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外阅读引入思想品德课教学

2011-12-29唐立荣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期

  课外阅读的前提条件是有足够的课外资源,知识储存越多、越全面、越系统,应用起来越得心应手。学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以校园生活为主的教师和学生,受生活阅历、交际范围等限制,不可能轻而易举地获取大量的史实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宽阅读渠道,丰富阅读视野。
  一、拓宽知识渠道,捕捉时事新闻
  我们除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广泛收集史实知识外,还重视了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的利用。在图书室里,有我们要读的书籍,还有学校订阅的各种报刊,这样就可以及时地掌握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例如:有关我国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国家在这些方面所制定的方针政策等,这对我们学习课本知识就有很大的帮助,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二、在图书室阅览之后进行师生交流,集思广益
  从学生个体来说,精力和知识方面都是有限的,但就几十位、几百位学生的收集而言,知识量却十分丰富。只要教师充分发挥集体力量,通过座谈、讨论、交流、汇集、整理,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丰硕成果。并且知识交流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生的自学过程,是一个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过程。
  三、重视整理归类,科学运用课外阅读
  1.对收集起来的课外知识进行整理加工
  根据教材的题节次和框题加以归纳分类,形成资料,以便随时查阅和运用。
  2.把课外阅读收集的知识运用贯穿于备课之中
  根据阅读资料,找到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此确定教学的重点内容,确定重点后再整理出相关资料,作为阐明教学重点的例证材料。例如:在讲《看看社会万花筒》时,把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作为教学重点。在备课中围绕重点,我整理了有关社会上的一些假、丑、恶现象的资料,尤其是当今有些青少年上网成瘾,不能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给家庭、社会、自己带来了许多后患等,为教学中阐明重点问题作了充分的实例准备。
  3.运用课外阅读的知识提出问题,论证问题,充实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国家兴衰动我心》时,我就选用了历史上由于政府腐败给国家以及个人带来的灾难这一信息,引出一些问题:(1)清政府是如何腐败的?由于它的腐败给人民带来了什么?(2)你看过的那些影视作品反映上述重大史实?有什么感受?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拨动着个人的心弦,个人的情感与国家命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做把时事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及时地贯彻到教学之中,弥补了教材的相对不足。
  重视课外阅读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这不仅是理论的需要,也是社会实践的需要。它对加深教材内容的理解,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河北省迁安市特殊教育学校)