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对C语言的学习兴趣

2011-12-29姜研艳

成才之路 2011年27期

  摘要:C语言是目前最流行和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语言之一,具有表达能力强、功能丰富、目标程序质量高、可移植性好等优点。因此学好它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何学好它,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C语言;兴趣;课堂教学
  
  兴趣是如此的重要,而如何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中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这是每一位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都要面对的问题,更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关键。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对于《编程语言基础——C语言》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过程当中总结的几个方面。
  一、上好第一堂课是前提更是关键
  1.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C语言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师第一堂课主要应向学生讲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这门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介绍C语言在计算机语言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它也是后面的专业课如C++、C#的基础,而且它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让学生知道只有学好了这门课,后续的专业课才能学好。
  2. 其次导入时应当列举有趣的实例来吸引学生
  教师在讲授每一节课以前,必须清楚、明白这堂课的目的要求,通过形象生动地操作或有趣的实例或是激趣的提问,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根据内容讲明该教材在程序设计当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它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引起学生对知识的足够重视,激发学习的动机。例如,在讲授《函数的递归调用》时,由于大多的学生对游戏非常感兴趣,所以可以从游戏进行切入,首先对学生讲讲汉诺塔的传说:传说在古印度的寺庙里有着一个跟循环有关的游戏,当游戏结束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说到这里,学生肯定会好奇,纷纷都想知道这是个怎样的游戏。等细致地给学生讲解该问题,让学生知道了汉诺塔的问题后,再慢慢给他们讲述一下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函数的递归调用。其实C语言中也有很多有趣的实例。比如在讲循环语句时,可以打印一张九九乘法表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举例子的过程当中,不但要举正面的例子,而且要特别注意举反例。
  3. 另外,一个程序例材用后不要抛弃,可以举一反三地变化使用,也可以一下改一点,看看程序会如何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程序中各项参数的透彻理解
  例如讲函数这一章节,在对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进行区别时,可以对同一程序变量的不同位置的存放来体现二者的不同。
  二、良好的课堂教学也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而不是一味被动地去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制造小困难,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乐趣,这也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后,教师不要立刻去解决,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一下小的提醒,让学生不断地去“试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真正有所得有所获。
  教师要能正确地评价学生,适当地鼓励和表扬学生。对于学习较差和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给予指正,同时要挖掘他们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而对于学习较好的和信心较足的学生,我们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同时提出更多的要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尤其是对学生在编程中取得的每一次进步,不管它是大还是小,教师都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表扬。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2. 加强实践环节
  《编程语言基础——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还要动手编程、上机调试和运行。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教师每讲完一个例子或几个例子,都要让学生自主上机调试。在上机调试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去查找检验知识的正确度,并加以改进,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掌握起来也比较快。不仅如此,在调试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当然除了上述的例子之外,教师也要精挑细选一些习题,这些习题既要有基本的、较简单的题目,又要有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新颖有趣的题目。在这里,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尝试分级教学的方法。学生的水平不同、进度不同,教师布置的作业和上机题目也可以不同。也可以将3~5位同学分为一组,让他们互相学习、大胆讨论,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都有很大的提高。
  3. 突出重点和难点
  因C语言的课时十分有限,而C语言所涉及到的概念比较复杂,规则繁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透彻的分析,从而确立课程学习上的重点、难点。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就需要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题目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
  尤其像循环语句、函数调用、指针等这些相对重要且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应突出其对整个课程体系内容掌握的重要性,以重点内容为突破口,带动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于演示、实例分析等功能,简化教学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这样,能避免学生因无法深入知难而退、甚至丧失学习信心的现象,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的激情。
  4. 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影响学生以后的编程习惯,还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譬如:在C语言学习过程中++、--等运算符的学习是一个难点,那么教师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在不同场合长期使用++、--等运算符。类似的例子像循环语句中的条件表达式while(1)、while(!x)等等。这样日积月累,长时间接触到类似的表达式,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从而达到真正的驾驭知识的目的。
  三、适当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评作业
  要想真正达到“会用”,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形成技巧,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必须通过复习、完成作业等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而教师授课后的练习、复习、巩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占着一个重要位置。因此一个好的教师,除了备好课、讲好课外,还要认真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评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是丰富的,布置作业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但不管内容丰富还是方法多样,都必须有依据,那就是教科书和教学大纲。而且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有针对性。要精选内容,练习形式要多样,练习量要适当。有条件的教师,要尽可能在当堂课上进行作业的批改。在课堂上进行优秀作业的讲评,一方面能鼓励做得好的学生,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总之,C语言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精益求精的过程,每一位教师,只有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不断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摸索,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学生一旦对C语言产生了兴趣,相信他以后的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M].北京:清
   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