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手工教具的优势

2011-12-29彭婵

成才之路 2011年27期

  摘要:传统的手工教具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受到了现代技术的冲击,当今很多美术教师的一节美术课主要由多媒体完成。而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应该更为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共同探索的体验。由此,将传统手工教具的几大优势提出来,希望小学美术教师注意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良好的整合,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师;手工教具;教学方式
  
  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式的形象教学。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美术课堂呈现这样的教学现象: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现代技术引入课堂,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来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声形并茂的视频演示,好不热闹,学生兴趣大增,但师生通过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进行探索性的教学过程被上述视觉盛宴般的教学方式削弱了。也就是说,传统的手工教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未像今天这样备受冷漠,搁置一边。就美术课程本身来讲,它包括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因此,美术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共同探索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正如王大根教授对美术教学的定义:“美术教学是指以美术课程内容为中介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师生共同制作传统的手工教具在美术课堂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它在制作方面比不上现代化配套教具的精美,但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却能在教学上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它弥补了原有课堂教学上师生动手探索课程机会稀缺的状态,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学校置办商品教具上的花销。另外,在小学阶段课堂教学上运用传统手工教具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用手工教具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手工教具创设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感性,同时也使小学生更易理解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必须在认真研读美术教材以后,对教学活动进行严谨而周密地设计,同时不断地完善教具制作工艺,才能恰当地把握手工教具在课堂上的出示时机,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使用手工教具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都知道,小学生有其自身的身心特点,所以教学工作只有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仍然需要具体形象作为支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直观性、可触性的教具,更有助于小学生理解知识点。手工教具不仅具有以上特点,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实际动手操作。
  另外,处在同一阶段的小学生个人发展情况,由于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发展也不一致。“课堂教学是科学。看似平常,并不平常的课堂教学,蕴涵着众多的教学规律。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等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出,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又在课堂教学中运行。它以何种形式来组合,又以何种形式来优化可能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这就更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教学重难点为基础,为学生设计针对强、可延伸的课堂教学。
  三、手工教具是教师平时知识的积累,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是教师教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
  现代教育对小学教师的“素质构成不仅要求直接作用于小学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方式的个性化和现代化,还要求潜在的现代教育观念、创造精神、自我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和发展”。美术教师选择手工教具作为授课方法,必须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对教学过程做了精心设计以后,才进行课堂教学的。因此,其中涵盖着很大的创造因素,其设计、取材、局部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教师的心血,体现着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它在课堂中的应用优化了教育教学过程,是一种最直接的创新活动。
  另外,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教育科研是教师培训的新策略。而手工教具就是教师教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由教师的智慧凝结而成,是教师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总之,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美术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需借助巧妙的教学手段去操作课堂,使美术课堂教学变成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做出合理且高效的教学设计,而教具就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直观性教具的探索,将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达到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