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使用

2011-12-29彭莹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思想的逐步深入,影视资源成为语文教师的宠儿和法宝。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特别是在“巧”字上欠功夫。“巧”用影视资源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语文教师应该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使它更有效地服务教学,以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魅力和品质。
  关键词:影视资源;语文;课堂教学;有效;魅力;品位
  
  在语文教学中影视资源作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资源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教学思想的逐步深入,影视资源更是成为语文教师的宠儿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但是当我们认真地审视其有效性的时候,却发现,影视资源的运用其实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特别是在“巧”字上欠功夫。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对影视资源进行必要的剪辑
  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中《小狗包弟》一文,是巴金老先生《随想录》中的作品。很多老师都将2003年的“感动中国”视频资料引入了教学。但是很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师基本上是不加任何处理地运用它完成教学的导入。而这段视频总计时为10分钟左右,包括主持人的串词、巴金的简历和颁奖辞三个环节,内容涉及巴金的生平、作品、人格等多方面。有的内容与课文没有太大的联系,如果全部照搬,就会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冲淡了主题,而且占用了太多的教学时间。简单地使用影视资源,不做智慧的处理,影视资源对于语文教学只能如“外包装”,空有色彩和美丽,却不能够改变本质,不能提升质量。
  二、不对资源做精心地挑选,不注意影视资源的合理性
  比如同样是在人教版的必修一第二单元中有一篇文言文《荆轲刺秦王》。我们的老师就将电影《荆轲刺秦王》引入课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我们都知道,这部片子与历史有很多的出入,甚至是主题都不一致,这样的资源运用,充其量就是缓解了学生的疲劳,让他们在课堂里看了一部拍得还不错的电影。如果老师不加引导的话,还会导致学生对历史的曲解。我们有很多历史题材的影片、电视剧,虽说借助了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但是往往被改编得面目全非,我们的老师必须要有一个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不可不加取舍的“丰富课堂”,这样的运用,不但对教学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甚至还会扰乱视听。所以,面对丰富的影视资源,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判断,精心挑选,截取恰当的片段,编辑整合,让它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特别是要精心研究资源使用的角度。就如《荆轲刺秦王》引入教学不是不可以,关键是如何去用。我们的老师完全可以用影片的开头部分——荆轲为了成功完成刺杀任务将铸刀者一家全部杀光了,这个情节可以为学生理解荆轲这个人物铺设悬念,同时与樊於期献头颅相照映,可以借助它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文化中的“士”精神。
  三、用影视资源替代文本研读
  很多语文教师喜欢借助影视作品来提高学生课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喜欢借助影视与课文相关的情节或内容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说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编选了《雷雨》,而《雷雨》不仅有电影版还有电视剧版和话剧版。教师都乐意充分利用资源,让学生观看后再进行教学,以此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比较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进行探究学习的时候,教师总习惯借助影视情节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分析,而学生更喜欢从影视中去判断人物,感知故事的主题。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绝对不是影视艺术的教学,语文的学习必须植根于文本,它是文字的艺术而不是视听的艺术。对人物的分析也好,对细节的感悟也好,对主题意图的理解也好,都应该来自对文字的品味与鉴赏。脱离了文字的鉴赏是不能称之为阅读的,更达不到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的目的。
  总之,巧用影视资源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技能的展示。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绝不仅限于营造情境,激发兴趣,它还可以推进教学,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链接,同时还可以用来与文本作比较阅读,提高学生对语言艺术的认知。也可以用来做教学的总结,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如何“巧”用影视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新课堂教学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华丽的包装不符合教育求真务实的宗旨,我们应该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充分挖掘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使它更有效地服务教学,以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魅力和品质。
  (作者单位 贵州盘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