7a61c6753170fcd4bd9ab7b34b43b868cd2473cc2347e6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 交往心理问题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中最美好的时期,这是人生的花季。学生渴望交流、渴望倾诉,需要用交往来编织自己的七彩生活。
  根据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我认为解决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 建立心理档案,注重开展咨询活动
  心理档案一般可分为这样几项:家庭成员情况、个人简历(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思想行为、疾病史等)、个性心理(性格)、特长、智力测试及分析、非智力因素测试及分析心理咨询记录等。
  2. 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
  3. 开设心理健康与卫生课,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性教育
  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与卫生课,使其了解、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的若干标准以及出现心理障碍时的解决办法。其次,要根据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分层次、有侧重地进行适当的性教育。这样,可以使学生从了解青春期身心变化的规律中认识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正确对待自己和异性。
  4. 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这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善于评价自己又善于评价他人,而且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增强合作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具有健康心理、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了广大学生的心理能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